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炉内岗位作业规程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08月04日
(2)炉顶、除尘器等煤气设施通蒸汽(或N2气)。
(3)停喷吹、富氧。
(4)铁口见喷后开始减风,高压改常压,通知热风炉停止烧炉。
(5)减风至冷风压力0.05Mpa时,关闭混风调节阀和冷风大闸。
(6)风量减至正常风量的30%左右时,打开炉顶放散阀,联系并切断煤气,停止下料。
(7)一瓦斯、配管工巡视检查风口工作情况,视风口无灌渣危险后,人员撤离风口平台,然后逐步放风至零,通知热风炉休风。
(8)如需更换风管或风口等冷却设备,打开几个风口视孔小盖后通知热风炉开倒流阀倒流休风。
2)短期送风程序
(1)具备送风条件后,通知热风炉停止倒流并送风。
(2)待冷、热风阀开启后,逐步关闭放风阀;当冷风压力大于0.05Mpa时,开冷风大闸及混风调节阀调节至风温所需水平。
(3)进一步检查风口、直吹管是否装严密,并继续恢复风量。
(4)待风量、风压相适应及风口正常,高炉顶压大于0.005Mpa时与煤气管理系统联系送煤气。
(5)关闭除尘器、炉顶等煤气设施蒸汽(或N2气)。
3.1.2.长期休风与送风程序
1)长期休风程序
(1)按长期休风方案休风前8小时通知相关单位做好长期休风的准备工作,提前放净除尘器瓦斯灰。
(2)通知布袋除尘(比肖夫、TRT)、燃气调度、铁厂调度以及热风炉、上料系统、喷煤等有关单位和岗位说明高炉需要长期休风。
(3)炉顶、除尘器等煤气设施通蒸汽(或N2气)。
(4)停止喷吹、富氧。
(5) 铁口见喷后开始减风,高压改常压,通知热风炉停止烧炉。
(6)减风至冷风压力0.05Mpa时,关闭混风调节阀和冷风大闸。
(7)风量减至正常风量的30%左右时,打开炉顶放散阀,联系并切断煤气,停止下料(以下为休风后点火程序,点火再休风程序见后)。
(8)一瓦斯、配管工巡视检查风口工作情况,视风口无灌渣危险后,人员撤离风口平台,然后逐步放风至零,通知热风炉休风。
(9)卸下直吹管,风口堵泥(大高炉可卸部分风管或不卸,但堵泥要严实),半小时后通知停风机。
(10)炉顶点火前再一次确认炉顶放散阀全开,煤气切断阀关,炉顶及除尘器蒸汽通,上、下密封阀关,均压阀关,均压放散开,气密箱继续通N2气。然后风口周围、炉顶人员撤离,打开炉顶点火人孔或大方孔(6#炉先开上升管人孔),关炉顶及除尘器蒸汽(N2气),点燃油棉纱丢入炉内点火,点火者不能站在正面,直至点火燃烧正常。
(11)通知配管工逐渐关小冷却水至水量的1/2至1/3,保证支梁式水箱不断水即可。(1#、6#炉由动力厂水站操作)
点火后再休风程序如下:(从第8条开始)
(8)一瓦斯、配管工巡视检查风口工作情况,视风口无灌渣危险后,放风至0.005MPa,通知热风炉人员上炉顶点火。
(9)待炉顶点火燃烧正常后,通知热风炉休风。
(10)卸下直吹管,风口堵泥,半小时后通知停风机。
(11)通知配管工逐渐关小冷却水至水量的1/2至1/3,保证支梁式水箱不断水即可。(1#炉由动力厂水站操作)
 
2)长期休风后的送风程序
 (1)检查所有设备运转正常,具备复风条件,在送风前2小时通知启动风机,放风阀处于全开状态。
