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指出,食品安全问题关系人们饮食、生命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各级政府要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为确保中国食品安全,国务院高度重视,在北京组织全国各食品行业的专家,学者,共同商讨曾长期困扰我国食品行业发展的安全问题,标志着国家对食品安全工作专项整治的力度、标志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决心、标志着国家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多、环节多,难度大
等特点,必须齐抓共管确保食品安全。
今年以来影响较大的食品安全案例来看,存在领域多、行业多、面积广等多个环节,主要表现在:苏丹红、超碘奶、变质奶、孔雀石绿、甜蜜素含量严重超标,有的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食源性疾病等危机食品安全的问题。在影响我国食品安全诸因素中,微生物污染仍高居首位,其次是是农药污染,再次是动物源污染。食品安全层出不穷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监管不利是主要原因;二是行业不履行法律法规是直接原因;三是民从的食品安全意识不够是重要原因;四是食品安全技术投入不够。食品安全必须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确保饮食安全。
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关系人的生命健康、关系国家的健康发展,全社会行动起来,让不安全食品没有发展空间,打造齐抓共管确良好局面。
第一、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各级政府要加强食品安全法教育,通过电视、网络、报纸引导民众正确识别食品,对违法不合格食品进行曝光,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行业部门要加强食品安全生产,提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行业自律意识;民众要加强对食品安全的认识,正确消费,健康饮食习惯。通过提高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确保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二、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各级政府要加强统筹、合理分工、落实责任、提高效率要求,落实省长“菜篮子”、市长“米袋子”责任制度,联合监管、卫生、工商、质监等部门,形成统一领导,统一行动,形成执法力量,加强对食品生产、食品市场、饮食行业等监管力度,对违法经营者严厉打击;政府加大奖励投入,鼓励全民参与和举报;打造无缝连接的监管体系,提高全社会监管能力,确保监管效率。
第三,完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各级政府要严格落实国家2012年《食品安全法》,根据《食品安全法》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相应法律、法规;制定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则包括:重点食品的采购、包装、储运、配送环节实现标准化; 强化对食品的质量控制。根据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加强食品安全的需要,组织力量对现有食品标准进行进一步的清理、修订和补充。推行生产记录制度,启动农产品质量标识管理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推行蔬菜批发商登记备案制度,确保各类产品的可追溯性,用制度规范监管、规范市场。
第四、加大食品安全技术投入。随着“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食品安全网络监控和预警系统; “十五”期间,我国建成了第一个覆盖13个省市的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络,对我国公民膳食结构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进出口食品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进一步完善,该系统覆盖广东、福建等20个省份的检疫系统,为我国对国际进出口食品进行科学分析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我国还研制出了第一个针对大型超市的食品安全监控与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保障城镇居民食品安全。
“食品安、则民安,民则安、社会稳”。 食品安全是国家长期艰巨的任务,通过政府、社会齐抓共管,食品安全工作一定能做好,只有把食品安全工作做好,才能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更好改善和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