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前安全分析管理办法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11月12日

        --其他。
        第十四条  JSA小组识别该工作任务关键环节的危害因素,并填写JSA表。JSA表参见(附录B)。识别危害因素时应充分考虑人员、设备、材料、环境、方法五个方面,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以及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观察工作的流程, 识别每一步骤相关的危害。
        --物理的;
        --化学的;
        --生物的;
        --心理、生理的;
        --行为的;
        --其他危害(如:环境)。
        第十五条  在JSA起始阶段,对存在潜在危害的关键活动或重要步骤进行风险评价。对可能导致火灾、爆炸、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或造成职业病的危害进行辨识并列出清单,根据判别标准确定初始风险等级和风险是否可接受。作为下一步分析和重点讨论以及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沟通的重要内容。风险评价宜选择半定量风险矩阵法或 LEC 法。半定量风险矩阵法参见(附录 C);作业条件危险分析(LEC 法)参见(附录 D)。
        第十六条 JSA小组应针对识别出的每个风险制定控制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控制措施的优先顺序。风险控制措施优先顺序示意图参见(附录E)。
        第十七条 制定出所有风险的控制措施后,还应确定以下问题:
        --是否全面有效的制定了针对性的控制防范措施;
        --对实施该项工作的人员还需要提出什么要求;
        --风险是否能得到有效控制。
        第十八条 在控制措施实施后,如果每个风险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并得到JSA小组成员的一致同意,方可进行作业前准备。
        第六章 作业许可和风险沟通
        第十九条 需要办理作业许可证的作业活动,作业前应获得相应的作业许可,具体执行作业许可相关管理规定。
        第二十条 作业前应召开班前会,进行有效的沟通,确保:
        --让参与此项工作的每个人理解完成该工作任务所涉及的活动细节及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每个人的职责;
        --参与此项工作的人员进一步识别可能遗漏的危害因素;
        --如果作业人员意见不一致,必须解决问题,达成一致后,方可作业;
        --如果在实际工作中条件或者人员发生变化,或原先假设的条件不成立,则应对作业风险进行重新分析。
        第七章 现场监控
        第二十一条 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落实控制措施,根据作业许可的要求,办理许可证的作业,应指定相应的监护人,负责整个作业过程的监护,监护内容:
        --未识别出的危害因素
        --要注意作业人员的变化
        --作业场所出现的新情况
        第二十二条 任何人都有权利和责任停止他们认为不安全的或者风险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工作。
        第八章 总结与反馈
        第二十三条 作业任务完成后,作业人员应进行总结回顾,若发现JSA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时向JSA小组反馈。如果作业过程中出现新的隐患或发生未遂事件和事故,小组应审查JSA,重新进行JSA。
        第二十四条 JSA 小组工作总结回顾应包括:
        --员工,从事工作的相关人员,主管,安全部门等;
        --充分理解和接受本次工作任务;
        --广泛参与并涵盖所有的内容;
        --其他。
        第二十五条 根据作业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情况,JSA小组提出完善该作业程序的建议。应将所有JSA 文件存档,如果某项作业任务以后还可能进行,应考虑建立JSA数据库,以备将来审查时借鉴和使用。
        第二十六条 作业负责人填写JSA跟踪评价表,判断作业人员对作业任务的胜任程度。JSA跟踪评价表参见(附录F)。JSA的维护,由各基层单位负责人,安全部门,员工等人员进行。
        第九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安全环保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