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管理>> 行业安全>> 交通运输>>正文

从调车作业安全探索安全风险管理中过程控制的必要性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08月14日

        (3)连结后的试拉。调车作业连结后试拉时,经常发生机车刚过调车信号就停车,司机习惯于看见起动信号就动车试拉,拭拉时操纵不当极易压接点,发生越过调车信号事故。要求乘务员试拉前必须必须确认距调车信号距离,不足2米不准试拉。试拉时学习司机必须时刻注意机车与调车信号距离,接近1米时立即停车。
        (4)无信折、原路返。必须在调车计划上注明、必须车机联控、必须有调车员领车、乘务员必须确认好道岔状态;
        (5)反位调车信号。熟悉反位调车信号机位置,防止发生误认或漏看。
        (6)设在曲线上的调车信号。调车信号逐次排列易发生误认相邻线路信号。单机或牵引运行时,司机必须严格控制速度,看不清信号立即停车,遇天气不良时停车下车确认。
        (7)由近及远逐架确认。确定由近及远逐架确认调车信号的原则,车机联控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任何情况下必须遵循“听不清就问、看不见就停”的规定,防止发生大连车间2007年“11.13”盲目听联控、不看信号造成越过调车信号挤岔子事故发生。
        对于调车色灯信号机的瞭望,必须做到:
        (1)严格执行调车作业“三方控”;
        (2)开窗(门)二人同侧确认呼唤信号;
        (3)由近及远,逐架确认信号(含道岔);
        (4)距离不足看不清信号学习司机下车确认;
        (5)车机联控、呼唤信号时听不清就问;确认信号时看不清就停;
        (6)天气不良,严格控制速度,随时准备停车。
        (7)试拉时先看(折返信号)距离后动车。
        (8)无信折、原路返必须三方联控、调车员领车。
        (9)运行中盯住信号,显示不明、不正确立即停车。
        (10)运行中呼唤信号时机在距离调车信号100米之外(两信号机间距离信号不足100米时,应为机车压上当前信号机时即呼唤下一架调车信号显示)。
        过程控制干部检查项点:
        (1)无线电话监听车机联控;
        (2)开窗(门)同侧看号;
        (3)距离不足看不见信号学习司机下车看号;
        (4)试拉前先确认距调车信号距离再动车;
        (5)距离停车信号前50米必须停车。
        2.道岔开通信号及股道信号
        特点:道岔与信号间无联锁关系。
        过程控制环节:
        (1)专用线的道岔。单机或牵引返岔子至无加锁的道岔前必须停车,有调车组人员显示的起动信号或道岔“好了”的信号,方可动车。
        (2)道岔方向与位置的确认。道岔开通信号、股道信号好了后,乘务员必须确认道岔开通方向,防止进错股道或挤坏道岔。
        (3)严格执行要道还道制度,出要出路、进要进路;
        (4)专用线调车,无加锁道岔距离警冲标前50米必须停车,确认调车员的起动信号动车;
        (5)严格执行 “没有扳道员显示的股道信号和道岔开通信号,距离警冲标50米必须停车”的规定;
        (6)道岔开通信号、股道信号必须与调车信号同等对待,停车状态下执行二人同侧开窗(门),手比确认、呼唤;
        (7)道岔前了望距离之内确认股道、确认呼唤道岔开通状态。
        过程控制干部检查项点:
        (1)检查乘务员是否要道还道。
        (2)专用线检查乘务员是否距离警冲标50米前停车、根据起动信号动车。
        (3)停车状态下二人同侧开窗(门),手比确认、呼唤(数码显示股道);
        以上两个例子说明,在调车作业中,通过对瞭望问题在调车作业过程控制中的风险研判,培养机车乘务员熟悉瞭望信号的作业过程、作业标准和相关危险点的注意事项,可以使乘务员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起到在作业过程中防范安全风险的作用。过程控制对于机车乘务员而言,其实质就是作业标准和执行规章制度加上规范管理的综合,是关口前移,防范作业过程中的潜在差错,确保少出或不出差错,避免事故风险或事故的有效方法。
        四、风险点控制管理与“过程控制”管理的差异
        安全风险点控制的模式:
        分析作业过程    发现危险点     研判安全风险     制定防范措施     实施风险控制      落实问题整改     责任者受到处理     问题得到消号
        安全风险过程控制的模式:
        分析作业过程(流程)    发现危险点      研判安全风险     制定规章制度     修订作业标准(检修工艺)     培训作业人员     规范作业行为     减少风险机率     抑制风险发生
        从两个模式中可以看出,风险点控制,是堵;过程控制,是疏。风险点控制的核心,是通过分析安全危险点研判安全风险;通过制定控制措施,防范风险发生;通过处理事故(事故风险)教育他人,达到减少风险结果发生的目的。而过程控制的核心,是通过分析作业(管理、工艺)过程,发现安全风险;通过修订规章制度、作业标准,培训作业、管理人员,规范作业、管理行为;通过作业过程和管理手段的规范,降低或减少安全风险,达到抑制安全风险的目的。
        五、过程控制使安全风险管理得到良性循环
        无论是安全风险点控制还是安全管理过程控制,出发点都是为了减少或抑制安全风险结果的发生,但由于方法不同,风险点控制难免挂一漏万,使许多安全风险始终处于未知状态,如我们在第二节中所列举的事故案例,虽然仅是个案,确也能说明风险点控制的局限性和难预见性。但安全风险管理的过程控制,却能够摆脱这种始终“追着打”的尴尬局面,它通过分析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危险点,修订我们在规章制度、作业标准、工艺标准、设备缺陷上的漏洞,弥补管理上的不足,通过培训职工,提升作业标准,提升管理人员的执行能力,使安全风险通过规范的过程操作得到抑制,使安全风险始终规范在可预见的框架之下,从而达到减少或降低安全风险结果的目的,使风险管理得到良性循环。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