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保证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
1.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1)原体(微生物)污染问题。
食品容易在添加剂、农作物残留和动物残留等方面出现问题。加上现在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食品生产模式及饮食方式的改变、食品流通的日益广泛、新的病原体的不断出现、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等,使食品(尤其是动物性食品)被病原体及其毒素污染的可能性增大。
(2)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
江河、湖泊、近海等污染是导致食品不安全的重要因素。这些被污染水体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会在农、畜、水产品中富集,进而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2000年,农业部对14个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的2110个样品检测,结果蔬菜中重金属超标的占 23.5%。
(3)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隐患。
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新资源食品、新品种添加剂、新型包装材料、新工艺以及现代生物技术、酶制剂等新技术不断出现,造成直接应用于食品及间接与食品接触的化学物质日益增多,已经成为亟待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典型例子:转基因食品
(4)企业违法生产、加工食品现象不容忽视。
一方面,少数不法分子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掺假制假,影响恶劣。
另一方面,我国现有食品行业整体素质仍处于较低水平,卫生能力差的手工及家庭加工方式在食品加工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有的从业人员甚至未经健康体检,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屡禁不止,给食品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2.饮食安全
(1)吃错蔬菜也会引起中毒
1烂姜
姜烂后会产生黄樟素,毒性很强。吃后会引起肝细胞变性损伤,引起中毒性肝炎。因此,鲜姜不宜多存。
2霉豆角
霉豆角含皂素血球凝集素,吃后对消化道有强烈刺激性,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炎症状,对红细胞有溶解作用。吃时要彻底炒熟,变暗绿色无腥味,方可进食。
3青番茄
未成熟的番茄含有毒性的龙葵素,在胃中分解成番茄次碱,有苦涩味,吃后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流涎等中毒症状。
4紫菜
紫菜水发后呈蓝色,表明在海洋生长时被环状多肽的有毒物质污染,吃后易中毒。
5银耳
银耳在培植或加工过程中被黄杆菌污染,变成深黄或黑黄色,有霉味,吃后易中毒。
6南瓜
久存的南瓜,瓜瓤含糖量很高,通过无氧酵解产生酒精,使南瓜变质,吃后会引起中毒。吃时去尽瓜瓤,如有酒精味不能吃。
7鲜蚕豆
有人吃了新鲜蚕豆,引起发热黄疸贫血,甚至出现休克和肾功能衰竭。蚕豆中含有裂解素和多巴醌毒物,不能大量吃鲜蚕豆,以免中毒。
8鲜木耳
鲜木耳含咔啉感光物质,食后遇太阳照射后引起日光性皮炎,应晒干后再吃。
9鲜黄花菜
鲜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吃后经氧化产生有毒的二秋水仙碱,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血尿、便血等症状,应晒干后再吃。
10霉变红薯
红薯储存不当,特别是碰伤裂口破皮的地方,易被黑斑病菌污染引起霉变,吃后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肌肉震颤、瞳孔散大等症状,重者危及生命。
11蔬菜储藏过久
白菜、萝卜、莴苣中含硝酸盐,储存过久发生腐烂,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吃后会引起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
