煤矿事故隐患排查制度

  
评论: 更新日期:2017年04月01日

 第一条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实现安全生产,根据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规程》,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作业环境和设备、设施及矿井周边所存在的可能危及矿井安全,导致事故的危险情况。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矿各类事故隐患的识别、评估、报告、监控和整改。
  第四条 矿长对本矿存在的事故隐患负有识别、评估、报告、监控和治理的责任。建立煤矿事故隐患排查领导小组,负责对事故隐患排查的组织领导。
  第五条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事故隐患排查责任制。相关人员的职责是:
  1、 矿长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全面责任;
  2、 分管矿长、技术负责人对矿长负责,负责组织对主管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3、 班组长负责职权范围内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
  4、 安全检查员负责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综合管理。
  第六条   煤矿建立事故隐患排查例会制度,保证每月对重大事故隐患排查1次。排查结果报告县煤炭管理部门。报告内容包括:隐患级别、隐患类别、风险程度、治理前的防范措施、治理措施、资金情况等内容。
  第七条   对煤矿事故隐患实行分类掌握、分级管理。
  1、 根据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别,事故隐患分为10类:通风、瓦斯、煤尘、火灾、水害、提升运输、机电、放炮、顶板和其他/
  2、 按严重程度、解决难易,事故隐患分为3级:
  A级:危害严重或治理难度大,需要停产整顿的。
  B级:危害比较严重或有一定的工程量,须由矿限期解决的。
  C级:对矿井安全生产有一定影响,班组能够且必须解决的。
  第八条   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要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估,确认事故隐患的类别和级别,同时落实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和责任人。重大事故隐患还要落实项目、资金和施工队伍。
  第九条   排查出的A、B级隐患,由矿治理,矿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治理措施,矿长落实整改,保证资金;C级隐患由班组立即解决。
  第十条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前,必须有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制定、矿长批准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计划。必须加强对隐患的监控,并告知作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措施,否则,不准从事相关作业。
  第十一条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结束,由技术负责人组织验收,并将验收结果存入事故隐患管理档案。
  第十二条  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挂牌、建档制度,实行事故隐患跟踪管理。
  第十三条  煤矿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安全办公会议、安全检查和安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及时研究整改措施,对事故隐患进行监控,督促落实整改措施,防范事故发生。
  第十四条  因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措施落实不力导致事故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五条  贯彻本制度,煤矿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内容和标准,经矿长批准后执行。
  第十六条  本制度从2006年1月1日起执行。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