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4”伊春空难终结了中国民航保持了近6年的安全纪录,用血的教训再次为民航安全拉响了警钟。古希腊著名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奠基人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上演,民航各级部门应痛定思痛、举一反三,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全力做好安全工作,确保民航科学发展、持续安全。
安全一直是民航永恒的主题,“安全第一”是民航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高度重视民航的安全生产。周恩来总理的重要指示:“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早已成为民航总体工作的指导方针;胡锦涛总书记奥运期间视察首都机场时的重要讲话,更是把确保安全上升到讲政治的层面。“安全第一”、“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的观念,早已深入民航人的内心。民航人也在多年的发展实践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安全经验:“三到位、三落实、四不放过、五严、八该一反对”;提出过很多响亮的口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岗一分钟、安全六十秒”;形成了Shel、Reason、SMS等安全
,李家祥局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民航发展实际,更是创造性的提出了“持续安全”的理念。民航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经验不可谓不多,规章制度也很健全,为什么我们在安全管理方面投入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了那么多防范措施,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笔者以为:执行力不够、创新力不足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
民航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上上下下、方方面面。任何单位和个人工作中的“短板”,都是安全工作的巨大威胁。经验告诉我们:往往因为某一个单位,某一个员工,某一个细节发生了安全问题,一下子就将民航多年来辛勤耕耘的成果毁于一旦。中国从来就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各种各样的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人。再健全的规章制度最后也要靠人来落实、来兑现,没有执行力,再好的目标、宏伟计划都无从实现。历史的教训不断昭示我们,严格遵守各种安全规章制度是民航安全的根本保障,也是实现持续安全的关键。
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执行力:对个人而言执行力就是办事能力;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战斗力;对企业而言执行力就是经营能力。执行首先要服从,服从就是没有任何借口地按指令去执行。服从是执行的第一步,是落实的前提。而执行的意义就在于落实,民航各级领导、各个职能部门、各位安全监督员、岗位操作员,都是执行的主体。纵观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导致事故的原因,不是没有制度可依,而是遵章不严,有法不依、执行不力所致。违章不一定导致事故,但每一次事故都是由违章造成的。因此,问题的关键是这些规程制度没有得到真正贯彻落实,在执行力方面存在着问题,由于执行不力使许多好的措施办法流于形式,严重地威胁着民航安全生产。
创新力是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的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潜在的心理品质,是人类能力中层次最高的一种能力,是一种对现状的突破力,一种不走寻常路的魄力,一种勇于超越的能力。创新力制约着个人、企业、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个人能否在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能否在市场洪流中出类拔萃,社会能否在历史浪潮中阔步前进,从根本上来讲取决于有没有创新力以及创新力的高低。民航安全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发展变化着的,抓安全的理念和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也必须随之发展变化,这就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否则,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习惯于用驾轻就熟的老法子,搬信手拈来的老套子,走四平八稳的老路子,必然落伍,必然劳民伤财而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必然在安全生产上处于捉襟见肘,按下葫芦起来瓢,疲于奔命当消防队员的被动状态。
科技是民航安全的第一推动力,在恐怖主义不断威胁现代航空业的今天,单靠加强人力早已无法保证民航的安全。通过科技进步,安全创新,不断升级安全技术,加大最新硬件设施投入来夯实民航安全基础,不断提高科技对安全生产的贡献率。积极推行安全
(SMS)建设和实施,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效能。把开展安全
