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
图 例
|
名 称
|
图 例
|
名 称
|
图 例
|
甲烷传感器
|
T
|
风速传感器
|
F
|
声光报警器
|
G
|
粉尘传感器
|
M
|
一氧化碳传感器
|
Y
|
分站
|
FZ
|
流量传感器
|
L
|
开停传感器
|
K
|
电源
|
DY
|
压力传感器
|
A
|
馈电传感器
|
D
|
交换机
|
JH
|
温度传感器
|
C
|
断电控制器
|
J
|
中心站
|
ZX
|
供水传感器
|
S
|
烟雾传感器
|
Q
|
风筒传感器
|
O
|
通讯电缆
|
----
|
供电电缆
|
~~
|
光纤
|
|
地点 |
序号
|
名 称
|
设置规范
|
安装位置
|
报警浓度
|
报警浓度
|
复电浓度
|
断电范围
|
回
采
工
作
面
回
采
工
作
面
|
1
|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煤工作面进风巷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进风
|
进风巷距工作面10m内巷道风流中
|
≥0.5%CH4
|
≥0.5%CH4
|
<0.5%CH4
|
进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
2
|
低瓦斯矿井和高瓦斯矿井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机尾
|
回风巷距工作面10m内巷道风流中
|
≥1.0%CH4
|
≥1.5%CH4
|
<1.0%CH4
|
工作面及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
|
3
|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机尾
|
回风巷距工作面10m内巷道风流中
|
≥1.0%CH4
|
≥1.5%CH4
|
<1.0%CH4
|
进风巷、工作面及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
|
4
|
采煤工作面回风巷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回风
|
回风巷距采区回风10至15m巷道风流中
|
≥1.0%CH4
|
≥1.0%CH4
|
<1.0%CH4
|
工作面及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
|
5
|
采煤工作面专用排瓦斯巷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尾巷
|
专用排瓦斯巷距采区回风10至15m巷道风流中
|
≥2.5%CH4
|
≥2.5%CH4
|
<2.5%CH4
|
工作面及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
|
6
|
(综放)工作面后部溜机尾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后溜
|
后部溜电机上方靠落山侧风流中
|
≥1.0%CH4
|
≥1.5%CH4
|
<1.0%CH4
|
工作面及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
|
7
|
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上隅角
|
工作面回风侧与密柱支柱拉齐的回风道进度棚(或液压支架顶梁末端的切顶线)靠落山侧
|
≥1.0%CH4
|
≥1.5%CH4
|
<1.0%CH4
|
工作面及回风巷中全部非本安型电气设备
|
|
8
|
专用排瓦斯巷的采煤工作面混合回风流处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尾巷混合
|
采区回风巷距专用排瓦斯巷下风侧10至15m巷道风流中
|
≥1.0%CH4
|
≥1.0%CH4
|
<1.0%CH4
|
工作面及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
|
9
|
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长度大于1000m中部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中部
|
回风巷中部
|
≥1.0%CH4
|
≥1.0%CH4
|
<1.0%CH4
|
工作面及回风巷内全部非本安型电气设备
|
|
10
|
采用两条以上巷道回风的采煤工作面第二、第三条回风巷机尾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机尾
|
第二、第三条回风巷距工作面10m内巷道风流中
|
≥1.0%CH4
|
≥1.5%CH4
|
<1.0%CH4
|
工作面及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
|
11
|
采用两条以上巷道回风的采煤工作面第二、第三条回风巷回风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回风
