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管理>> 行业安全>> 特种设备>>正文

从断绳事故谈老旧电梯管理

作者:赵迎龙  
评论: 更新日期:2016年06月17日

 本文通过一起老旧电梯钢丝绳全部断裂导致电梯坠落事故,分析了电梯坠落过程中的安全保护装置作用,对事故原因进行了探讨,特别针对老旧电梯的使用现状、存在问题、整治方案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一系列保障老旧电梯安全的建议。
  2012年2月10日晚11点半,南京市白下区五老村小区1号楼的2号电梯发生一起电梯钢丝绳全部断裂的电梯坠落事故。由于事故发生在深夜,当时无人搭乘电梯,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五老村小区1号楼共16层,内共住着130多户人家。1号楼共有两部电梯,小区没有物业。发生事故的电梯是1997年投入使用的,这台电梯属于典型的2000年前投入使用的老旧电梯,设备状况比较复杂,管理混乱。事故发生后,维保人员及质监部门人员进行了现场勘察,发现悬挂轿厢的4根钢丝绳全部断裂。
  事故发生前,电梯停在12楼,由于悬挂钢丝绳的断裂,电梯超速坠落,从12楼直接坠至1楼。在坠落过程中,电梯的下行超速保护装置起了作用。限速器装置被触发带动轿厢底部的安全钳动作,而安全钳装置在电梯坠落的过程中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减缓了电梯的坠落速度并最终将轿厢制停在导轨上。
  事故发生时的安全保护装置
  电梯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通运输工具,具有完善的安全保护装置,尤其在防止轿厢下行超速及断绳的保护中,有极限开关、限速器—钳联动装置、底部缓冲器3大保护装置,其作用顺序是按照电梯超速时的速度情况来确定的。
  极限开关
  极限开关主要是起位置保护的作用,当电梯的实际位置超越了电梯的允许行程时,极限开关将以电气的方式触发控制系统,使电梯制停。极限开关必须符合安全触点的要求,作为防越程保护装置,只能防止电梯在运行中控制故障造成的越程,而不能防止由于曳引绳打滑制动器失效,或者制动力不足造成的轿厢越程。换句话说,极限开关的动作是通过切断安全电路,通过电梯的主制动器来实现的。对于电梯的断绳事故,由于悬挂钢丝绳全部断裂,所以主制动器的制动力无法通过悬挂装置传递到轿厢,极限开关不能使发生断绳事故的电梯制停。
  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装置
  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装置是电梯最重要的防超速及断绳的保护装置,主要包括限速器、安全钳及其附属联动装置。限速器是限制电梯运行速度的装置,一般安装在机房。当轿厢上行或下行超速时,通过电气触点使电梯停止运行,当下行超速、电气触点仍不能使电梯停止,速度达到一定值后,限速器机械动作,拉动安全钳夹住导轨使轿厢制停;当断绳造成轿厢(或对重)坠落时,也由限速的机械动作拉动安全钳,使轿厢制停在导轨上。
  缓冲器
  缓冲器作为电梯行程末端保护装置,当电梯由于控制失灵、曳引力不足或制动失灵等发生轿厢或对重蹲底时,缓冲器将吸收轿厢或对重的动能,提供最后的保护,以保证人员和电梯结构的安全。
  缓冲器和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装置同时作为电梯的下行超速保护装置,它们在位置的布置上是有上下顺序的,安全钳布置在轿底,缓冲器布置在井道末端的底坑内。但是其作用顺序却不是以位置来确定的。当电梯超速下坠时,若未达到限速器的触发速度而先触及底部缓冲器,那么缓冲器会先起作用;当电梯超速下坠的速度先达到限速器的触发速度,而轿厢未到达缓冲器位置时,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装置会先起作用,使轿厢减速,当减速过程未使轿厢制停时,缓冲器会继续作用,使电梯减速。
  事故原因
  技术因素
  结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由于电梯有着完善的安全保护系统,因此当电梯失速下坠时,安全保护装置会作用,以保护乘客及设备的安全。在上述这起事故中,电梯的电动机运行时间限制器没有起到作用,在没有人乘坐的情况下,停在12楼的电梯上端的钢丝绳一直在曳引轮上原地空转,导致钢与钢的持续摩擦绷断了钢丝,好像折断一双筷子一样,是一起罕见的突发性电梯技术事故。
  曳引绳在绳轮上打滑是曳引条件被破坏的结果,可能的原因是轿厢冲顶或对重蹲底;安全钳误动作造成轿厢滞留;其他原因造成轿厢或对重滞留。无论何种原因造成曳引绳与曳引轮打滑,其电动机运行时间限制器都应起作用。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要求:曳引驱动电梯应设有电动机运转时间限制器,在下述情况下使电梯驱动主机失电,并保持在失电状态。当启动电梯时,曳引机不转;轿厢或对重向下运动时,由于障碍物而停住,导致曳引绳在曳引轮上打滑。
