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生活条件也有了一定改善。一条条通向外界的“致富路”在村民的期盼中开工通行;一台台车辆被农家购进或代步或运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开始了频繁的交通活动,享受着现代文明交通带来的便利、实惠和经济繁荣。
农村公路交通的发展,搞活了城乡经济,促进了商品流通,缓解了群众乘车难,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然而,一方面,由于山区农村道路路况极差,再加之农村群众法律常识和法规意识的严重匮乏,法制观念淡薄,驾驶员缺乏良好技术素质,车辆不办理任何登记手续,农村公路成为无牌无证车辆的聚集地;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特别是山区经济相对滞后,交通条件仍然恶劣。农村群众无力买好车经营,即便买好车,由于农村客货运市场收费低廉,投资成本难以收回,所以转而寻求价廉的“二手车”、报废车,危险,但其有利可图,这样农村公路又成为容纳企事业单位、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更新旧车、报废车的主要场所。
参与农村交通的人特别是驾驶员无良好的技术和职业道德素质,参与农村交通的车(包括无牌无证车、农用车、“二手车”、报废车)安全技术状况极差,事故隐患随时存在,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清理整治无牌无证车、报废车上路、农用车载客一直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但由于农村公路交通中种种主客观因素,使得管理中面临着诸多实际问题:
一是对农村群众宣传教育不深入,群众不理解,农村公路交通管理执法环境差。一方面,对农村群众交通法规教育不够,群众缺乏基本交通安全常识,不能认识到违章的后果和危害。另一方面,对农村群众交通管理工作宣传少,农村群众缺乏对交通管理的认识,甚至认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执法是故意刁难,因而不支持、配合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致使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群众基础。
二是交通违章恶性循环。农村公路交通的发展,方便了农村群众的出行,但受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群众的乘车多以农用车为主。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纠章时,只能在严厉处罚的同时告诫驾驶员不能载人,群众不要再乘农用车,但总不能让群众又像过去那样走向外面的世界吧?部分车辆由于购车日久未办理登记,或虽办理登记而相关手续已遗失,现补办手续又相当困难,交警在路检路查时也只能是罚款放行,再罚款再放行,问题总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三是警力不足,不能有效控制路面。基层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任务繁杂,警力缺乏,在对农村公路交通进行管理时常采取专项治理方式进行,受时间、地点限制。一旦上路开展清理整顿,违章者、执法者经常上演“游击战”,违章者驾车或躲或藏,交警经常扑空。交警撤退,违章依旧。面对如此这般,交警也只好慨叹分身乏术。
四是多头管理,农用运输车源头混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的规定,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作为统一负责管理城乡道路交通的行政执法机关,应负责农用车入户办理牌证和驾驶员考核发证等工作。但长期以来,农机部门以农用运输车系农用机械为由也参与了农用运输车的办牌办证,致使交通管理机关不能对部分农用运输车的年检、驾驶员的审验以及
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形成了多头管理的混乱局面。
五是农村经济条件差,事故处理难度大。虽然农村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比较落后,加之农村公路交通中大部分车辆未参加保险,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事故伤者、死者的医疗费和善后赔偿费难以支付,无法落实,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六是农村公路等级低,基础设施差,无法满足交通的发展。农村公路特别是山区公路基本未设置任何交通标志、标线,无法正确警告和提示驾驶员安全行车,极易引发事故。另外,维修保养差,行车困难,也是引发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因素都为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