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含义:是指部分社会成员为满足某种需要而结成违规群体,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下针对特定对象和目标,实施过激或暴力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或政治影响的事件。(认定需考虑事件主体的多元性、主体主观方面的目的性、实施时空环境的特定性、事件后果的危害性等方面)
范围:人数较多的非法集会、游行、示威;集会、游行、示威和集体上访活动中出现的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或者i公共安全的行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罢工、罢课、罢市;非法组织和邪教等组织的较大桂嬷嬷聚集活动;聚众围堵、冲击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重要警卫目标、广播电台、电视台、通信枢纽、外国驻华使馆、旅馆以及其他要害部门或者单位的行为;聚众堵塞交通枢纽、交通干线、破坏公共交通秩序或者非法占据公共场所的行为;在大型体育比赛文娱商贸庆典等活动中出现的聚众滋事或者骚乱;聚众哄抢国家仓库、重点工程物资以及其他公私财产的行为;较大规模的聚众械斗;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的其他群体性行为。
原因:社会转型引发矛盾聚集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社会根源(具体的利益冲突为导火索);利益诉求通道和司法救济渠道部畅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法律根源。
特点:群体性、突发性、组织性、对抗性、公开性、互动性、复杂性
现场处置原则:党委政府统一协调的原则、快速反应力争主动的原则、防止矛盾激化的原则、慎用警力和强制措施的原则、慎用警械武器的原则、因事施策、区别对待的原则、依法果断处理的原则
应急预案的依据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以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准绳,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单位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5;依靠科技,提高素质。)
应急预案的主要原则
应急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企业、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突发性灾害,如火灾、爆炸、危房倒塌、毒气泄漏等。
1.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
2.应急预案应以完善的预防措施为基础,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3.应急预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防止人员伤害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
4.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5.应急预案应经常检查修订,以保证先进科学的防灾、减灾设备和措施被采用。
应急处置预案的作用:
1.预案可以减少决策的时间和压力
2.预案可以合理配置突发时间反应,恢复所需要的资源
3预案可以使突发性反应和恢复行为更加科学合理
应急处置预案的制定原则:
1.合法性原则2.完整性原则3针对性原则4科学性原则5可操作性原则6衔接性原则
应急管理: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一案三制:预案、体制、机制、法制
应急管理的严峻形势:
1.重大自然灾害频繁。
2.事故应急严重
3.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难度大
4.社会安全面临新挑战
目前预案可能存在的问题:
1.应急预案内容不完全
2.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差
3.各种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缺乏系统的规则和协调
4.应急预案缺乏演练,难于事前评估员实施效果
5.应急预案缺乏动态调整方法,使预案难以做到随机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