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管理>> 行业安全>> 特种设备>>正文

浅谈基层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现状

  
评论: 更新日期:2016年09月23日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是近年来质量技监工作领域中的一个重点。因为它牵涉到人民群众和社会生产等多方面的安全利益,所以历来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四年来,在全体同志的努力下,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基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始终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我在这里就这方面的工作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历史回顾
          我国安全监察工作与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历史较短,真正开展安全监察是新中国建国后。由于种种原因,这项工作从1955年建立安全监察机构至今,经历了建立、合并、撤销、建立、撤销、再建立的曲折过程,事故也出现了波浪起伏的历史状况。
            近几年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管理经过多年艰苦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8年来,我国特种设备万台事故起数逐年平稳下降,从2001年的1.21降至2008年的0.74,降幅达39%,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成为全国安全生产较好的领域。今年1~8月,全国没有发生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一次死亡3~9人的较大事故同比下降50%,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总体平稳。
        二、基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现状
        强化特种设备安全,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由诸多原因导致的我国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总量仍居较高水平,事故发生率至今仍是工业发达国家的4~6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法规体系不够完善的原因,也有基层力量薄弱、必要安全投入不能落实等原因。对基层而言,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基层安全监察力量严重匮乏
        目前我们基层单位特种设备的人员构成,主要是几个方面。一是原计量局的老底子,在实践中摸索,钻研,成长起来,二是原来在劳动部门从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转到质监系统的人员,三是垂管后通过公招、招聘、调动等方式补充进质监系统从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人员。这三部分人群中,原来在曾在劳动部门从事特种设备管理,或者曾在技术机构(岗位)任职,有丰富的技术经验的人员是目前基层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骨干。这部分人熟悉特种设备的技术特点、技术规程和法律法规,目前都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重要岗位上,对带动基层执法队伍搞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然而这类人群数目太少,目前某市取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证的仅有11人,加上一线执法队伍也仅有40余人,面对我市3800余台特种设备,平均每一名执法人员至少要监管95台,平均每名安全监察员至少要监管345台。一线安全监察力量严重匮乏,安全监察取证人员比例太小。
        (二)现场监察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
        基层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的环节在客观上受到了两个因素的制约。其一是监察人员本身的资质问题,由于基层工作人员大多不是专业出身,对于特种设备的原理和相关领域的知识了解有限,故在开展现场监察工作时难以发现不明显的技术隐患。另外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特种设备的检定需要专门的检测仪器设备,而这些检测仪器设备往往都是大型的,难以带到现场,而企业又不能把特种设备拆下来进行送检。这两个因素的存在就从客观的角度上限定了现场监察工作只能局限在眼看手摸、简易检定及一些设备档案文件的检查上。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即使这种现场监察是完备的,也只是从管理的角度上最大限度地为特种设备安全提供保证。因为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是不可预知的,倘若不能时时进行调整掌握的话,谁也不可以对其安全状况打保票,所以就实际效果来看,管理监察只是一种把关,对特种设备安全起直接保障作用的应该是操作人员。
        (三)企业安全意识不强,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质水平参差不齐
             要搞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根本在企业。今年5月份修订的《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条例》第五条明确规定了,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是特种设备安全第一责任人。但是由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特种设备数量迅速增加,应用范围日益扩大。部分企业只顾追求经济效益,疏于管理,有关领导安全责任意识不强。特别是许多个体私营企业、乡镇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低,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安全意识淡薄。只重视企业利润,不重视操作人员的资质。有些企业为了降低费用支出,在特种设备操作上明显存在着人多证少的问题,即多人操作,但有资格证的员工却有限。无证上岗的现象难以从根本上加以杜绝。之所以会存在这个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主要的是更有一些企业,在操作上存在着随意性,只要稍微懂点操作知识,就可以去进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这虽然方便了生产的需要,却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四)缺乏资金投入
        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都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资金来源有保障,不仅国家和地方政府有投入,企业也非常重视安全生产投入。我国在特种设备投入方面则明显不足。
