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管理>> 行业安全>> 交通运输>>正文

隧道洞口交通安全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7月21日

 近年来,隧道交通事故屡见不鲜,很多隧道已经成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多发区和控制区,分析影响隧道洞口交通安全因素,对找出隧道洞口安全性解决对策,实现隧道交通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隧道洞口段线形与行车安全

  由于公路路线线形布设的局限性,公路隧道的平面线形采用曲线往往不可避免。现阶段国内公路隧道设计的标准基本遵循《公路工程技术标准》(001-97)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对隧道洞口的平纵线形以及隧道洞口与洞外的路线线形连接的规定模糊性较大,对交通安全的研究也不是很充分,许多高速公路隧道因洞口平纵线形组合不尽合理,在隧道内,更多的在洞口路段出现行车交通事故,所以应对隧道的平纵线形的设计及洞口段平纵组合进行分析。

  2、路面材料与行车安全

  由于隧道内环境的特殊性,许多工程采用了隧道内外不同的路面铺筑。不同的面层材料其性能有很大的区别,从路面的力学特性分析有不同的抗滑性与不同的沉降,这些都会影响行车的安全。当高速行驶的车辆由潮湿沥青路面驶入干燥水泥过程中,路面附着系数发生急剧变化,车辆进入隧道的行驶速度稍有变化(加速或减速),车辆就容易打滑失去控制,从而酿成车祸。

  3、隧道洞口光线亮度变化与行车安全

  汽车驾驶员在白天从明亮环境接近、进入和通过隧道的过程中,其形式与在一般道路上不一样,将会发生种种特殊视觉问题。白天进入隧道前,由于隧道内外亮度差别极大,从隧道外部去看照明很不充分的隧道入口会看到黑洞(长隧道)及黑框(短隧道)现象。进入隧道后,因急剧的亮度变化,人的视觉不能迅速适应,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看清隧道内部情况,容易发生视觉障碍,危及行车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驾驶员会不经意地采取强制性减速措施―――紧急制动,而紧急制动会引发车辆甩尾和侧翻。因此,隧道入口事故率较高。白天在隧道出口因外部亮度极高,出口看上去是个亮洞,即“白洞现象”,出现极强的眩光。夜间出口看到的又是黑洞,因而看不清外部道路的线性及路上的障碍物,中长隧道尤甚。

  4、驾驶员进出洞时的生理、心理变化与行车安全

  驾驶员进出洞时有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变化,这与每一个驾驶员的生理和心理素质有关。生理上由于洞内外光线的明暗变化带来的视力适应过程及隧道本身的墙反应原理等因素会带来驾驶操作的不稳定性,心理上因为驾驶员入洞时的潜在恐怖性而带来操纵的失误产生。

  5、环境因素与行车安全

  雨雪天行车,路面的附着系数较晴天干燥路面上明显减小,车辆附着力明显下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轮胎易出现打滑现象。车辆打滑使方向失去控制,就会发生撞击隧道壁,原地掉头,横卧路中从而与后车相撞等事故。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