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理论>>正文

事故致因理论浅述

作者:王如君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5月29日

轨迹交叉论(3)

    2轨迹交叉论

    一个生产系统一般是由人、机、物构成的,它们共处于一种环境中。轨迹交叉的事故致因理论认为,该系统内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机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在同一时空相遇(或逆流能量轨迹交叉)所造成的,有时环境也是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机的)不安全状态及它们相遇的条件。这种情况可用图2形象地表示出来。

    图2 轨迹交叉论事故致因模型

    (a)由于管理缺陷而导致人身伤亡事故的情况;

    (b)用集合表示时导致事故的情况,其中M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子集,S为物(机)的不安全状态子集,E为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子集。

    这种理论基于这样的事实,即人、机、物、环境各自的不安全(危险)因素的存在,并不立即或直接造成事故,而是需要其他不安全因素的激发。例如,除去保护罩的调整运转皮带轮处于不安全状态,如果穿着了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衣服的人员与之接触(不安全行为)即激发,就会造成绞入的人身伤亡事故;已处于不安全状态的硝化纤维(如已开始显著分解),受到高温环境(不安全条件)的激发后,就会发生自燃以至火灾。

    事故统计分析表明,此种理论是正确的。例如美国50年代的统计,75000件伤亡事故中天灾占2%,可预防的人为灾害占98%。其中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无关的只占12%。日本1997年对制造业歇工四天以上的104638件事故的统计分析结果是:无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占5.5%,无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占16.5%。日本劳动省对近几年建筑业的重大伤亡事故统计分析的结果为:无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少于8%,无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少于13%,绝大部分都是二者同时作用的结果。

人-环匹配论(4)

    这是由瑟利(J?Surly)在1969年提出的一种事故致因素理论,所以也叫瑟利模型。后来又经安德森加以补充改进而成瑟利-安德森模型。它是把人、机、物、环境组成的一个系统整体归化为人(主体)与环境(客体)两个方面。人包括操作者与指挥(管理)者作为生产系统的主体,主要看他的三个心理学成份-对事件的感知S,对事件的理解O,对事件的响应R;环境(包括机械、物质、环境),作为生产系统中人以外的客体,主要看它的变动性、表象性、可控性。把此系统中一个事故的发生分为危险 的形成(迫近)与其演变为事故而致伤害或损坏两个过程。事故是否发生,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互匹配和适应情况。具体的描述示于图3。

    

    (a)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