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安全就是效益的经济观
安全事故的频发已成为我国职工死亡的头号杀手,我国每天各类事故造成300多人丧生,每年造成的直接、间接经济损失数以千亿计,超过两个三峡工程的投入,这还不包括近14万人的生命价值。
安全就是效益。只有实现安全生产,才能减少事故带来的经济、信誉损失和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职员才有安全感;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信誉;才能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项好的安全方案可以降低事故成本、误工成本和补充员工成本,提高职员的生产率。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会将用在安全上的钱,也就是避免损失的投入,看成是一种投资,而不是开支。否则,他领导的工厂(公司)或部门,就会连最起码的生产秩序和效益都得不到保证,并经常受到事故的严重困扰,这样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良好的公众形象,延误竞争时间,最终失去竞争力。
四、以人为本的情感观
职员的健康和安全在现代管理理论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企业注意对职员的技能培训和报酬激励,对职员的情绪和意愿关心不够,导致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地发挥。
安全管理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但最核心的一点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尊重。我们要树立这样的理念:每位职员都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都是各自岗位上的生产技术人才、安全管理人才,一个好的企业管理人员最重要的任务是要用他的权力、威信、专长和影响力来帮助职员成功,并协调好资源,充分发挥企业团队的力量攻克难关。
关心职员就是关心企业的发展,关心职员就要从关注职员的安全健康着手。从企业长远利益出发,以间接的方式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生产率,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五、安全管理的基础观
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坚固的基础,就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工业革命,就没有现代文明生活。同样,安全生产离不开管理这个基础。
现代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因为一次小的失误或失控,一个微小的缺陷而引起一场灾难。
美国从多起航天事故中吸取教训,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安全保证体系,对安全系统工程及整体评价体系重新进行研究,并修正和完善了部分标准。
职业安全健康
是一套系统化、程序化,同时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机制的科学
。其核心是通过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形成一种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从而达到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良好状态,与事后处理、忽略治本的管理方式绝然不同。
实践证明,这种体系不仅有助于改善企业的安全管理,降低职业安全健康风险,从长远来看还可以减少企业在事故处理上的投入,不仅可以强化组织的安全管理,达到保护职工安全和健康的目的;也有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因此,科学、先进的安全
将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无法估量的价值。
六、
的优先观
国际劳工组织指出,如果有可能实施正确的安全培训和严格的预防措施,每年能挽救60万人的生命。全世界每天有3000多名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丧生,每分中死亡2人。许多资料显示,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0—80%。美国安全工程研究部门经过长期大量的研究,证明事故的发生存在着“88:10:2”的规律,即100起事故中,有88起纯属人为,有10起是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只有2起是目前人们难以预防的意外事故。由此可见,要控制事故的发生,关键是通过多种形式开展
和培训,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安全生产真正的管理体现在生产、运行的全过程,体现在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关联者身上。这是由于当代事故发生的随机性、突发性和关联性决定的。所以,责任心、安全知识和专业水平往往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大型现代化企业第一线作业人员、指挥者的安全素质和专业水平,决定着企业的命运。这就是
培训工作优先的道理。
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人们常常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急起来不要,导致事故层出不穷,周而复始地犯着同样的错误。
人死不能复生,人命关天。我们不能亲身经历了一次次事故,一场场灾难后才能增强安全意识。
只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才能有合理、准确的安全组织和管理行为,最终实现安全生产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