        长期以来,安全监察和检验技术机构未能得到足够的经费和物质保障,许多安全监察机构甚至不具备基本的办公、通讯、交通设施条件,以致难以有效履行国家赋予的职能。各级安全监察机构的监察经费缺口很大,以致无法深入基层调研和实施现场监察,严重影响安全监察的有效性,对监管工作造成了很被动的局面。许多同志不愿意从事这行工作,基层单位时常回面对这样的尴尬局面:许多同志不愿意从事,不愿意接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不愿意主动取证。即使单位花钱,派去参加安全监察员培训和考试,都交白卷,故意不通过。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常被称为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一项工作,风险高,责任重大,而待遇并没有改善。
        一些地区设备量大,管理辖区横贯数百公里,无必要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给实施安全监察和进行事故处理造成极大困难。检验技术机构自创立之起就是白手起家,经费管理实行自收自支,是通过自身努力工作不断发展壮大。在此期间,未得到国家有计划的资金支持和保障,特别是用于改善检测检验设备和设施手段的必要经费投入,加之较低的检验收费标准,使检验技术机构难以发展和进行必要的检测设备投入。国家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使安全监察管理、检测检验机构的技术手段、设备设施普遍陈旧、落后,更新缓慢,事故防范技术、检验技术、安全评估能力不能完全满足技术支撑和安全保障的要求;技术检验工作的人员培训教育不够,检验检测设备缺乏,不能完全满足工作的需要。上述情况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特种设备安全事业的发展。
        三、应对措施
        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办理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数量达到521.11万台,另有气瓶1.32亿只,压力管道63.3万公里。从某种程度上说,特种设备总量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经济社会发展越快,设备的数量也相应快速增加。2001年至今,我国特种设备总量翻了一倍多。对某市来讲,目前,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已达到692家,特种设备3800台,超高压人造水晶釜817台,并且随着某高速公路的建设,经济的发展,这一数量还将不断增加。这为我们的工作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必须从长远着手,对基层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队伍建设,为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提供人力保障。
        王岐山副总理多次讲“质检部门是管质量工作的,队伍质量比产品质量更重要”。对我们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队伍来讲,队伍素质高低,战斗力的强弱比特种设备安全更重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任何一项工作没有一个良好的基础,都只能是高屋建瓴,再好看的外表,再好看的数据,一旦出现问题,都将如多米诺骨牌一样全面垮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也是如此。没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的安全监察队伍,就搞不好安全监察工作。尤其是对基层质监部门,更是要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以提高素质为基本目的的培训机制。每年召开2次以上培训会,督促各基层单位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使基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的政策、业务水平有明显提高。培养出一支具备“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质监“四特”精神的队伍。
        (二)加大对基层的资金投入,为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提供物质保障。
        古语讲:“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技术机构技术配备,确保一线安全监察人员的待遇,事关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根基。省局##局长在2009年1月16日召开的全省质监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按照“更加注重基层基础”的部署,树立“人往基层走、钱住基层用,事为基层办、劲为基层使”的理念。今后,应大力加强对基层的投入,争取财政拨款保障基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待遇。不能以罚款多少决定收入的多少,以彻底解决基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的后顾之忧,避免出现重处罚、轻整改,甚至只处罚、不整改的现象。使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从原来的“高风险、低收入”成为“高风险、高收入”的工作岗位,吸引政治可靠、技术精通、素质过硬的“身揣金刚钻,敢揽瓷器活”的优秀人才充实到队伍中。
        (三)加强企业的安全主体意识,加强操作人员培训。
        在特种设备执法上严格执法,增加企业违法成本,加强企业负责人的教育,双管齐下,“罚教并施”。全面增强企业负责人对特种设备安全的认识。要明确企业在特种设备安全培训教育中所应当承担的职责,促使其负责人重视安全培训教育工作,保证经费投入,按规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培训教育。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统一安全指导思想。安全思想教育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深层文化内涵。安全文化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导致职工安全意识的强弱和能否确保安全生产。因此,要把对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当作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来抓,营造安全文化的浓厚氛围,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
        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确保持证上岗。针对中小型企业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要建立操作人员动态监管体系,通过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来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总之,目前基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任务重、难度大,广大安全监管人员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为保一方平安,保一方稳定付出着艰辛的汗水和努力。只有针对基层的实际情况,基层的薄弱缓解,加强投入,加强硬件建设和人才建设,早准备,要预防。才能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尽到质监部门应尽的职责。不辱于“忠于职守、勇于负责、严格把关、保国安民”的光荣使命!
        二00九年十二月三十日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