(2)关闭煤气管道、除尘器、热风炉及其它管道、炉喉等处所有的人孔,关闭除尘器遮断阀、清灰阀。
(3)全开高炉、热风炉冷却水。
(4)炉顶、除尘器通入蒸汽。
(5)检查直吹管、弯头、视孔盖是否严密。
(6)按短期休风后的送风程序进行。
3.1.3   常见事故处理
3.1.3.1 风口突然烧坏断水的处理
1)立即关水量1/3-1/2或关闭进水,进行外部打水冷却。
2)视烧坏程度,适当减风或拉风操作。
3)加紧联系铁水罐,尽快出尽渣铁。
4)休风更换。
3.1.3.2 直吹管烧坏的处理
1)尽快放风至不灌渣的程度(现场如估计有可能构成重大人身、设备危险可直接放风至零),同时停止喷煤。
3)联系铁水罐组织出尽渣铁,组织休风更换。
3.1.3.3 渣口没装严跑渣或渣口严重烧坏堵不上
1)减风或放风至风口不灌渣。
2)加紧联系铁水罐,出尽渣铁后休风更换。
3.1.3.4 铁口太浅的处理
1)临时增大铁口角度。
2)及时减压至不跑大流为止。
3)出铁前做好泥套。不能使用大口径钻头。
4)铁后堵口适当多送泥,防止出现连续铁口浅。
3.1.3.5 热风阀烧坏漏水的处理
1)及时控水或停水,防止水进入热风炉内。6#高炉热风阀可据情倒蒸汽冷却。
2)漏水严重时,应停止使用该座热风炉,组织力量休风更换。
3.1.3.6 煤气布袋除尘突然停电的处理
1)立即打开炉顶放散阀和除尘器放散阀放散煤气。
2)适当地减风。
3.1.3.7 炉顶着火的处理
1)迅速向炉顶通入蒸汽或炉顶打水。
2)减风30-40%,以湿料压炉顶温度。
3)迅速查出着火原因,若是漏水造成,按冷却设备漏水办法处理。
3.1.3.8 休风时放风阀打不开的处理
1)休风程序不变,通知风机房减风至最低限度。
2)利用一个燃烧的热风炉的烟道阀放风。
(1)撤炉。
(2)开燃烧炉的冷风阀,开烟道阀。
(3)关送风炉的冷、热风阀。
3)恢复送风时:
(1)开送风炉的冷、热风阀。
(2)关放风炉的冷风阀。
(3)关放风炉的烟道阀。
3.1.3.9 突然停电、停风的处理
1) 迅速关混风大闸及风温调节阀,通知热风炉撤炉、休风,通知喷煤停喷吹,炉顶、除尘器等煤气设施通蒸汽(或N2气)。
2)按短期休风程序进行休风。
3)视情组织出铁。
4)如发现煤气已流入冷风管道,可迅速开启一座废气温度较低的热风炉烟道阀、冷风阀,将煤气抽入烟囱排往大气。
3.1.3.10 停水时的处理
1)高炉正常冷却水压力(风口水压)应大于热风压力0.05Mpa,小于该值时应减风使两者差值达到规定数值,小高炉冷却壁水压低于0.18Mpa时应减风使风压低于水压,同时立即组织炉前出铁,做好休风准备。
2)当水压低于0.1Mpa时,应立即休风,同时详细检查所有冷却设备是否有烧损,如有烧损应立即关水,待休风后更换。
3)热风炉全部停水时,高炉立即休风,如果只是个别热风炉停水,可换炉、停烧,继续送风。
3.1.4   异常炉况的处理
3.1.4.1 边缘气流不足
1)及时采用疏松边缘的装料制度。
2)减风以降低压差,适当调整风温。
3)长期边缘气流不足,可考虑扩大风口直径。
3.1.4.2 边缘气流过分发展
1)采用加重边缘的装料制度,严重时则应先疏松中心然后加重边缘。
2)初期为防凉可提高风温和减风,以制止下料过快。
3)依失常程度减轻负荷。