|
第二、第三条回风巷距回风横管10至15m巷道风流中
|
≥1.0%CH4
|
≥1.0%CH4
|
<1.0%CH4
|
工作面及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
|
12
|
采煤机甲烷报警断电仪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采煤机
|
采煤机
|
≥1.0%CH4
|
≥1.5%CH4
|
<1.0%CH4
|
采煤机电源及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电源
|
|
13
|
容易自燃、自燃煤层的回采工作面一氧化碳传感器(至少2枚)
|
Y+“工作地点”+一氧化碳
|
上隅角、工作面、内尾或工作面回风巷
|
≥24ppm
|
|
|
|
|
14
|
容易自燃、自燃煤层的回采工作面温度传感器
|
C+“工作地点”+温度
|
上隅角、工作面或工作面回风巷
|
≥30℃
|
|
|
|
|
15
|
采煤工作面粉尘传感器
|
M+“工作地点”+粉尘
|
回风巷距工作面30m内巷道风流中
|
≥10mg/m3
|
|
|
|
|
掘
进
工
作
面
|
16
|
正、付巷掘进工作面风流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正煤、W+“工作地点”+付煤
|
正、付巷工作面距煤头5m内的巷道风流中
|
≥1.0%CH4
|
≥1.5%CH4
|
<1.0%CH4
|
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
17
|
正、付巷掘进工作面回风流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正回、W+“工作地点”+付回
|
正、付巷工作面距回风横贯口10至15m的巷道风流中
|
≥1.0%CH4
|
≥1.0%CH4
|
<1.0%CH4
|
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
|
18
|
双巷掘进工作面采区混合回风流处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采区混合
|
回风巷距采区回风10至15m巷道风流中
|
≥1.5%CH4
|
≥1.5%CH4
|
<1.0%CH4
|
包括局部通风机在内的双巷掘进巷道内所有非本安型电气设备
|
|
19
|
双巷掘进工作面分区混合回风流处甲烷传感器,两巷之间距离大于50米分区加2个混合传感器
|
W+“工作地点”+分区混合
|
回风巷距分区回风横管30内处巷道风流中
|
≥1.0% CH4
|
≥1.0%CH4
|
<1.0%CH4
|
双巷掘进巷道内所有非本安型电气设备
|
|
20
|
掘进机甲烷报警断电仪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掘进机
|
掘进机
|
≥1.0%CH4
|
≥1.5%CH4
|
<1.0%CH4
|
掘进机电源
|
|
21
|
单巷掘进工作面风流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煤头
|
距煤头5m以内的巷道风流中
|
≥1.0%CH4
|
≥1.5%CH4
|
<1.0%CH4
|
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
|
22
|
单巷掘进工作面回风流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掘进回风
|
工作面回风巷距回风横管10至15m的巷道风流中
|
≥1.0%CH4
|
≥1.0%CH4
|
<1.0%CH4
|
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
|
23
|
掘进工作面长度大于1000m巷道中部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掘进中部
|
回风巷中部
|
≥1.0%CH4
|
≥1.0%CH4
|
<1.0%CH4
|
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
|
24
|
单巷掘进工作面混合回风流处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掘进混合
|
距回风横管30m处巷道风流中
|
≥1.0%CH4
|
≥1.0%CH4
|
<1.0%CH4
|
掘进巷道内所有非本安型电气设备
|
|
|
25
|
排放瓦斯时单巷掘进工作面混合回风流处甲烷传感
|
W+“工作地点”+掘进混合
|
距回风横管30m处巷道风流中
|
≥1.0%CH4
|
≥1.5%CH4
|
<1.0%CH4
|
掘进巷道内所有非本安型电气设备
|
26
|
掘进工作面回风粉尘传感器器
|
M+“工作地点”+粉尘
|
回风巷距工作面30m内巷道风流中
|
≥10mg/m3
|
|
|
|
|
串
联
|
27
|
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采煤工作面进风巷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串联
