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从“全面检查”判断体育课堂安全隐患
体育课无论是课前还是课上都需要重视对场地器材的检查,而且,检查需要认真、仔细,且尽量能够做到节节有检查,即刻做判断,及早做处理。因为,场地器材几乎是堂堂需要,而且,场地器材的情况有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如就跳远沙坑而言,周一使用注意了“松动”,周二下了一场暴雨,沙坑被雨水砸实落,周三再上跳远课时,依然需要再次对此“松动”,否则,因一时疏忽很有可能酿成大祸。某中学初二1班的体育课,其内容是急行跳远,在练习过程中,一位男生跳进沙坑的一刹那,突然出现了腿部骨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落地姿势不正确,单脚落地的同时,后落地的那只脚插在了先落地的那只脚的后面;另一方面是沙坑在课前和课中都未将其“松动”。关于器材的检查一方面要看其稳固性,另一方面要看其破损情况,是否达到了更换的程度。假如不稳固的和该更换的依然继续在课堂上使用,就很有可能在课中发生意外。
除此之外,对场地器材的检查,还应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即练习中通过认真观察了解器材的摆放位置有没有偏转(如跳高垫子跳几次以后“跑偏”了),器材在使用过程中有没有即将断裂等。不但需要老师及时观察发现器材的安全问题,有时候,还需要老师走向器材,晃动或按压一下,看一看器材的安全性能。总之,课前、课中对场地器材的安全检查十分必要,因为,通过这种方式是判断安全隐患有无的重要措施。
3.从“学生反馈”判断体育课堂安全隐患
安全事故多在学生身上发生,尽管有的体育课上老师也出现过伤害事故,如有的老师因未做充分的准备活动,在做羽毛球示范时,跟腱断裂,但教师身上发生的安全事故毕竟是少数。因此,注意观察和聆听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各种反馈,尤其重视与安全有关的反馈十分必要。如有位身材较矮的学生在练习跳箱技术中发现踏板距离跳箱太远,就主动告诉老师,能否将踏板向前移动一下?此时,教师应马上做出反应,并调整练习队形,将身高相当的同学站在一起,避免来回拉动踏板调整远度浪费练习时间。或者,练习之前先让每一个学生试跳一次,感受一下踏板的远近,然后,将需要远距离踏板的学生分到一组,需要近距离踏板的学生分成一组。这样的调整就源于学生对踏板远度判断信息的反馈。对于体操器械跳跃项目而言,踏板过远或过近不但影响完成动作的质量,而且,还容易出现踩空而扭伤踝关节,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踝关节骨折。
另外,更为重要的是,在上耐久跑课的时候,一旦观察到某学生面色苍白,表情痛苦,就要马上采取措施,如由快跑变慢跑,由慢跑变走步,由走步变停下等。学生的面色与表情已经向教师反馈了非常重要的信号,假如,对该反馈信息未能及时观察到或观察到了未能及时作出应对,很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后果。除了教师通过观察及时捕捉信息,还要能够认真听取学生的反应,如有的学生在跑步过程中出现心律失常,身体不适,而非极点现象,且报告给老师以后,教师也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伤害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甚至可以控制在零危害。因此,体育课堂上及时观察学生练习中的各种行为表现,尤其是异常表现,并听取学生的语言反馈信息有助于及时防范隐患,以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体育课堂安全隐患有效防范
有效防范安全事故,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任何一方忽视或措施不力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1. 教师对体育课堂安全隐患的有效防范
一旦在体育课堂上发生安全事故,一般情况下,任课教师都难以完全逃脱对事故的责任,甚至有的责任并不在老师而在学生自己,也往往会让教师承担一部分责任。基于此,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的安全防范一定要“想得到”“看得见”“摸得着”“行得通”“做得快”。“想得到”是指在课前对安全隐患及其危害程度有一个充分的预估;“看得见”是指所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要能够比较直观;“摸得着”是指所采取的防范措施能够触及得到,而不仅仅是语言上的强调;“行得通”是指措施能够具体落实,且方法有效;“做得快”指安全防范行动要迅速快捷,及早将安全隐患消除至萌芽状态。
2.学生对体育课堂安全隐患的有效防范
体育教学由于是以师生共同活动的形式展开的,因此,安全事故的发生师生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自然,在安全隐患的防范上也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就学生而言,需要“听得进”“做得出”“办得到”。其中,“听得进”是指学生要能够听从教师对安全防范的具体要求;“做得出”是指除了听到该怎么做,还要付出行动,不偷懒,尤其不做危险的动作;“办得到”是指尽力把需要防范的工作做好,最终达到老师要求的标准,力求达到不出现或少出现伤害事故。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老师相比远远不够,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一方面要向学生阐明不同的安全事故对身心健康带来的影响性;另一方面还要能够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段,培养对安全隐患的防范能力,如可以在体育教学中设定一个环节——搬运伤员等,一定程度可以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四、结束语
体育课堂上的安全事故一旦发生,无论给学校、教师,还是学生本人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伤害,加强安全隐患的防范,不但能够大大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而且,还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随着人们对安全事故认识的加深和防范措施的提升,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将能够被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