  而据质监人员现场检查发现,事故电梯不具备电动机运行时间限制的功能。由于我国电梯制造与安装领域的最高国家标准GB7588的最早版本是1995年制定的,且该标准在实施之初确实存在着技术指标难以落实的问题。因此,部分老旧电梯存在一些不符合现行GB7588-2003标准的问题,这也是老旧电梯安全使用的一个巨大障碍。
  管理因素
  电梯维保、大修改造单位的资质及技术水平,也是影响电梯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台事故老旧电梯在几个月前刚刚经过大修并更换了钢丝绳,如果大修单位有足够的技术力量,那么在大修结束后,应该对整机的性能进行详细客观的评价,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对于电梯制造企业而言,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电梯制造单位委托或者同意其他单位进行电梯安装、改造、维修活动的,应当对其安装、改造、维修活动进行安全指导和监控。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活动结束后,电梯制造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电梯进行校验和调试,并对校验和调试的结果负责。而如今电梯的制造企业,有很大一部分并没有负起其应该尽到的责任。由于改造涉及电梯参数等内容变更,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梯的性能,因此现在国家对于改造资质的发放,仅限定为电梯制造企业,这也从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电梯改造的技术水平。
  对于老旧电梯的维保现状、物业管理现状,也同样是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触发因素。事故电梯是一台使用了15年的老旧电梯,小区没有物业,且维保已过了期限,用于向供电局缴纳的电梯电费按居民人头收取,月收缴一两千元。这样的收费模式,很难满足电梯常年的电费、维保费、检验费等开支,更不要提对老旧电梯进行大修、改造了。这一事故凸显了老旧电梯使用过程中的尴尬现状,值得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问题引发的思考
  针对老旧电梯尤其是老旧住宅电梯的安全使用现状,社会各界已经取得了广泛的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在电梯的大修、改造、更新过程中,政府、电梯安全监管部门、使用者、物业管理单位、电梯维保单位,都在各自的角色范围内起到相互作用、相互制约。通过工作的观察,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保障老旧电梯的安全。
  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监管和完善市、区(县)的老旧电梯大修改造更新工作,如江苏省已颁布的《南京市电梯安全条例》,以及正在制定审核的《无锡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电梯监管部门应积极进行市场调研及情况摸查,掌握辖区内老旧电梯现状,通过行之有效的监察手段,促进和保障老旧电梯安全整治工作的开展。电梯检验检测单位应通过完善技术力量等手段,促进和加强老旧住宅电梯安全检测评价工作,通过开展安全评价的方式,为老旧电梯提出修理、改造、更新诊断建议,为地方政府提高老旧住宅电梯安全性提供技术依据。
  老旧电梯使用者应加强对电梯安全的认识,在电梯修理、改造、更新方案实施过程中,积极配合,自觉承担应有的义务,共同维护电梯安全。
  电梯物业管理单位应尽职尽责,完成电梯日常巡查及管理工作,配备专、兼职的电梯安全管理员。积极配合维保单位及检验检测单位,完成电梯保养及年检工作,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维保单位及地方监察部门。
  电梯维保单位应保质保量完成每月两次的维保工作,保证电梯配件齐全;维保人员应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加强工作责任心,保证老旧电梯的维保质量;实施电梯大修、改造、更新的施工单位,应该保证其施工质量,施工完成后,进行全面的性能试验并及时向检验机构报请监督检验。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