建设工作作为促进安全生产,不断提高风险防范的大事,列入安全生产管理和运行保障的重要议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危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防等工作程序,及时捕捉、分析内外部安全风险和差错信息,制定预防措施,并监控执行情况;把SMS贯穿于开展危险源识别和风险控制的全过程,将SMS管理理念融入到每一个操作岗位,利用SMS体系,加强安全关键点的控制,提高风险控制和差错管理水平,通过体系建设和动态管理,保证安全管理达到持续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实现从事后到事前、从开环到闭环、从个人到组织、从局部到系统的安全管理,全面提升民航安全保障能力。
“无危无患则安,无损无伤则全”。那些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对上级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搞形式,走过场,不注重实效,热衷于高谈阔论、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力的行为做法,严重背离了安全工作的初衷,都是执行力不够的表现。安全生产一定要照章办事,不可姑息迁就,不搞下不为例。安全管理不能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表里不一,应付上级,应付检查。尽管民航许多单位都有一整套严密的规章制度,但却仅是把安全法规挂在嘴上、写在纸上、订在墙上,就是不能掷地有声,很好地落实到日常的生产工作中。奖不能让人眼红,罚不能令人生畏。即便出了问题,也总是顾虑重重。制度与执行“两张皮”,久而久之,抓安全工作的激情少了,做安全工作的责任心削弱了,生产一线职工的安全意识也随之淡薄了。安全生产,自然而然就成为“纸上谈兵”。
比制度更稀缺的是执行力,没有执行力的制度,只能导致制度依赖--制度越来越多,管理越来越复杂,执行力越来越差,效率越来越低,旅客的抱怨越来越多。在民航内,要建立高效率的“执行文化”,把“执行力”作为所有日常行为的最高准则和终极目标的文化。目前执行力不佳的主要原因有:(1)管理层没有常抓不懈--虎头蛇尾;(2)管理层出台制度不够严谨--朝令夕改;(3)制度本身不合理--缺少针对性、可行性;(4)执行的过程过于繁琐;(5)缺少良好的方法--不会把工作目标分解汇总;(6)缺少科学的监督和考核机制;(7)只有形式上的培训,没有实质上的东西;(8)缺少公认的民航企业文化--没有凝聚力。
民航安全生产的执行力,就是不折不扣地按照要求做好该做的事情,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操作,保证只有“规定动作”,严禁“自选动作”。落实民航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要有明确具体的执行人;通过明晰而有力的责任机制,防止工作中的窜位、拖拉和推诿问题的发生。员工是安全工作的执行主体,提高执行力,就是要求我们每位员工都能做到懂规矩、守纪律、负责任,并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要不断增强全体员工的责任心、使命感,使他们政治上更加合格,思想上更加重视,行动上更加自觉,工作上更加扎实,业务上更加精湛,自觉地想安全、抓安全、保安全,由“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进而发展为“我会安全”,以不折不扣的工作作风推进各项安全工作的落实,全面提升安全执行力。
民航安全生产,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头连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管理,怎样强调都不为过,抓好民航安全生产,任何时候都不能疏忽。安全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不认真,安全管理有疏漏,生产运行有问题,这些安全生产的“怪圈”不打破,“痼疾”不去除,“漏洞”不堵住,类似悲剧还将重演。现今民航安全生产形势十分紧迫,越是这个时候,就越要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到安全管理上不断创新、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抬头的势趋,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民航平稳、快速发展。
安全生产,重在预防,而预防的效能本质就是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确保各类事故在萌芽状态得以消除。无数血的事实证明,制度得以执行,措施得以落实,安全事故就是可控的,可以避免的。安全管理,贵在创新。经济全球化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开放的含义之一,就是要以博大的胸怀和睿智的眼光,学习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经验并加以创新。在保障航空安全上,世界各国通过艰辛努力,付出沉重代价,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是全人类的共同文明成果,是保障安全生产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的珍贵资源,它不分国度,不分民族,更不分单位,是用无数鲜血换来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值得中国民航认真学习,比尊严更重要的是人的安全,比安全更重要的是人的生命。但愿民航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能从中得到一点点启示。
民航安全管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链条,每一个单位和个人都是这个链条上的具体环节,只有环环相扣、密切协同,才能保障整个链条的安全高效运转。只有所有单位都做好安全,才能保障系统的安全;只有“人人心中有安全,人人肩上担安全,人人动手抓安全”,才能形成安全合力,才能确保长治久安。越是“风口浪尖”的时候,越要冷静看待民航安全形势,全面、客观、科学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深刻剖析、改进有关问题,找准民航安全长效之路,进一步提高执行力、创新力,确保民航持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