12腌不透的蔬菜
腌雪里蕻、酸菜用盐不足,细菌将菜中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腌后一周到达高峰,吃时易中毒。腌菜要超过一个月后才能开坛食用。
13罐头食品
肉类、海产品、水果存在罐头中,或用菜坛做豆酱,一旦被肉毒杆菌污染,在缺氧条件下细菌大量繁殖产生外毒素,食后中毒,出现眼肌麻痹、吞咽、言语、呼吸困难等症状。所以,罐头产气后,出现胖听现象绝不能吃,对人危害甚大。
(2)哪些水果蔬菜的皮不能食用
1红薯皮
因红薯皮含碱量较多,食用过多会导致胃肠不适。呈褐色或有黑色斑点的红薯皮更不能食用,因这种红薯受了黑斑病的感染,食用后会引起中毒。
2马铃薯皮
马铃薯皮内含不益于人体健康的配糖生物碱,进入人体后会形成积累性中毒。由于是慢性中毒,人体暂时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往往不会引起注意。尤其是长了芽和皮色发青的马铃薯,含毒素更高,应绝对禁止食用。
3荸荠皮
因荸荠生于肥沃的水泽,皮上会聚集多种有害的、有毒的生物排泄物和化学物质。因此,生食或熟食都应去皮,否则会引起难以预料的疾病。
4柿子皮
由于柿子皮口感好,一般人们吃柿子都不吐皮。然而据医学研究证明,柿子未成熟时,可对肠胃造成伤害的鞣酸主要存在于柿肉内,而柿子成熟后,鞣酸便会集中于柿皮内。
(3)慎食5类食品以防食物中毒
1熟食品应彻底加热
隔顿、隔夜的食物要存放于冰箱内,食用前须彻底再加热,这样可以杀灭存储时繁殖的微生物。但如果发现熟食品变质时,应当坚决丢弃,因为变质食物中的毒素靠加热是无法消除的。
2慎食街头熟食
购买熟食一定要到有卫生许可证和冷藏设施的超市或零售店购买,购买时要观察其色泽、气味。
尽量少购路边摊贩出售的自制熟食、凉拌菜、豆制品等。因为街头熟食摊点大都无相应降温灭菌、防蝇防尘设施,盛夏高温下细菌繁殖迅速,容易变质。
3谨防豆角中毒
生豆角中含有一种叫做血球凝集素的有毒蛋白,还有的豆角含有“皂苷”,这两种毒素在高温时可被分解破坏,若食用半生半熟的豆角则会引发中毒。家庭、建筑工地等在加工豆角时一定要彻底烧熟煮透。消费者在外用餐时要有自我保护意识,若发现豆角色彩鲜绿,则要先浅尝一口,没有豆腥等异味时方可食用。
4谨防食用蘑菇中毒
盛夏气温高、雨水较多,野生蘑菇生长旺盛,是野生蘑菇中毒多发季节,最好不要采摘、购买和食用野生蘑菇。
5不要生食水产品
水产品一定要烧熟加热透,蒸煮时需要加热至100摄氏度并持续10分钟以上。水产品烧熟至食用放置的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最好不要食用死亡的水产品。
3.安全措施
(1)清除蔬菜上农药的六种方法
1水泡
一些还宜烫的蔬菜如韭菜、小白菜等可用水浸泡消毒。
2水洗
一些食花蔬菜,如金针菇、韭菜花等,可先和清水清洗,再在盐水中泡一下。
3水烫
青椒、花菜、芹菜等蔬菜,用开水烫烫后再烹制,可清除部分残留农药。
4光照
刚买回来的蔬菜在阳光下晒10分钟左右,可使残留农药分解、失活。
5削皮
萝卜、土豆、丝瓜等茎类和瓜类蔬菜削皮后,再用清水漂洗。
6放置
蔬菜买回后,不要立即烹制,在常温下放置24小时,残留农药清除率可达48%左右。
(2)食物消毒的四种误区
日常生活中的食物消毒很重要,可不少人对食物消毒存在种种误区:
1误区一:有坏味的食物,只要煮一煮,就可以吃了
因为有的细菌耐高温,如能破坏人体中枢神经的“肉毒杆菌”,其菌芽孢在100摄氏度的沸水中,仍能生存5个多小时。有的细菌虽然被杀死了,但它在食物中繁殖时所产生的毒素,或死菌本身的毒素,并不能完全被沸水破坏。所以,变坏了的食物就是蒸煮再吃,也会使人中毒。
2误区二:细菌怕盐,所以咸肉、腌鱼等就不用消毒
实际上,有一种使人肠胃发炎的“沙门氏菌”,能够在含盐量高达10%-15%的肉类中生存好几个月,只有用沸水煮30分钟才能将其全部杀死。因此,食用腌制食品时,也需要严格消毒。
3误区三:冰冻的食物没有细菌
有的细菌专门在低温下生活、繁殖,如使人发生严重腹泻、失水的嗜盐菌,能在零下20摄氏度的蛋白质内生存11周之久。所以,食用冰冻食物时,也不能大意。
4误区四:食物只要经过煮沸,就可以达到消毒杀菌防病目的
这种说法只对了一半。食物中毒可分为生物型和化学型两大类,生物型中毒主要是指细菌、病毒、微生物等污染源,例如腐败食物中的霉菌。这一类食物可用高温蒸煮进行消毒,即使留有少量毒素也不会造成严重危害。
但化学型中毒,不是高温处理所能避免的,有时煮沸反而会使毒素浓度增大。比如,烂白菜中产生有毒的亚硝酸盐,人吃了就会发生严重的中毒现象;此外,发芽和未成熟土豆中的龙葵碱、油料中的黄曲霉毒素等,均不能通过高温达到消毒目的。
(3)居家生活中对食品安全认识的误区
1误区一:纯天然食品就是安全的
食品是否安全,不能以是否纯天然来判断,自然界中也存在原本有毒或可产生毒素的生物。纯天然食品是否安全取决于摄入量,人们要杜绝的是危及人体安全的错误加工方法。比如,果酒里都含有甲醇,而摄取量过大就可能引起中毒;鱼肝富含维生素A,摄入过量或长期食用会造成维生素A的蓄积中毒。
2误区二:农药、化肥一定会对食物安全性构成威胁
