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锅炉队一级检修工“红线”及防范措施
| |||
序号 | “红线” | 越线后果 | 主要防范措施 |
1 | 氧气乙炔瓶爆破 | 人员受伤,引发火情 | 使用氧气乙炔进行气割作业时,氧气乙炔瓶间隔不得小于8米,距明火大于10米,瓶体要有防护胶圈
|
2 | 空预器检修人员进入后无专人监护 | 碰伤、挤伤、供氧不足 | 设置专人监护,加强内部通风 |
3 | 空预器手动盘车无人监护 | 内部人员挤伤,无关人员误入空预器 | 手动盘车处必须专人监护 |
4 | 管道内动火作业没有加强通风 | 人员缺氧窒息,有害气体伤人 | 加强通风,但禁止直接输送氧气 |
5 | 电动工器具无检验 | 工具伤人,人身触电 | 对电动工器具加强管理,定期检验、试验 |
6 | 氧气乙炔瓶爆破 | 人员受伤,引发火情 | 使用氧气乙炔进行气割作业时,氧气乙炔瓶间隔不得小于8米,距明火大于10米,瓶体要有防护胶圈
|
7 | 制粉区域粉尘大 | 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伤害 | 工作现场戴好防尘口罩,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具 |
8 | 给煤机检修皮带突然启动 | 造成设备损坏,工作人员受伤 | 确认给煤机相关电源切断后方可开始工作 |
9 | 制粉区域动火时出现火情或爆炸 | 火险、发生爆炸 | 在设备停运后进行动火作业时严格遵守动火工作票制度,将设备处积粉清理干净,采取可靠地隔离措施,在煤粉浓度较大的地点,需进行煤粉浓度检测无超标并满足动火条件后放开开始动火作业,动火作业时有专人监护,工作现场准备好消防器材 |
10 | 对工作人员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 工作成员不熟悉工作流程,不了解安全注意事项 | 工作开始前首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落实到每一个工作成员 |
11 | 不正确穿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不带帽带、劳保不扣衣扣,袒胸露背等。 | 降低劳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等级,可能造成意外伤害 | 严格管理、加强教育 |
12 | 人员在起吊物体下停留、行走。 | 可能引发落物伤人 | 加强监督检查和 ,严禁人员停留、行走在起吊物工作范围内。 |
13 | 使用安全工器具不按规定检查或使用有缺陷的安全工器具 | 引发各类事故 | 定期检查,加强个人防护 |
14 | 擅自移动、更改安全设施。 | 引发各类事故 | 严格落实制度,定期检查 |
15 | 私自乱接、乱拉电源;不切断电源进行临时电源的接引工作。 | 引发触电、短路及火灾事故 | 严格落实临时用电管理制度 |
16 | 进入高压带电设备区域作业未设专人监护。 | 引发触电事故 | 落实安全措施,设置专人监护 |
17 | 未经测试有毒有害气体及氧气浓度进入有限空间。 | 引发人员中毒事故 | 进入气体浓度不确定区域,必须配戴自给式空气呼吸器 |
18 | 进入有限空间及高处作业不使用安全蝇、带。 | 引发人员伤亡、高空坠落 | 落实安全措施,设置专人监护 |
19 | 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场合中,忽视其使用。 | 引发人员伤亡事故 | 加强 及安全管理 |
20 | 防毒面罩及呼吸器等个人防护用品、用具使用不正确。 | 引发中毒事故 | 加强 ,确保员工正确配戴 |
21 | 检修高温阀门不等温度下降便开始工作 | 烫伤,烧伤 | 当阀门温度降至50℃以下时方可开始解体工作 |
22 | 解体阀门不泄压 | 压力伤人 | 当在阀门解体时,应缓慢进行解体掏出盘根,避免管道内存在余压喷出伤人 |
23 | 检修人员离开汽包后,无任何防人员误入措施 | 人员误入汽包 | 人员在离开汽包时,人孔门处应用铁丝网进行盖严,并贴上封条
|
24 | 汽包检修无人监护 | 受伤 | 所有人员及其所带工具进入汽包时应提前做好登记,在工作结束时要一一对照,在汽包人孔门外要最少留有一人进行监护,且能看到内部检修人员
|
25 | 上下交叉作业 | 落物伤人 | 尽量避免上下交叉作业,必须交叉作业时,应铺设隔离层 |
26 | 动火作业无人监护 | 火情,人员受伤 | 动火作业现场准备好消防器材,有专人监护 |
27 | 检修高压管道、阀门不泄压 | 压力伤人、损坏设备 | 充分泄压后方可开始工作 |
28 | 杂物遗留汽包内部 | 引发设备损坏 | 所有人员衣服兜内小物件,必须取出,严禁带入汽包内部,切衣服上的扣子要去掉,应使用布条进行扎紧,防止人员不注意期间,留有杂物在汽包内
|
29 | 清理煤仓积煤不知道内部情况冒然进入 | 人员窒息 | 清理煤仓内积煤时先做动物活体实验,不少于2人监护,内部工作必须使用防爆灯,使用铜质工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