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开展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旨在建立严格的安全作业程序和完善的安全守则,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培养素质,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围和企业安全文化,以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进一步强化过程控制,更全面地堵塞漏洞,更彻底地消除隐患,从而达到零违章、零事故的安全根本目标。
开展、推广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是我们在安全管理方面一项专业化、基础性工作。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强化现场规章制度的执行和规范人的行为,侧重于各生产岗位和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操作安全。
危险点分析预控是对作业中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点、部位、环境、环节和行为动作等,进行提前预测和预防的方法。作为一个高风险行业,电力生产中各种危险因素是客观存在的,然而从各种危险因素演变成事故往往有一个逐渐生成、扩大、临界和突变的过程;大量的事故教训表明,作业中的违章行为作为主观因素在诱发、导致事故的过程中起着最关键的作用,应是分析预控的重点。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有效的安全管理活动,危险点是可以辩识、预知的,通过有效地控制危险点,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实现对事故的超前防范,是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的根本目的,而在生产作业的全过程中对危险点进行辩识、分析、评价是基础,控制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是关键。
1、危险点辩识、查找。
危险点辩识、查找是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的基础,应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方法,根据不同专业、生产岗位的不同特点,对各种作业、各种设备,各种作业环境和行为特点,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查找分析危险点及其分布,制定各类作业、操作的危险点控制标准,并根据企业的安全工作实际,不断修改、补充、完善。
危险点辩识和查找的方法主要有:主要针对设备以及所属环境固有危险点进行现场排查法,如易发生高空摔跌处、与带电部位距离不够或较小处、同杆多回线路、交叉跨越处、易误登的杆塔等;根据过去作业过程的经验和同类作业曾经发生的事故,分析推断将要进行的作业中会存在的同类危险点的归纳分析预测法;根据预先分析作业中由于习惯性违章行为形成危险点的排摸法;通过对作业中各种因素对事故发生的影响,从中找出起决定作用的要素的事故至因分析法等等。
危险点的辩识和查找必须充分发动一线职工,并依靠班组人员、管理人员、领导人员的“三结合”全面进行;辩识的依据是以《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为核心的各规章制度,辩识工作要紧密联系本单位反违章(行为违章、装置性违章、管理违章)的实际,并结合系统内外各类事故教训进行。
2、危险点分析
危险点往往伴随着作业活动的进行而存在,伴随着设备缺陷、失修而存在,也伴随着特殊气候的变化或作业环境不善而存在,特别是违章冒险作业往往直接生成危险点,而且最易使危险点诱发为事故。分析、查找危险点(源)时,不能漫无边际地罗列各种因素,也不能千篇一律地格式化,要根据作业的范围、性质、特点,尤其是重大施工方案的制定、重大起重作业、重大操作以及特殊条件下的抢修、施工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真正影响作业安全的因素。
危险点分析要根据已往的各类事故教训来评价分析各类危险点(源)的性质,即风险的高低、概率的大小,对危险点(源)进行普查和划分,做出定性、定量的评估,确定危险点(源)的个数与严重等级(程度)后进行监控和整改。
危险点分析是在完成危险点辩识、查找,制定了各类作业危险点预控标准的基础上,在有关作业具体操作实施之前一项必要的程序,并由承担有关作业、操作的人员及其组织者共同参与;在作业、操作的过程中,注意要根据作业过程的变化以及特殊性不断辩识、查找可能的危险点,使危险点分析更全面、更有针对性。
3、危险点控制
危险点控制必须从源头抓起,设备固有危险点要通过消缺、检修、改造及时消除,从根本上消除潜在的危险;对一时无法消除的危险点,或从技术上及经济上难以进行根本性的治理时,可采用其他预控措施和应急方案,但应视危险点的性质得到有关部门或上级的批准。
行为危险点要从
培训抓起,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和“两票三制”,坚持不懈地反习惯性违章。在进行的每一项有风险的作业时,可采取把作业程序分拆成多个步骤,然后对每一步骤进行分析审核,找出潜在危险的地方,有针对性地采取安全措施,达到消除潜在危险及保护作业安全的目的。
危险点控制要突出作业和操作的过程控制,完成危险点的辩识和查找,制定了危险点预控措施卡,还要加强现场执行和监督的落实,以书面的形式使危险点预控措施得以确认,保证现场的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必须清楚并使现场每个人清楚危险点的所在和应采取的防范措施,并有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责任制保证执行和监督到位。
对作业人员行为危险点预控除加强分析和防护外,重要的是开展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作业,科学合理地制定作业标准、安全操作规定和有针对性地制定危险点预控措施卡,规范作业人员个行为,安全而高效地进行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