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应建立在企业具备必须的安全生产条件之上,即:机构人员齐备、制度规程健全、职责清晰明确、培训投入到位。但仅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并不一定能够保证生产安全,还必须保证上述安全生产条件在企业内部有效运转,建立“三个机制”,即:建立企业法人代表、主管领导、项目经理三级责任落实机制;建立企业主管领导、安全科(处)、现场安全员的安全检查责任机制;建立企业安全科(处)、项目经理、安全员及班组长的隐患整改跟踪问效的安全生产责任机制。三个机制运行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三级责任落实机制。企业的法人代表、主管领导、项目经理分别对本企业本项目的生产安全负有全面责任、分管责任和直接责任,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制定保证措施,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一级抓一级,逐级负责。对于责任不到位、措施不到位、检查不到位、整改不到位,出了事故要按行政追究制度,以职论责,以责论处。
2.责任检查机制。企业主管领导、安全机构(科、处)、现场安全员要逐级落实对安全规章制度的检查。主管经理要检查公司各部门对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企业安全机构(科、处)要检查各施工班组、特种作业人员对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通过逐级监督检查,把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3.整改问效机制。企业的安全机构(科、处)、项目经理、现场安全员及班组长都对隐患的整改负有责任,对于在检查中发现的隐患要登记在案,并定人、定时间、定措施予以解决。
(三)建立施工现场安全保证体系
施工现场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类型、特点、对危险源、不利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制定控制措施,以实现安全目标管理。即在施工全过程中进行控制,强化施工现场与安全有关人员、技术、防护设施的安全管理,“以人为本”地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基本要素抓起,从“人、机、料、法、环”(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五个环节制定系统的管理和控制要求,从而改变物的不安全状况、人的不安全行为、建立起能够随工程形象进度持续改进、有效运行的施工现场安全保护体系。
(四)健全科学预警机制、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
要根据对本企业危险源和不利环境的评估,制定重点要害部位的控制目标,建立预警机制和应急救援预案。
1.预警机制。要根据季节变化和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多发性事故隐患,及时向施工现场发出危险环节、部位的警示通知,例如春季预防大风可能造成的冻土融化、架体松动;雨季雨水浸泡可能造成的土方基坑坍塌;秋冬季防雪防滑、一氧化碳中毒等,按警示通知提前做好预防准备。
2.应急救援预防。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完整的组织机构、可靠的应急措施、充足的救援物资、明确的救援职责等。预案要经过理论研讨、实际演练、综合评价、补充完善四个步骤,让预案具有理论的可靠性和超强的可操作性。要保证做到一但发生重特大事故,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点。
企业建立长效安全管理机制还要包括建立安全技术保障机制、 培训机制以及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机制,通过上述机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调动所有部门和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建立起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管理机制,进而实现保障企业职工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