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管理>> 行业安全>> 其它行业>>正文

应对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生产事故的困难及对策

  
评论: 更新日期:2018年08月26日

今年以来,全国一些地区接连发生重大火灾事故。2月1日,福建省长乐县拉丁酒吧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17人死亡; 5日,武汉市汉正街一座商城发生火灾,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9日,央视新大楼在建文化中心因非法燃放烟花导致火灾,造成很大社会影响。我市公共密集场所安全事故虽然很少发生,但随着我市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许多文化设施功能的不断完善,公众活动将越来越多,势必存在一定的安全事故隐患。
针对我市密集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我们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共场所流通人口密度大
我市截止08年年底户籍人口为106.42万人,此外还有众多的暂住人口。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各类公众集会、节目等明显增多,文化娱乐场所越来越多,出入的人数也日益增加。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使得我市旅游业发展较快、总量较大。随着清明、端午之类的小长假及 “十一”黄金周等节假日前来我市旅游参观人数的增多,交通、住宿、饮食等方面流量明显增大,成为各类事故的易发期、多发期,安全生产压力增大。公共场所的高流通密集度,对这类场所的安全有了很高的要求。
二、密集场所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有些公共场所虽有营业执照,却没有消防等安全证书,需要对这类场所进行监管整治,提高企业的主动性。像酒吧、KTV、影剧院、文化交流中心等人员密集场所,出入人员较多,这对场所消防通道是否畅通、灭火器是否能正常使用、电气设备是否按标准安装、电线私拉现象是否存在,以及对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是否能迅速疏散群众、保证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等有了很高的要求。
三、群众缺乏应有的消防安全意识
大部分群众安全防火警惕性不高,缺乏应有的自我防护意识与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和逃生技能。在人员密集场所内,例如舞厅、网吧、KTV群众进出频繁,人员密度很高。群众很少注意事故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疏散通道的位置,特别是晚上,在灯光昏暗的场所如舞厅等,更不会注意消防器材的设置位置。一旦人员密集场所起火,在场人员惊惶失措,互相拥挤争先逃生,极易造成重大伤亡事故。
一旦密集场所发生了安全事故,会对群众的人身与财产造成较大威胁,如何将这种威胁降低到最低,我们应遵守四方面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
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提高科学指挥的能力和水平;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依靠各级领导、专家和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社会力量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组织和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庆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有效机制。
二、依法处置的原则
处置公共密集场所安全事故,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和法制原则,严格把握政策界限,纠正和防止一切损害社会主义法制的行为。
三、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分级管理、分级响应、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乡镇人民政府是处置本行政区域公共密集场所安全事故的主体,市安监局牵头负责,公安、卫生、交通等部门按各自职责参与处置。
四、协调配合、整体联动的原则
建立健全以公共密集场所安全事故发生地政府为主,安监、公安和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应急联动处置工作体制。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单位密切协同配合,认真落实各项应急处置措施。
在遵守这四方面原则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制定以下对策:
配合消防部门应广泛宣传新《消防法》,宣传消防工作的原则: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消防部门要依法尽到监管职责,业主单位要认识到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主体地位是法律层面确定,确保消防安全是单位自己的责任,从而主动建立“安全自查、隐患自改、责任自负、接受监督”内部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机制,确保单位消防安全。
一、严把审批关,从源头上消灭火灾隐患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增强消防监督人员对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隐患的认识。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的建审、验收、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从源头上把好关,是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确保人员密集场所走上规范化的消防安全管理轨道的重要手段。工商、文化、治安等部门为其办理相关证件时,消防审查应作为其前置条件。对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人员密集场所,工商、文化、治安等部门不予办理相关手续,对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而已经取得相关证照的应坚决予以清理整顿。
二、确保通道畅通
安全出口缺少、疏散通道堵塞是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人员密集场所在营业期间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始终保持畅通是杜绝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最基本要求,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麻痹大意。一是消防部门在建审初期就对安全疏散设施严格要求,保证其设置的位置、形式和数量符合规范要求;二是在营业后,消防部门通过夜查等监督检查形式,对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进行检查,凡是安全出口锁闭的、占用的、堵塞的一律严管重罚,直至临时查封。让经营业主明确,只有满足消防安全要求,才能经营。
三、确保设施完整好用
一些建筑消防设施具有良好的火灾警示、灭火效果,是保证群众安全和建筑物消防安全疏散安全的重要设施。单位管理、使用人员要加强对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应急照明以及安全疏散指示标志等维修保养,保证其完好有效,确保发生火灾后,设施能够进行有效的扑救,确保群众的安全。
四、单位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
人员密集场所要实行安全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从制度上管人管事管物,有效扼制安全事故隐患。人员密集场所要根据场所情况,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巡查制度;安全疏散管理制度;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消防值班制度;消防控制设备操作规程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贯彻执行。要用制度规范人的行动,从制度管理上扼制安全隐患的形成。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消防教育和培训,组织对从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学习和掌握基本的防火灭火常识,提高人员密集场所的自救他救能力,出现安全事故时能引导群众疏散和撤离。
五、普及公众的安全常识教育,提高应急能力
消防部门应紧密结合新《消防法》的宣贯工作,以人员密集场所为重点,在显眼处张贴海报,教导群众发生事故时的应对办法;发放宣传单,告知群众在密集场所注意事项。除此之外应开展各种有效宣传,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