|
被串回采工作面进风距进风口10至15m处
|
≥0.5%CH4
|
≥0.5%CH4
|
<0.5%CH4
|
被串采煤工作面及其进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
28
|
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前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串联
|
被串掘进面局扇前3至5米处
|
≥0.5%CH4
|
≥0.5%CH4
|
<0.5%CH4
|
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
|
29
|
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前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串联
|
被串掘进面局扇前3至5米处
|
≥0.5%CH4
|
≥1.5%CH4
|
<0.5%CH4
|
局部通风机及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
|
地
面
抽
放
泵
站
地
面
抽
放
泵
站
|
30
|
地面瓦斯抽放泵站输入管路管道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管道甲烷
|
输入管路
|
≤25% CH4
|
|
|
|
31
|
地面瓦斯抽放泵站输入管路管道流量传感器
|
L+“工作地点”+管道流量
|
输入管路
|
|
|
|
|
|
32
|
地面瓦斯抽放泵站输入管路管道温度传感器
|
C+“工作地点”+管道温度
|
输入管路
|
|
|
|
|
|
33
|
地面瓦斯抽放泵站输入管路管道压力传感器
|
A+“工作地点”+管道负压
|
输入管路
|
|
|
|
|
|
34
|
利用瓦斯输出管路管道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管道甲烷
|
输出管路
|
≤30% CH4
|
|
|
|
|
35
|
利用瓦斯输出管路管道流量传感器
|
L+“工作地点”+管道流量
|
输出管路
|
|
|
|
|
|
36
|
利用瓦斯输出管路管道温度传感器
|
C+“工作地点”+管道温度
|
输出管路
|
|
|
|
|
|
37
|
利用瓦斯输出管路管道压力传感器
|
A+“工作地点”+管道正压
|
输出管路
|
|
|
|
|
|
38
|
不利用瓦斯、采用干式抽放瓦斯设备的瓦斯抽放泵站输出管路中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管道甲烷
|
输出管路
|
≤25% CH4
|
|
|
|
|
39
|
地面抽放泵站机房内、观察室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观察室
|
距屋顶不大于300mm,正确反映测点瓦斯浓度
|
≥0.5% CH4
|
|
|
|
|
临
时
抽
放
泵
站
|
40
|
井下临时瓦斯抽放泵站瓦斯管路出口甲烷传感器 2个
|
W+“工作地点”+管道出口
|
瓦斯管路出口上风侧、下风侧栅栏外5米内
|
≥0.5%CH4
|
≥1.0%CH4
|
<0.5%CH4
|
瓦斯抽放泵电源
|
41
|
井下临时瓦斯抽放泵站抽放管道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移动泵管道瓦斯
|
抽放管道
|
|
|
|
|
|
42
|
井下临时瓦斯抽放泵站机房内、观察室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观察室
|
距屋顶不大于300mm,正确反映测点瓦斯浓度
|
≥0.5% CH4
|
≥0.5%CH4
|
<0.5%CH4
|
瓦斯抽放泵电源
|
|
43
|
本煤层抽放打钻地点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打钻处
|
打钻地点
|
≥1.0%CH4
|
≥1.0%CH4
|
<1.0%CH4
|
钻机附近20m范围内及下风侧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
|
|
|
|
|
|
|
|
|
|
主
扇
风
机
房
|
44
|
主扇风机房机房内、观察室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观察室
|
距屋顶不大于300mm,正确反映测点瓦斯浓度
|
≥0.5% CH4
|
|
|
|
45
|
矿井主扇风峒内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主扇风峒甲烷
|
风峒内
|
≥0.7%CH4
|
|
|
|
|
46
|
矿井主扇风峒内风速传感器
|
F+“工作地点”+主扇风峒风速
|
风峒内
|
≥8m/s
|
|
|
|
|
47
|
矿井主扇风峒内温度传感器
|
C+“工作地点”+主扇风峒温度
|
风峒内
|
≥30℃
|
|
|
|
|
48
|
矿井主扇风峒内压力传感器
|
A+“工作地点”+主扇风峒压力
|
风峒内
|
|
|
|
|
|
采
区
回
风
|
49
|
