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物资工具管理
物资工具的管理是工程管理中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地下管敷设因所需要的物资数量相当大、品种多,加上流动性大,故对管理工作提出较高的要求。
①动工前,按组织设计要求完成现场临时仓库的建造和确定堆料位置,按施工预算提出材料清单,编制运输计划(时间、地点、接收人)。
②建立现场验收和保管制度。物资运至现场必须对物资数量、品种规格和质量进行现场验收(大件应逐件检查,小件可抽样检查),并向物资供应部门索取合格证。物资现场保管要注意防火、防潮。要按类别、规格、型号分别堆放在使用地点的附近,以防二次驳运。对于非定型的特殊配件特别要注意质量(包括材质)检查和加强现场保管,以防工程需要时发生遗失、损坏而影响进度。
四、质量管理
质量是工程建设的主要指标之一。地下管施工属于隐蔽工程,质量低劣将会造成漏气、积水、阻塞、断裂等而导致中毒、爆炸、中断供应等质量事故。因此质量管理更显得重要。
(1)全面质量管理意义工程质量提高仅仅局限于施工现场是不够的,必须从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准备——施工实施中各个环节和各道工序,包括材料质量、施工人员的素质等都加以把关和预防,排除各种影响质量的因素,将质量管理贯穿到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才能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2)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1)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管理首先要对施工设计中的质量要求、施工规范、操作规程逐条验证,结合施工现场条件,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
对于无法达到设计质量要求的部分应及早提出,要求更改设计或采取其他措施。
不合格的管件埋设到沟内后要到管道全部敷设结束进入验泵时才能发现,而由此造成返工的损失极大。因此对管件的检查非常重要,对于易碎(如铸铁管子零件)、易潮(如水泥)、易老化(如橡胶圈)的物品,必须按照技术要求检验。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①必须严格地执行各项操作工艺规程。
②将质量检验(包括施工人员自验)贯穿于整个操作过程。通过测试和施工交叉进行,以便及早发现、及时纠正。
③质量检验方法分为固定检查、巡回检查、抽样检查。
固定检查——生产人员按照工程主要质量指标对工程主要部位作固定检查,如管基、坡度、接口操作等。
巡回检查——对工程每个操作工序都进行检查。这种方式主要是对刚上岗操作的新工人或外包工程。
抽样检查——抽工程中某一段已完成的项目,进行各种指标的综合检查。
五、安全管理
生产必须安全,这不仅是为确保工程有秩序地正常地进行,更重要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安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主要内容有:
①检查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规程,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加以完善和充实,对带气操作应有专门的安全措施。
②检查落实各种劳动保护用品和设备工具,并督促施工人员按要求使用。
③施工过程中进行工地巡回检查,严格制止各种违章冒险操作,切实做到以防为主,对事故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
④规定易燃易爆物资的堆放地点和管理制度,对施工中带气带电操作,必须落实防范措施才能动工。
六、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主要内容是设备的正确选用、合理的调度和做好维修保养确保施工需要, 做到以最少的台班数来完成计划任务,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因为设备费用在现代化施工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
①根据各工序的需要(主要是吊、挖、铲)合理选择设备,做到既经济合理又安全可靠,同时又要按施工工序对设备及时配套。
②合理调度。在工程各个分项目的施工中,由于客观条件不一致,总会造成设备忙闲不均的情况,必须及时予以调整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③要十分强调例行保养制度的贯彻,把意外机械故障减少到最小限度。对主要设备应配备备用设备及主要易损部件。
七、成本管理
工程成本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用经济观点检查各工序、各生产环节中计划、质量、安全、材料设备等管理所反映出经济效果,找出薄弱环节从而达到降低工程总成本的目的。
(1)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措施
①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设备利用率。
②节约原材料、工具物资等消耗。
③提高工程合格率,避免和减少返工的损失。
④节约行政管理费用以及其他各项费用的开支。
(2)经济核算
①开展经济核算是搞好成本管理,降低工程成本的良好途径。所谓经济核算是通过记帐、算帐,并利用各种表式记录对施工队伍经济活动进行分析,计算工程成本的盈亏,通过分析,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用最少的消耗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②经济核算的主要内容是产量、品种、质量、劳动生产率、占用流动资金、成本利润等八项技术经济指标。其中以质量为中心,成本为重点,抓住成本核算能促进企业各方面效益的提高。
③经济核算的形式,一般分为厂部、车间、班组三级经济核算。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直接出产品的第一线,也是耗用材料、人工、设备的地方。因此班组核算是基础,因为它同生产紧密联系,具备直接、具体、及时、可比的特点。
搞好班组核算的前提是抓好定额管理,做好原始记录。定额管理主要有材料、工具、物资等消耗定额和劳动工时定额,是考核、分析和检查的依据。原始记录分队和班组二个内容,应对个人和班组产量、工时耗用、机械台班、用料等经济活动,作仔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