4)如因长期慢风操作引起,应尽快设法恢复风量。
5)如因限制较低冶炼强度引起,则应适当缩小风口直径。
3.1.4.3 炉凉
1)发现炉凉征兆时查明原因,断绝冷源,提高风温,不要盲目加喷吹量。
2)及时减风控制料速,防止剧凉。
3)长期炉凉或严重炉凉时,应减轻负荷,并酌情补加净焦。
4)剧凉风口涌渣时,风温应提高到热风炉所允许的最高限度,同时减风至风口不灌渣为止。
5)风口灌渣严重时,应迅速打开渣铁口,尽量放出凉渣、凉铁。
6)炉凉悬料时,只有在渣铁出尽时才能坐料。
7)检查冷却设备是否漏水,漏水应及时更换或处理。
3.1.4.4 炉热处理
1)降低风温(有加湿条件可加湿),但不得低于900℃。
2)长期炉热可加重负荷。
3)出现难行或可能悬料时应一次将风温减至所需水平,但不得低于900℃,同时可短期减风,但难行消除后应尽快恢复风量。
4)处理炉热时,尽量注意适当调剂,避免调剂过头引起炉温波动,甚至导致炉凉。
3.1.4.5 管道行程
1)上部调剂,双装或装净焦铺平料面然后补回矿石。
2)减风至消除崩料为止。
3)炉热、风压过高引起管道,则可多减风温,但不得低于900℃。
4)管道严重、炉温充足时,可进行坐料处理,恢复时要适当发展边缘,当确认不会再吹出管道时,再恢复全风。
5)若是因设备缺陷引起的管道则应纠正设备缺陷。
6)严禁长时间的连续崩料,防止风口灌渣。
3.1.4.6 偏料的处理
1)利用布料器之堆尖往料面低的位置装。
2)炉温充足时可坐料。
3)长时间偏料,可缩小料快一边的风口直径或临时堵风口。
4)经常偏料的高炉,可经常偏装。
5)如因炉墙一边结厚,应探明情况,消除结厚。
3.1.4.7 高炉连续崩(塌)料的处理
1)根据炉况需要,立即减风至能够制止崩料连续发生的水平,上部适当改装制加净焦,疏松边缘,减轻焦炭负荷10-20%。
2)当炉况进一步恶化,风口灌渣,可紧急加净焦4-10批,以疏松料柱,提高炉温。
3)若因管道、偏料引起崩料,应适当减风,并按管道、偏料处理措施处理。
4)若因渣碱度过高引起崩料,应下调碱度或集中加酸料3-10批,并同时维持较高炉温。
5)经常巡视风口,防止自动灌渣,风管及时打水防止烧穿。
6)加强放渣出铁工作,增加放渣出铁次数,尽量把凉渣铁出尽。
7)炉温充足时可坐料。
8)无论何种性质的崩料,都禁止加风。
9)若回风困难,应及时有选择地堵死部分风口,以利恢复。
3.1.4.8 悬料的处理
1)当发生悬料时,应立即减风,使料不坐而下。当减风无效时,应采取放风坐料,但应注意防止风口灌渣。
2)重复性的悬料,坐料后恢复要谨慎,恢复风量要小,可采取控料控压操作。
3)若由于连续坐料,料柱透气性恶化,回风困难,应及时休风堵死部分风口,有利于炉况的迅速恢复。
4)如果炉凉悬料,坐料时风口有灌渣危险,应把风温提高到热风炉
允许的最高水平,最好是出完铁后坐料,坐料后迅速回风。
5)坐料后视炉温情况,果断加足够数量净焦,同时减轻负荷5-15%,切忌零星加焦延误时机。
6)顽固悬料,应严格按风压操作,不要急于去赶料,不要急于加风,要稳中求快,一次成功。可采取加风与加料交错进行,台阶式恢复。
7)坐料后应疏松边缘,同时相应减轻负荷。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