采区回风巷测风站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采区回风甲烷
|
采区回风巷测风站
|
≥1.0%CH4
|
≥1.0%CH4
|
<1.0%CH4
|
采区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
50
|
采区回风巷测风站风速传感器
|
F+“工作地点”+采区回风风速
|
采区回风巷测风站
|
≥6m/s、
≤0.25 m/s
|
|
|
|
|
51
|
采区回风巷测风站压力传感器
|
A+“工作地点”+采区回风压力
|
采区回风巷测风站
|
|
|
|
|
|
一
翼
回
风
|
52
|
一翼回风巷甲烷传感器测风站
|
W+“工作地点”+翼回风甲烷
|
一翼回风巷
|
≥0.7%CH4
|
|
|
|
53
|
一翼回风巷测风站风速传感器
|
F+“工作地点”+翼回风风速
|
一翼回风巷
|
≥8m/s
|
|
|
|
|
54
|
一翼回风巷测风站压力传感器
|
A+“工作地点”+翼回风压力
|
一翼回风巷
|
|
|
|
|
|
总
回
风
|
55
|
总回风巷甲烷传感器测风站
|
W+“工作地点”+总回风甲烷
|
总回风巷
|
≥0.7%CH4
|
|
|
|
56
|
总回风巷测风站风速传感器
|
F+“工作地点”+总回风风速
|
总回风巷
|
≥8m/s
|
|
|
|
|
57
|
总回风巷测风站压力传感器
|
A+“工作地点”+总回风压力
|
总回风巷
|
|
|
|
|
|
|
温度
|
|
|
|
|
|
|
|
|
一氧化碳
|
|
|
|
|
|
|
|
|
烟雾
|
|
|
|
|
|
|
|
其
他
|
58
|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在每一采区口内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采区口甲烷
|
采区口内20m处
|
≥0.5%CH4
|
≥0.5%CH4
|
<0.5%CH4
|
大巷内所有非本安型电气设备电源
|
59
|
回风流中机电设备硐室进风侧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机电硐室
|
距机电设备硐室进风侧3-5米
|
≥0.5%CH4
|
≥0.5%CH4
|
<0.5%CH4
|
机电设备硐室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
|
60
|
井下大巷使用架线电机车装卸煤时,其煤仓的装煤点和卸煤点处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煤仓
|
装(卸)煤点的下风流3至5m处
|
≥0.5%CH4
|
≥0.5%CH4
|
<0.5%CH4
|
装(卸)煤点处上风流100m及其下风流的200m内的架空线电源和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
|
61
|
大巷使用架线电机车,有瓦斯涌出、支护不良出现构顶巷道、暴露煤层或与已采区相连通地点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大巷
|
有瓦斯涌出、支护不良出现构顶巷道、暴露煤层或与已采区相连通地点
|
≥0.5%CH4
|
≥0.5%CH4
|
<0.5%CH4
|
大巷内所有非本安型电气设备电源
|
|
62
|
高瓦斯矿井进风的主要运输巷道内使用架线电机车时,装煤点、瓦斯涌出巷道的下风流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大巷
|
装煤点、瓦斯涌出巷道的下风流
|
≥0.5%CH4
|
≥0.5%CH4
|
<0.5%CH4
|
瓦斯涌出巷道上风流100m内及其下风流的架空线电源和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
|
63
|
皮带运输机巷道兼作回风巷的回风巷入口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皮带巷
|
回风巷入口内10m处
|
≥0.5%CH4
|
≥0.7%CH4
|
<0.7%CH4
|
井筒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
|
64
|
回风巷兼作下料、运输巷时,工作面回风口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回风下料巷
|
距工作面回风口下风侧5至10m内
|
≥1.0%CH4
|
≥1.0%CH4
|
<1.0%CH4
|
回风巷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
|
65
|
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道内临时施工的电气设备上风侧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回风临时施工
|
施工地点电气设备上风侧10至15米
|
≥1.0%CH4
|
≥1.0%CH4
|
<1.0%CH4
|
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
|
其
他
