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苏丹红、有毒童装、家装污染等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质量安全的重视。研究质量安全的内涵及其实施途径,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质量安全的内涵
质量安全是目前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何谓质量安全?人们平常谈论和理解的“质量安全”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指质量和安全的组合。质量是指产品、服务以及各类工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表现为对人、动植物和环境不存在危害和潜在危害。二是把质量安全作为一个词组,是优质、可靠、无危害的综合。三是指狭义概念,指产品、服务和工程质量的安全性能。
目前,我国已基本进入享受型消费阶段,加之国际市场对产品安全性标准逐渐提高,对我国的质量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安全发展”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因此,我们有必要站在“安全发展”的高度,全面、深刻理解质量安全的内涵。
质量安全是一个跨学科的概念
质量安全属于安全科学的范畴。安全科学是人类对安全生产规律及其保障条件认识的综合性科学。这其中的保障条件,就包括了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的安全。在隋鹏程等人编著的《安全原理》中,把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危险源,如带电的导体、奔驰的车辆、起重机械、化工装置、压力容器、交通运输工具等,由于能量的意外释放作用于人体造成伤害而发生事故;第二类危险源,是导致约束、限制能量的措施失控、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如人为因素(责任心不强、不满情绪、家庭生活不顺等容易触发事故)、物的故障(起重机械钢丝绳断裂、电线漏电、管道破裂)、环境因素(潮湿的环境会加速金属腐蚀而降低结构或容器的强度、工作场所的噪声影响人的情绪,分散人的注意力而发生操作失误等)。
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现代企业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安全生产系统与其相关的产品、服务的质量安全、可靠性有密切关系。
质量安全还属于质量管理科学的范畴。这是由质量的特性所决定的。按照《质量、标准、计量百科全书》的表述,质量具有5个方面的特性。一是技术或理化特性,可以用理化检测仪器精确测定;二是心理方面的特性,反映了顾客的心理感觉和审美价值,难以用精确指标衡量;三是时间方面的特性,如耐用品的可靠性、可维修性、精度保持性、电力供应的及时性等,影响着顾客的质量评价;四是安全方面的特性。产品的使用不仅要可靠、及时,更加重要的是不能给顾客造成伤害和事故。因此,产品必须符合安全标准,必须有保证条款,有各种安全措施;五是社会方面的特性。从中可以看出,质量安全性是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质量管理的发展看,“大质量”的概念得到更加广泛的接受和认同。质量已超越产品和服务满足当前顾客要求的范畴,超越制造业的范畴,超越单一企业的边界,涵盖了生产、服务、政府工作等各行各业,乃至经营管理、社会发展领域。因此,质量安全包括了产品质量安全、服务质量安全和工程质量安全。
质量安全是相对的
一方面,人们对质量安全的认识是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的。以前没有注意到的问题,现在被关注了,以前不认为有问题的,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消费水平提高,人们认识到了它的危害性,并且还有可能不断出现新问题。比如,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过去强调卫生达标比较多,而对食品含有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关注较少,苏丹红对人体的危害性一旦引起人们的注意,就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另一方面,不同的区域对质量安全有不同的要求,这与各地的标准差异有关。比如茶叶,我国农业部于2001年启动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对茶叶从产地环境、生产加工技术到最终产品质量均制定了标准,涉及安全性能的指标有9项(mg/kg,下同):联苯菊酯≤5.0、氯氰菊酯≤0.5、溴氰菊酯≤5.0、乐果≤0.1、敌敌畏≤0.1、杀螟硫磷≤0.5、喹硫磷≤0.2、铅(以Pb计)≤5.0、大肠菌群≤300个/100克。而日本有关茶叶的标准中规定,出口日本市场的茶园内应禁止使用甲胺磷、氰戊菊酯、三氯杀螨醇、辛硫磷、阿维菌素、多菌灵、敌敌畏、草甘磷、溴氰菊酯、三唑磷、杀虫双和杀草强等12种农药。其安全指标规定主要有:砷(As)<2;重金属(以Pb计)<20;微生物大肠杆菌群阴性。中国和日本的安全标准存在明显差异,如果中国的某茶园使用了敌敌畏,即使符合敌敌畏≤0.1的无公害食品标准要求,但是当其出口到日本时,仍不符合日本的质量安全要求。
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质量安全问题,它既包括了现时的安全性,也包括了不同区域和未来的安全性;不仅要考虑到现时的危害性,而且也应考虑对未来以及子孙后代的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