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言
当前经济成分多样化、经济利益多元化、劳动用工形式多样化和生活方式多样化,使安全生产工作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给安全生产监督带来了难度。搞好安全生产工作,要用全新的思维、观念和方法去解决,切实走出“四个误区”。
走出“形式上抓安全”的误区,切实改变思维(二)
有的同志认为,抓安全生产就是要搞得轰轰烈烈,大张旗鼓,有声有色。于是,该思想教育的不教育了,该培训的不培训了,该从严要求的不严了,只从领导作了多少次讲话、搞了多少活动、检查了多少地方、加码了多少围墙、加强了几个门岗等形式上入手,其结果是图了形式上的“安全”,误了实质上的“安全”。安全生产贵在落实,重在效果。不注重从人的思想观念上、教育培训上解决问题,即使形式上搞得再好,再有声有色,也不能保证不出问题。很多单位安全生产做了很多工作,但照样出问题,这就是很好的例证。我们讲改变思维,就是要脱离虚假的形式,扎实抓好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从思想上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掌握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知识,让他们不愿违规违章生产,害怕违规违章生产。改变思维,除了解员工、爱护员工、创造拴心留人的环境外,尤其要着眼于培养新时代劳动者这个大目标。坚持安全生产教育、遵纪守法教育、一人一事的随机教育不断线,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以良好的工作规范、安全规范来引导、端正从业人员的人生追求,矫正安全生产行为偏差。同时,要加大执纪执法的力度,使从业人员养成依法、依规、依章生产的良好习惯。
走出“就安全抓安全”的误区,切实增强合力(三)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问题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复杂性、艰巨性,形成过程往往夹杂着经济、利益、法纪等综合因素,这就决定了当前安全生产工作问题不可能靠单一的手段来解决,而必须把管理、整治、监督紧密结合起来,采取疏、堵、禁、防、投入等多种办法,实施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工作依赖于基础建设,这就决定了抓安全生产工作不能仅拘于一两项工作、一两个部位上,而必须在全面打牢基础上下功夫。目前不少行政部门一提安全生产就认为是安全生产职能部门的事,总把自己排在“局外”;一抓起安全生产工作来,就是看好门、管住人,多检查、不出事。安全生产工作是多方位,全时空,抓安全生产工作也需要“合成作战”,除职能部门主抓外,其他部门按职责分工,都要主动参与,齐抓共管。各级政府领导也要善于合成指挥,把各部门、各方面、各环节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把教育培训、行为引导、法纪约束、环境优化、加大投入、重点监控等措施都运用起来,把监管和打牢基础结合起来。只有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走出“被动式抓安全”的误区,切实争取主动(四)
凡事预则立,谋求主动出击,抢先一步,抓安全生产也是这样。要在问题没有形成之前,在事故可能发生之前,主动做工作,把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要求要做好超前预测,对可能产生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要及时化淤,打好“预防针”,防止贻误“战机”,使小问题酿成大问题,发生不该发生的重特大事故。特别是当事故发生频率较高、防不胜防、无计可施的时候,一定不能心浮气躁,埋怨这,指责那,而要在“亡羊补牢”的同时,冷静地分析形势,理清固强补弱的工作思想,从根本上扭转忙于被动处理事故的局面。
走出“一线平推抓安全”的误区,切实抓好整治(五)
抓安全生产需要全面打基础,实施综合治理,但这并不是说各项工作都要平分秋色,不分重轻。特别是不同阶段、不同时期、不同行业中往往会出现不同的倾向性问题,这就需要各个击破,搞好专项治理。实施专项治理,一是战线不能拉得太长。要善于抓住重点搞整治,才能取得“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如果全面出击,一线平推,结果可能都是不痛不痒,什么问题也没解决好;二是瞄准问题不“绕道”。专项治理中,一定要打准问题,把板子打到具体人、具体事上,不回避矛盾,不隔靴搔痒;三是不解决问题不撒手。专项治理的问题大都是要害问题,解决起来阻力大,难度大,因此,一定要有狠劲,不怕得罪人,不怕费精力、耗财力,决心一旦下定,就要一抓到底,不见成效不收兵。还要注意巩固成果,防止出现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