其
他
|
66
|
使用架线式电机车矿井的主要装煤点应安设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装煤点
|
距装煤点3至5m
|
≥0.5%CH4
|
≥0.5%CH4
|
<0.5%CH4
|
装煤点处上风流100m内及其下风流的架空线电源和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
67
|
井下煤仓上方、地面选煤厂煤仓上方甲烷传感器
|
W+选煤厂+“工作地点”
|
井下煤仓上方、地面选煤厂煤仓上方
|
≥1.5%CH4
|
≥1.5%CH4
|
<1.5%CH4
|
贮煤仓运煤的各类运输设备及其他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
|
68
|
封闭的地面选煤厂内甲烷传感器
|
W+选煤厂+“工作地点”
|
选煤厂内
|
≥1.5%CH4
|
≥1.5%CH4
|
<1.5%CH4
|
选煤厂内全部电气设备
|
|
69
|
封闭的带式输送机地面走廊内, 带式输送机滚筒上方甲烷传感器
|
W+“工作地点”+地面走廊
|
带式输送机滚筒上方
|
≥1.5%CH4
|
≥1.5%CH4
|
<1.5%CH4
|
带式输送机地面走廊内全部电气设备
|
|
70
|
矿用特殊蓄电池电机车应安装车载甲烷报警断电仪
|
W+“工作地点”+蓄电池电机车
|
电机车
|
≥0.5%CH4
|
≥0.5%CH4
|
<0.5%CH4
|
机车电源
|
|
71
|
矿用特殊蓄电池电机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
|
电机车
|
≥0.5%CH4
|
|
|
|
|
72
|
在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和瓦斯喷出区域中,进风的主要运输巷道和回风巷道内使用矿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或矿用防爆型柴油机车的甲烷断电仪传感器。
|
W+“工作地点”+蓄电池电机车
|
电机车
|
≥0.5%CH4
|
≥0.5%CH4
|
<0.5%CH4
|
机车电源
|
|
73
|
在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和瓦斯喷出区域中,进风的主要运输巷道和回风巷道内使用矿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或矿用防爆型柴油机车的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
|
电机车
|
≥0.5%CH4
|
|
|
|
|
74
|
带式输送机滚筒下风側10至15m处一氧化碳传感器
|
Y+“工作地点”+一氧化碳
|
带式输送机滚筒下风側10至15m处
|
≥24ppm
|
|
|
|
|
75
|
自然发火观测点、封闭火区防火墙栅栏外一氧化碳传感器
|
Y+“工作地点”+一氧化碳
|
自然发火观测点、封闭火区防火墙栅栏外
|
≥24ppm
|
|
|
|
|
76
|
开采容易自然、自然煤层的矿井,采区回风、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一氧化碳传感器
|
Y+“工作地点”+一氧化碳
|
采区回风、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
|
≥24ppm
|
|
|
|
|
开
关
量
|
77
|
开停传感器
|
K+“工作地点”+开停
|
地面瓦斯抽放泵站的抽放泵、井下临时瓦斯抽放泵站抽放泵、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的电源的负荷侧,能够正确反映设备的开停状态。
|
||||
78
|
馈电传感器
|
D+“工作地点”+“动力设备名称”+电源
|
采煤机、工作溜、后部溜、转载溜、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各类动力设备、皮带机、掘进机、煤电钻、耙岩机、装煤机、锚喷机、运输溜、激光导向仪、锚杆钻机、绞车等动力电源的负荷侧,能够正确反映动力电源的供电情况。
|
|||||
79
|
供水传感器
|
K+“工作地点”+供水
|
地面瓦斯抽放泵站的水环泵、井下临时瓦斯抽放水环泵。
|
|||||
80
|
风门开关传感器
|
K+“工作地点”+风门
|
矿井和采区主要进回风巷道中的主要风门,回采工作面回风下料门
|
|||||
81
|
风筒传感器
|
K+“工作地点”+风筒
|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的风筒末端
|
|||||
82
|
二级断电
|
J+“工作地点”+ 二级断电
|
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
|
|||||
83
|
烟雾传感器
|
K+“工作地点”+烟雾
|
带式输送机滚筒下风侧10-15米处
|
|||||
84
|
继电器
|
J+“工作地点”+电源
|
|
|||||
85
|
声光报警器
|
S+“工作地点”+报警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