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加工和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的火灾和爆炸灾害是多种多样的,为了便于探讨防火和灭火的有效对策,需要对火灾和爆炸灾害进行分类。在此火灾是指那些火焰传播速度(或燃烧速度)较慢的燃烧型火灾,爆炸则包括火焰传播速度很快的化学性爆炸和某些物理性爆炸。在火场上,火灾有时会引起爆炸,爆炸有时会引起火灾。火灾和爆炸可大致分成由点火源直接点燃而引起的和不需要点火源直接点燃而引起的两种情况。火灾和爆炸类型划分见表 (略)。
火源型、蓄热型火灾和爆炸的特点是发生了燃烧、分解等反应的化学变化过程,而潜热型蒸气爆炸特点是发生了液相向气相急剧相变而急剧升高压力的物理变化过程,亦即发生了物理性爆炸。发生潜热型蒸气爆炸的物质若为不燃气体,爆炸后则可能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一般不会进一步造成火灾;若为可燃气体,爆炸后则可能被点火源点燃,从而发生化学性爆炸或造成大范围的火灾。下面简述上表列出的六类火灾和爆炸现象。
(一)泄漏类火灾和爆炸
指处理、储存或输送可燃物质的容器、机械或其它设备,因某种原因发生破裂而使可燃气体、蒸气、粉尘泄漏到大气中(或外界空气吸入负压设备内),达到爆炸浓度极限时遇点火源所发生的火灾和化学性爆炸。在泄漏口处及地面上泄漏的液体或粉尘往往只发生火灾。
(二)燃烧类火灾和爆炸
指可燃物质,在某种火源作用下,发生燃烧、分解等化学反应,而导致的火灾和化学性爆炸。在敞开式或半敞开式空间中,一般的可燃物质燃烧后产生的气体和压力能够向大气中释放,所以不会发生爆炸,而只发生火灾。在密闭容器中,可燃物质被点火源点燃后发生燃烧或分解等反应,产生的大量气体,在反应热的作用下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使容器内的压力迅速升高,当超过容器的耐压极限强度时,则会使容器破裂发生爆炸。在较为密闭的建筑物内,如充满可燃气体、蒸气或悬浮着可燃粉尘,若达到爆炸浓度极限范围,遇点火源也会发生这种燃烧类化学性爆炸。某些易分解气体和火、炸药等爆炸性物质,在开放空间中或密闭容器内,被点火源点燃后都会发生这种燃烧类化学性爆炸。另外,输送高压氧气的铁制管路和阀门在一定条件下与氧化合,会发生剧烈燃烧,导致此类火灾和爆炸。
(三)自燃类火灾与爆炸
指某些物质由于发生放热反应、积蓄反应热量引起自行燃烧而导致的火灾和化学性爆炸。通常,在敞开式或半敞开式的容器或空间发生的自燃,大多会导致火灾;在密闭容器或空间发生的自燃,因反应压力急剧上升则容易使容器破裂,造成爆炸。能发生这种自燃类火灾和爆炸的物质及其自燃特点大致包括:
1、黄磷、烷基铝、磷化氢、硫化铁、煤、含油脂物品(桐油漆布、种籽饼等)、橡胶粉末等,在空气中发生氧化放热自燃;
2、硝化棉、硝化纤维胶片等,在空气发生分解放热自燃;
3、还原镍、还原铁、活性炭等,在空气中发生吸附放热自燃;
4、稻草、原棉、锯木屑等,在潮湿条件下发生发酵放热自燃;
5、金属钠、氢化钠、电石(碳化钙)、锌粉、镁铝粉、放射性物质铀等,遇水或在潮湿空气中发生水解放热自燃;
6、可燃物与强氧化剂(如甘油与高锰酸钾)发生混和接触氧化放热自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