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管理>> 行业安全>> 建筑安全>>正文

工程现场安全管理研究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8月15日
3、工程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对策
3.1健全市场准入制,严格资质审查
建立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就是从源头加强控制,严格队伍引进,提高市场进入的门槛,尽量减少或杜绝不具备实力的企业承包工程,除了对企业资质、施工能力、财务状况、业绩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考核,还必须对企业的安全管理状况进行审核,包括:安全 是否健全、安全管理人员是否具有持证上岗、是否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以往是否发生过安全事故等等方面。对于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单位一律禁止承包工程。
3.2完善安全组织机构,全员参与
建立安全组织机构和推行安全目标管理,就是要明确管理职责,项目经理就是第一责任人,将项目部的安全目标分解到科室、班组和分包单位,各科室、班组和分包单位再分解落实到每个职工,形成“安全包保、逐级负责”机制。同时通过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将安全与收益挂钩,并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标准,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只有全员都参与到安全管理中去,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3.3改善培训形式,注重培训效果
   事实上,现在每个单位开展安全培训,但是培训的效果却不理想,主要的原因是缺乏针对性。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健全安全培训制度。建立安全培训责任制,明确责任主体,把安全培训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增强培训人员的责任感;建立职工安全培训档案,用于记录职工每次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内容、培训人以及考核成绩;设立安全培训专项经费,公开安全经费的使用情况,做到专款专用。
(2)增强安全培训针对性。不同施工阶段、不同设备、不同工种、不同季节或气候都具有各自的不安全因素,必须实事求是地有针对性地编制安全技术方案。
(3)培训形式多样化。安全培训不应只是局限于课堂理论教育,这样很难起到效果。除了集中的理论教育外,可以通过安全标识、宣传画、黑板报、安全事故教育片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还可以组织作业人员参加讨论会,结合自身实际,交流畅谈。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邀请专业人员进行演练。
(4)加强安全知识考核。目前安全培训难以奏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只培训不考核。因此每次培训必须认真组织,严肃对待,严格考核,必须持证上岗。对于考核不及格者严禁上岗作业。只有将培训和考核联系起来,才能提高培训效果。
3.4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隐患
发生安全事故大多数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通过安全检查.则可以提前发现隐患.避免或消除事故的发生,必须加大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力度。
 现场安全检查必须将经常检查、专项监管和定期检查结合起来。经常检查指由多名专业安全员在现场不间断地进行巡视,对违章作业及时予以制止,对安全隐患限期整改;专项监管指对危险大的大型吊装、吹扫爆破、有限空间作业等工序派专人进行监督和控制;定期检查指综合性地大检查,组织各有关科室长、班组长对涉及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整体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安全讲话记录、应急预案、应急物资和现场施工行为等。
3.5增加资金投入,实行保险制度
虽然国家《建筑法》和《关于加强与规范建筑业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若干意见》都明确规定企业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但在实际中,由于片面追求利润、安全经费不足、监管不严等因素影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
    因此,首先必须保证一定的资金投入。作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大建筑市场的整顿规范力度,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按规律办事,使施工企业在“公平、公正、公平”的经济环境中良性运行,健康发展,保证企业的安全经费来源。其次强制实行建筑意外保险制度和推行风险抵押制度。但是必须正确处理企业发展和安全投入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由投保方、承包方、监管管理部门三方协商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险机制,承保方要出让一定的经济利益给投保方,才能从根本上激励投保方主动投保。
3.6健全应急反应机制,加强应急演练
应急反应机制在安全事故发生后,可以尽快组织抢险,疏散人员,尽量减少事故损失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应急反应机制。
施工企业在开工前必须仔细研究本工程的特点,组织相关部门、班组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建立危险源清单,认真编制本工程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包括以下内容:
(1)当紧急情况发生时,应规定报警、联络方式和报告内容,确定指挥者、参与者及其责任和义务以及信息沟通的方式,保证预案内部的协调。
(2)确定与外部的联系,包括有关当局、近邻单位的居民、消防、医院等应急相关部门,请求外部援助或及时通知外部人员疏散。
(3)明确作业场所的人员,包括急救、医疗援助、消防等应急人员的疏散方式的途经。
(4)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如应急照明、消防设备、急救设备、通信设备等。
   应急演练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施工企业通过举行演练活动,一方面可以让所有人清楚应急反应步骤,学会应急保护,而不是发生事故后慌慌张张;另一方面可以检验应急反应计划是否可行、是否具有针对性,提前发现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
 4、结论
安全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能靠几个人、几个部门、几个行业就可以做好的,它需要我们全社会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完善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方法,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