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ety management)
安全管理一般包括:制定安全措施计划并予以实施,改善劳动条件,消除事故隐患,进行安全监督、安全检查、安全指导、
及日常安全管理等等内容。
1.安全管理的目标值,可以用下述绝对指标:
(1)消灭重大事故:即通常所谓的“○○○”目标。例如有的提出死亡事故、重伤事故、火灾事故为零。有的提出死亡事故、重大设备事故、火灾事故为零等等。
(2)减少负伤频率:如年负伤率、月负伤率下降到一定的比例。又如减少粉尘不合格率和矽肺发病率。
(3)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如综合治理措施的项目完成率、工伤事故管理、安全责任制等等。
(4)事故损失:如损失的工作日数、安全措施的经济支出等。
2.安全管理的目标值,也可以用相对指标表示,称为相对指数:
(1)事故发生率:用事故件数与劳动总时数的比率表示,如百万工时死亡率、千人死亡率等。或用事故死亡人数与实物产量之比表示。如百万吨煤死亡率、百万吨钢死亡率等。
(2)事故严重率:即损失劳动工时与实际劳动总工时数的比值。
33 危险控制四原则(Four rules of risk contro)
(1)闭环控制原则。系统包括输入、输出,通过信息反馈进行决策,并控制输入。这样一个完整的控制过程称为闭环控制。很显然,只有闭环控制才能达到优化的目的。
搞好闭环控制,最重要的是必须要有信息反馈和控制措施。
(2)动态控制原则:系统是运动、变化的。对系统只有正确、适时地进行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3)分级控制原则:系统的组成包括各子系统、分系统。其规模、范围互不相同,危险的性质、特点亦不相同。因此,必须采用分级控制。各子系统可以自己调整和实现控制。
(4)多层次控制原则:对于事故危险,必须采取多层次控制,以增加其可靠程度。一般包括六个层次:根本的预防性控制,补充性控制,防止事故扩大的预防性控制,维护性能的控制,经常性控制,以及紧急性控制。
图3-3 闭环控制图
34 安全评价(Safety lvalution)
在预测、评价系统危险性时,认为危险性不超过可接受的危险水平时,系统就是安全的。这种“可接受的危险水平”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公认,即系统的危险性应达到社会允许的危险水平。“社会允许危险标准”取决于国家政治、经济和技术状况。许多安全专家都在研究这个问题。
理想的安全评价,包括确认危险性的危险性评价两个方面,而危险性评价中的允许范围,就是这里所说的社会允许危险标准。参看方框图3-4。
图3-4 安全评价
35 安全评价的程序(Programme of safety lvalution)
安全评价必须按科学的方法和程序进行,安全评价程序共分六个阶段,其内容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
(1)搜集资料:建厂条件、总平面布置、工艺流程及设备配置方式;原材料、中间产品及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其对人的影响;运输系统和方式;安全装置的类别和设置地点;人员配备及组织机构等。
(2)熟悉文件:即熟悉有关的政策法令、规程标准和操作指南等。
(3)了解情况:即了解人、物、环境、管理等。
第二阶段:定性评价
用安全检查表进行检查和粗略估计。系统定性评价项目包括:选择厂址、厂区布置、原材料燃料、工艺流程、装备、动力、通讯、运输、存贮、岗位及操作、事故预防计划等。
第三阶段:定量评价
将系统分为子系统及单元。每个单元又按其物质、容量、温度、压力和操作分项计分,将评分总和,再划为几个危险等级。
第四阶段:拟定安全措施
根据定量计算得出的危险等级,拟定出相应的安全措施。
第五阶段:通过事故信息进行再评价
根据设计内容,参照同类设备和工艺的事故教训进行再评价。
第六阶段:用FTA及ETA再评价
这个评价步骤较为重要,因为在定量计算之后,方可作出综合性判断和评价。
图3-5 安全评价程序
36 技术型的定性评价(Qualitative evaiution of thchnical type)
这是一种依靠现有的科学原理和技术知识进行安全评价的方法。以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为例,他们提出首先进行正效应和负效应两个方面的评价,然后作出总的评价。
1.以正效应为主的评价
(1) 劳动和社会环境的改善;
(2) 生活水平的提高;
(3) 国际贸易的开发;
(4) 资源的开发;
(5) 技术水平的提高;
2.以负效应为主的评价
(1) 健康和安全的恶化;
(2) 环境的污染;
(3) 资源的损失和消耗;
(4) 心理上的不良影响;
(5) 社会上的不良影响;
(6) 文化风俗的不良影响;
(7) 对产业和职业的不良影响;
上述具体内容,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37 管理型的定性评价(Qualitative evalution of administvative type)
即从企业管理的角度,采用各种方法定性评价系统的安全性。
1.安全检查表法(SCL)
(1) 安全管理体制(经营方针、道德观念、安全计划等)。
(2) 建筑物(选址条件、工厂配置等)。
(3) 工艺过程(潜在危险性、安全设计)。
(4) 机构设备(不安全的配置、仪器仪表、警报器、防止误操作装置、安全装置等)。
(5) 原料、成品、半成品(贮存、移动、输送)。
(6) 操作(不安全行为、手工操作)。
(7) 管理(教育训练、防护用品等)。
2.美国的工厂安全审查
(1) 对安全活动的开展是否有障碍。
(2) 安全活动是否正常进行。
(3) 是否以安全第一为主导。
(4) 是否实行了系统安全分析。
(5) 是否把隐患和事故危险源以文件形式法定记载。
38 经验型的定性评价(qualitative evalution of experience type)
凡直接依靠人的经验评估系统的安全状态的,均属于经验型的定性评价。如对某一设
备,某一厂房的安全是否进行检查;又如安全人员对各个作业点的循回检查;上级组织的各种安全评比和大检查等。
评价的准确与否,与评价人的经验是否丰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是否准确、思维逻辑是否健全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即与评价人的素质有关。这正是经验方法的不足之处。
为了改善经验型评价质量,使决策趋于科学化,常常用群体取代个体。为了促进经验评价向智能评价发展,则决策过程可以采取专家评估法,或者采用计算机辅助法。
39 定量安全评价(Quantitative safety evalution)
危险性本是一个不定量的相对概念。它的范围也是模糊的。为了进行比较,分级、控制,需要进行定量评价。然后根据危险程度的不同,实施相应的必要措施,以求得最优的结果。
危险的大小,实际上包括两方面,一是事故危险的可能性大小,二是这类事故发生后对系统中的人、物以及社会上公众的安全和健康的损害大小。因此,在评价时必须作出科学的估量。
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提出的计算危险性的公式为:
危险(损失水平/单位时间)
=事件发生概率(危险事件/单位时间)×损失大小(损失水平/危险事件)
“危险”的反义词是“安全”,因此对危险的评价实际上也是对安全的评价。计算事故危险事件的概率时,可按下列关系式考虑:
事故危险事件概率=1-可靠系统
40 信息(lnformation)
广义的信息概念已问世三十余年。信息论和以研究信息反馈为主的控制论的引入,又使信息的概念在系统科学中得了广阔的发展。
信息,通常是指&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