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的发生因素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规律性。规律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是客观的即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那么事故也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肯定存在某一不安全因素,随着量变到质变,遇某种意外情况一触即发,其特点有三:其一是因果性,即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存在某些不安全因素之原因并由它们相互作用而导致事故这个必然结果;其二是随机性,只要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不安全因素,事故在一定条件下便可随时发生。其三是偶然性,是指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性质而言。简单地说,事故在什么时间发生,发展成什么性质的事故,就带有偶然性了。
通过对大量的事故剖析、概率及数理统计表明:每个特定的事故都是由人——机——环境三个基本因素引发的。
(1)人——机系统能流的可逆性理论“人——机——环境”理论认为:在以人为主体的人机系统中,机器由外部获得能量进行工作。在正常情况下,当把外部能量控制在一定的空间时,能量通过在生产流程中作功而被消耗掉,并制造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但是,在异常情况下,由于不安全因素的存在,致使一部分能流未流向机器,而逆向于人体,以致造成伤害现象。
(2)人为因素:即以人的失误为主要诱因,事故的发生取决于人、机两个子系统所处的空间和时间沿着各自的轨道(轨迹)进展中的交点。因人的失误触及机器,而使能量从机器的一方传给人的一方,使人受到伤害。人的失误主要种类有:①判断失误;由于自身素质如业务水平、经验及精神不集中、疲劳等因素所致;②操作失误:由于刺激过大或过小造成的感觉、知觉融合,不利于区别、识别和辨别,以致产生错误的表象,从而进一步形成错误的概念、判断推理,相应的按错误的或不充分的信息进行机器运转,从而引起生产事故;a.显示失误,b.控制器的识别性、标准化和设计的缺陷;c.物理的、化学的、空间的环境导致操作者人和机器的能力和性能的降低;由于时间紧迫、给生产者造成高度紧张、控制程序上无充裕的时间等。③维修失误:人员更换零件调整或修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失误或时间上的延误。④处理和搬运失误移动中伴随着装置损伤、时间损失或人员受伤害。⑤保管程序上失误包括由于保管环境不良。温湿度不充分或有失误等。⑥系统计划失误由于作业时间增加。身体负担过重以致使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人的失误产生原因有:a.缺乏对危险性的认识。由于
训练不够,不能够充分认识到危害的严重性,从而进行不安全作业。b.在操作方法上不均衡、不适合或作无用功。c.准备不充分,安排不周密就开始作业,因仓促而导致危险作业。d.作业程序不当、监督不严格,致使违章作业自由泛滥。e.取下安全装置使机器设备处于不安全生产状态。f.走捷径、图方便,擅作主张,忽略了安全生产程序。g.不安全地放置物件或工作环境危险。h.在运转中的机器上注油、检修或清扫,i.接近危险场所且无护具或服装不利落等。
(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促成人失误也可间接导致人为因素事故的发生如没有充裕的作业时间;反复操作;由于作业条件恶劣而产生的恐惧;恶劣环境促成心理变态如兴奋过度忧虑担心、发怒等心理反应影响了对危险的预见等。
(4)人——环境造成事故的成因、事故的成因有两种情况:一是“飞来”物体的突然伤害。
包括因风力、水力等自然现象对生产设备或房屋施加了较大的能量。致使发生倒塌、坠落飞入等现象,导致人的伤亡;作业环境中原材料,制成品及其它物资乱存乱放,使物体处于不安全状态。遇有振动,与外部力接触等原因,使潜能突然变为动能,作用于人或物造成的伤害;或者是在车间中与单元作业的“人——机”系统无关的其它作业系统,飞来有动能的物体打击。二是存有粉尘、毒气、噪音、振动、高频、微波、放射线等环境的危害。在“人——环境”系统中发生的危害与人的行动失误无关,人不是发生事故的机缘,而是从对象物返回到人。
因此要确保企业的安全性,首先要加强对作业过程中人员的安全管理,主要抓好两个环节:一是反复训练或演习,以提高职工动作的熟练程度、达到动作协调一致。二是准确地传递信息。其次是要加强对作业过程中机器设备的安全管理。第三要加强对作业环境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