科学、合理、合法地使用农药、化肥是现代农业科技的成果,是保证农产品品质和数量的前提,不会造成食物不安全。世界卫生组织专家们的共识是,对每一种农药都要做严格的安全性评价,即用试验动物做长期的毒理试验,甚至对这些动物要做几代的长期饲育试验,确定其对人体的最大无作用量和每日允许摄入量,决不容许食物中残留的农药对人体有任何不良影响。
3误区三:长期食用含有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不安全
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的和化学合成两大类,目前使用的大多属于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加工工艺的需要加入食品添加剂,可起到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增强食品感官性状或提高食品质量的作用。所以,长期食用含有符合国家GB2760-2011标准的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应该是安全的。
二、 药品安全
1.家庭药品存放有“五怕”
(1)怕湿
片剂中含有淀粉等辅料,吸收水分后会潮解或粘连;糖衣片吸潮后会出现花斑、变色,甚至发生膨胀和霉变,不仅使药效大打折扣,有时还会出现毒副作用。
比如阿司匹林受潮后会分解成水杨酸和醋酸,变质药品会散发醋酸味,而且会刺激胃肠道,甚至会诱发胃黏膜出血。易受潮的还有酵母片、葡萄糖酸钙、胶囊剂等。
建议:密封保存,每次服用完,要把盖拧紧,也可以用软木塞塞住瓶口。
(2)怕光
常用的维生素C和鱼肝油遇光后药效会降低;硝酸甘油作为心脑血管患者的急救药物,如果不避光避热保存,会失去药效;抗生素类、注射剂药品也怕光。
建议:避光储存,避免放在窗台等阳光直射的地方。
(3)怕热
研究发现,药物的化学反应会随温度的上升而加快,温度每上升10℃,化学反应速度就加快2至4倍。胶囊受热会出现软化、粘连等现象;眼药水会产生絮状物、霉变、结晶等;冲剂受热容易发黏、结块、生虫;栓剂多用于插入肛门和阴道中,在人体37℃的体温下逐渐被吸收,在酷暑中很容易发生质变;一些特殊药物,如胰岛素、丙种球蛋白等,应该放在2至10℃的冰箱中冷藏。
建议: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储存条件进行保存。说明书上室温指10℃至30℃;阴凉处指不超过20℃;冷处指2℃至10℃。药品一旦发生颜色或形状的改变,不能再服用;栓剂在高温下软化后,可冷藏在冰箱中再使用。
(4)怕冷
有些药物也怕冷。比如糖浆放在冰箱里,会出现沉淀、结晶,导致药物浓度不均,服用时剂量不准确;皮肤外用乳膏剂,在温度过低的环境中,会导致基质分层,影响药效。
建议:这些药室温下保存即可。开封的糖浆一定要盖好盖子,用多少取多少,只能倒出,不要往回倒。
(5)怕虫
中药多为膏、丹、丸、散,制作这些药物有时会添加蜂蜜,所以特别招虫子。
建议:按照医嘱保存,注意防潮、防霉。冰箱如果没有控湿功能,不宜存放中药材。
2.哪些药可能影响儿童的健康
(1)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有可能损害儿童的听神经,引起耳聋;
(2)多黏菌素、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儿童的肾脏损伤;
(3)胃复安能引起一些儿童的脑损伤;
(4)四环素、氟哌酸等药物能影响幼儿牙齿、骨骼的发育;
(5)感冒通能引起儿童血尿;
(6)鼻眼净(萘甲唑啉)能引起儿童中毒等,儿童用药的选择应特别慎重。
3.过期药危害健康,乱扔药污染环境
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对于过期药,71.9%的居民采取随生活垃圾丢弃的处理方式;15.7%的居民将过期药品扔至下水道;6.3%的居民继续服用过期药品;16.2%的居民一直把过期药品储存在家中,没有进行任何处理。
废旧电池不能乱扔,否则会造成重金属渗漏污染,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常识。可提起过期药,很多市民却还是随手就扔进垃圾箱。其实,过期药已被明确列入《国家危险废弃物目录》,需要进行科学回收,否则将会污染环境。一些大型健康公益活动,回收市民家里的过期药,并将这些回收的过期药品送往指定的统一销毁场所,运用现代设备进行无害化处理。
据了解,因一些市民习惯于在家“囤积”感冒、头疼等常用药品,以备不时之需,结果造成积存导致药品过期。而且现在的药品都是整盒、整瓶包装出售,有些药可能只服用一次或几次,剩下的药存放时间一长就过期了,这也造成了药品的浪费。
