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动态控制原则
危险点不应局限在人身安全方面,应该做到人身和设备安全并重。危险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是静态危险点,在此时是危险点,在彼时不一定是危险点;有的此时不是危险点,在彼时由于条件的变化可能成为危险点。动态危险点更是如此。所以对危险点的控制应是动态的。应该不断调整预控思路和方法,积极探索危险点的变化规律及时加以捕捉,适时适地准确进行预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3分层控制原则
危险点有大小、轻重、缓急之分,而且控制难度也不一样,所以对预控工作应分层次,对单位、部门、班组、个人应分别明确预控重点和落实责任,达到各有侧重、层层把关,形成严密的预控网络。如在开工前要求施工单位对作业环境和有关设备系统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讨论提出可能存在或产生的危险点和预控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分别送车间、安监和生技部门审核批准等。
5危险点预控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1危险点预控应与严格贯彻规程制度相区别
规程制度是作业人员的工作准则,有的还是前人血的教训的总结(如《安规》),每个人必须严格遵守。虽然现场规程中(包括安全工作规程、运行规程、检修检验规程和管理制度等),绝大部分规定都与安全有关,但结合各个单位各个时期的人员素质、安全思想水平和设备状况等,可能引发事故的与规程制度有关的危险点不会很多。而一套规程制度条文数以千计,如果把执行每一条规程制度都当成是危险点,要求作业人员都加以预控,实际上就是轻重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现场作业人员反而搞不清楚哪些是当前必须控制的真正的危险点。
5.2危险点预控应与加强规范管理相区别
危险点预控是根据施工和操作中可能引发事故的问题提出的,方向明确、针对性、可操作性强,与技术管理中要求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不同,前者是点上的工作,后者是面上的工作,应区别对待。例如倒闸操作十二步是防止误操作的管理规范,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但不能把它作为倒闸操作普遍危险点来对待,否则容易造成操作人员心理负担过大,反而容易引起误操作,面面俱到的预控反而削弱了危险点预控的作用。
5.3危险点预控应与设备缺陷管理相区别
危险点预控的重点是防止人为失误而引起的事故。设备发生缺陷时,大多数情况下仍能继续运行。设备缺陷一般分为紧急、重要和一般3大类。只有那些紧急缺陷和主设备的重要缺陷才能纳入危险点预控范畴,其他一般缺陷或对经济效益有影响的缺陷,都属于生产技术管理范围,两者不能混淆。
5.4危险点预控只是消灭事故的一种措施,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基础工作,如建立健全现场规程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设备大小修、更改工程、生产培训、安全性评价等,都是保证安全生产必须做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