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第一”这是教育的第一前提,学校安全工作是全社会安全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与安康。学校必须从安全意识、
、安全制度等各个方面加强安全工作,既要加强学校的安全建设,更要提高学生安全自卫能力,同时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为青少年的成长创设一个更加安全良好的环境。
2009年12月7日,湖南省湘潭市湘乡私立育才中学晚自习下课时发生踩踏事件,造成8人罹难,26人受伤。事件发生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人们再度将目光集中到“学校安全”问题上。
在我国,每天就有40个孩子死于交通事故,每年有近两万名孩子非正常死亡,还有40-50万左右的孩子受到中毒、触电、他杀等意外伤害……如何构建一个由政府、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组成的学校安全事故预防体系,尽可能地减少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安全意识是核心,
是保障人的行为受其思想制约,树立安全意识,是构建学校安全预防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国务院前副总理李岚清曾说过:“每见到一份事故报告,都要引起我一阵阵心痛。尽管许多事故最终都能依法查处并追究责任,但人死不能复生,亡羊补牢,毕竟为时已晚。人死了,还谈什么教书育人呢?生命不保,何谈教育!要不断加强‘人命关天,安全第一’的观念和做好有效地防范措施。在这方面来不得半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否则悔之晚矣!”要让全体师生及全社会各个相关部门的人员树立起正确的安全意识、态度和信念,形成科学的安全道德、理想、目标和行为准则等,为学校安全网络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力量。学校安全网络的构建要与社会和谐、稳定、文明、进步凝聚在一起,要树立以人为本、尊重人权、关爱生命的安全新观念和新意识,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安全工作和保护自己。 安全意识的树立和巩固,要通过深入学习领会各类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通过各种形式的
来实现。学校
要重实践、有实效,要以“体验式教育”为主要方式,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建立并落实
的长效机制,使广大师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具备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安全制度要完善,组织机构要健全 要构建有效的安全网络,必须有制度的保障,各级教育机构要依据《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生伤害处理办法》、《中小学公共
指导纲要》等法律文件,结合本地及学校实际制定有效完善的安全工作措施与制度。学校安全工作制度要涉及学校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校园的校舍安全、教学设备设施安全、教育教学管理安全、大型活动集会安全、周边环境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自救等,要制定火灾事故、食物中毒事件、传染病防治、学生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事件、学校大型活动、学生交通事故、消防疏散等应急预案。还要制定一系列细节管理制度,如
制度、安全报告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宿舍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门卫值班制度、出入人员登记制度、体育运动设备场馆安全管理制度等等。完善的制度需要强有力的管理落实,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由校长全面负责,主管校长直接负责,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各处室分块负责,班主任包班级,任课教师包课堂,确保安全制度严格执行,安全信息畅通无阻,安全工作有效落实。
三、安全管理重常规,重点工作不放松 要构建有效地安全事故管理预防体系,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抓好安全常规管理,要着眼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要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整个过程。学校
络要包括:教学管理安全网、安全管理教育网、安全生活学习网、校园环境管理保卫网、安全信息网等,安全网络建设必须常抓不懈,与学校整体工作融为一体。抓好学生的安全常规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交通事故的预防、饮食卫生的安全、用电安全、防火防盗防骗、劳动安全、运动安全、自然灾害中的自护自救、传染病的预防、心理安全等等,从细节入手,全面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学校安全工作既要抓常规还要抓重点,要做好对重点部位、重点人员、重点事件的关注,狠抓重点时段和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和教育,尽量将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努力打造平安校园。
四、安全网络要健全,全员参与成合力 要构建健全的学校安全事故预防体系,一定要实施全员管理、全员监督,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家校结合,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安全工作的理解、支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应该从小抓起,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孩子的
,同时还应该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及时与学校沟通,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政府要依法行政,为学校安全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确保学校内外安全。公安、社区居委会、卫生防疫、文化、工商、电力、消防等社会相关部门也要积极参与到学校安全管理中,通过积极沟通,互相了解,相互支持,形成合力,进一步优化学校安全管理环境,从而形成校园安全人人有责的良好态势。学校家庭社会是一个完整的教育整体,只有紧密地结合起来,学校安全事故预防体系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五、安全事故在所难免,责任风险要分担 无论制度多么完善,工作多么细致,事故的发生还是无法完全避免的,“没有一个国家规定学校要杜绝事故”、“活动是学校的基本组织形式,没有了活动就等于没有了学校教育,而要组织活动就肯定存在风险。”但事故责任不应由学校全部承担,学校承担的责任应该是有限的。由于学校事故是不可能避免的,因此世界各国通用的做法就是建立一种办学风险的分担机制,一种用风险社会化的途径来解决受害学生的合法权益的保障,即所谓的“办学风险分担论”。根据劳凯声所长提出的“办学风险分担论”,通过保险理赔保护受害学生的合法权益,为解决意外事故不使学校承担全部责任而把办学的风险通过“保险”的方式适当分散到社会,建立一种社会化的办学风险分担机制,使学校事故的赔偿责任社会化,使受害学生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它是目前解决学校事故最为科学合理的途径,办学风险的分担是学校安全事故预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事故风险的分担,解除了学校、家长的后顾之忧,有利于保障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有利于校园的和谐、稳定、安全。
我国的大中小学约有两亿多名在校学生,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社会群体。社会是大环境,学校是小社会,小社会的安全与否势必影响大环境的和谐程度,可以说,关注学生的安全就是关注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就是关注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构建学校安全事故预防体系,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同心同德,常抓不懈,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正确应对和处理安全事故,确保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创建平安校园,构筑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强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