使用过期药不仅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而且乱扔过期药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一些市民在清理过期药品时,只是当做垃圾随手一扔,却不知这些药品当中的物质分解或溶解后,会污染土地和水源,破坏人和动植物的生物链。而且一些过期药品还可能会进入药贩子手里,被包装成新药出手牟利。因此,市民最好还是定期清理一下自己的家庭小药箱,将过期药品进行科学回收。
4.识别假药的方法
(1)从包装上识别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能够仿制正牌药品的包装,并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但是假药总会有种种痕迹表现,如包装上较为粗糙、色调较差、套色不佳、字迹模糊、文字说明中常出现错别字等,仔细辨别可见破绽。
(2)从气味上识别
一些药品具有特殊的气味,若气味发生改变、有怪味或气味消失等,均应警惕是否假药。
(3)从外表上识别
正品药品颗粒均匀,不易捻碎。假劣药品则颗粒大小不一,易褪色,易捻碎且捻碎后有淀粉样感觉。正品药品中的分散片口服能迅速溶解,假药分散片则溶解速度缓慢。另外,假劣药品在距其所标出的出厂日期不久或在其所标的有效期内,往往发生变色、粘连、松片、裂片、沉淀、发霉、腐败等变化。正规的针剂药品封口光滑,印字清晰,无沉淀混浊物。而假药往往封口粗糙,有毛刺,印字模糊。片剂可以从有无裂痕、黏边、变形、色泽是否光亮、大小是否规则等方面判断。冲剂则以是否结块、发黏来鉴别真假。
(4)看期限
经批准合法生产的正规产品应有明确的生产日期、使用年限以及使用限期内某些药品如出现沉淀、变色等情况时的处理。假药往往有生产日期而无使用年限,或有使用期限又无生产日期,甚至有时会两者均无注明。
(5)看说明
经批准合法生产的药品,其说明书内容准确,治疗范围限定严格,使用的方法、禁忌、毒副作用等,均有详细说明。宣称包治百病的往往是假药或违法宣传。
(6)看文号
药品批准文号就带有“药”字样,如“京卫药准字(1996)第105091号”为头。若批准文字为“京健食准字”或“京食准字”为开头则不属于药品。
(7)看价格
同样的药品,假药会比真药便宜很多。如果发现要买的药比平时买的药便宜很多,则可能是假药。
三、 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原因分析
1.深层次原因: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的不完善,存在协调性差、部门利益化、监管效率低等问题。我国发布的涉及食品药品监管的法律法规有几十部之多,然而这些法律法规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很差,很多法规和政策出自不同部门。然而数量众多的法律规范并没有构成一个“从农田到餐桌”的规则系统,相反由于立法的部门化,造成监管权力分化、监管标准混乱,甚至某些环节上监管缺位。
2.企业原因:
(1)“犯法成本”低
在中国,之所以出现接连不断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与法律对违法者的惩罚力度是有关系的。当企业违法时,我国法律对其的处罚大多予以查封、捣毁窝点、停业整顿和罚款等,其中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这种标准的处罚丝毫不能威慑到企业。
(2)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本来是身为食品生产企业最低的、最起码的要求,企业应加强自律,坚守食品药品安全的底线。但是,一些食品药品加工企业为了利益,在整个行业“潜规则”的怂恿下,不惜损害百姓的健康,冒着法律的风险,进行违法行为。
3.政府原因:
(1)监管漏洞:
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年年提,但各种事故仍然频发。纵观以往发生的各种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不难发现,一旦事故发生,各级有关部门都行动迅速,查禁措施也十分得力,但反观事前的监管,却总是没有问题。食品药品安全中如魔咒般的老问题,“日常检测”总一无所获,“紧急抽查”的结果总“石破天惊”?
(2)信息的不透明、不公开、不对称
上报制度的实质:食品药品质量出现问题,当地政府发现后须向上级政府层层报告,而非对消费者通报。社会中的行业协会与消费者团体,被排除在上报体系之外,制度中没有公民的位置,一切服从于政府与上级的需要,而不是公众与消费者的需要。
4.消费者原因:
对于食品药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但维权意识薄弱,遇到问题时多数采取消极应对方式,认为“没有办法”,只有“自认倒霉”。
食品药品包装越来越新颖,标签以及各种认证许可标识的多样化,导致消费者的不明真相,以至于不知道该向谁去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