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管理>> 行业安全>> 综合>>正文

建立当代安全生产领域新观念

  
评论: 更新日期:2016年01月25日

安全作为一种意识和理念是最早进入人类大脑的,因为人类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必然会想到自身的安全问题。安全和危险是一对矛盾。危险是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物变趋势,避免和消除危险,求得安全是人类永远追求的目标。安全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人类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第一位的问题。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研究国外的一些事故教训和安全生产发展的历程,以及他们在认识、思维、观念、管理、体系以及对策等方面的演变过程,可以吸取很多有益的东西。关于建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一整套新观念、新体系、新对策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今天重点给大家介绍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安全本质的再认识问题;二是当代安全生产领域的新认识和观念问题;三是关于安全生产领域的新体系问题。
     第一个问题,关于安全本质的再认识问题
     人们一般认为的安全就是没有伤害、没有损失、没有威胁、没有事故发生,这些想法无疑是对的,但这只是对安全的一种表征、一种表面的理解。安全的本质含义应该包括预知、预测、分析危险和限制、控制、消除危险两个方面。无数事实说明,对危险茫然无知、没有预防和控制危险能力的“安全”是盲目、虚假的安全。仅凭人们自我感觉的“安全”是不可靠的、危险的安全。
     从宏观上看,在人类的社会经济、生产科研活动中不存在绝对的安全。安全具有严格的时间、空间界限和确切的对象。人们之所以重视和研究安全问题,是因为一方面人类在认识自然、发展经济中受到许多社会条件的限制,永远不可能穷尽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完全掌握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因而其认识总会有盲区和无知,其实践活动难免有盲目性和冒险性;另一方面,人们还可能因社会、心理、教育等因素的影响而不自觉地制造各种危险。在这个意义上讲,事故既是人们违背自然规律而受到的一种最严厉的惩罚,又是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索取知识不可缺少的一种方式,正可谓“吃一堑,长一智”。我们讲安全的时候实际上是正在研究危险;我们在揭示、注意危险的时候,其目的就是保证安全。
     古代人想到的安全问题无非是人们生活和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的不要被野兽吃掉,不要被雷击死,不要被洪水淹死,不要被大火烧死。随着工具的出现,生产作业方式的改变,人们所遇到的安全问题复杂起来。工业革命之后,蒸汽动力开始应用于航海、铁路、纺织等领域,之后,陆续电的应用、有机合成材料的发明,放射性物质的发现及应用等,人类面临的安全问题复杂起来,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人只凭意识可以理解,只凭自己的经历可以掌握的了。
 
     第二个问题,关于当代安全生产新认识、新观念问题
     当人类历史上发生了第一次蒸汽锅炉爆炸,第一次电的伤害和第一次快速火车翻车事故时,事故开始警示人们,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无法避免地伴随着相关安全问题的出现,我们在创造财富,发展生产的同时,安全问题毫不留情地暴露人们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生产上存在的缺陷。无数次的事故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安全问题;有什么样的经济效益和科学价值就可能出现什么样代价的事故损失和惨痛教训。
     无数次火灾、爆炸、空难、海难、交通事故、中毒及工伤事故带来的严重后果和社会效应已超过了事故本身,灾难性事故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在高科技越来越密集、经济规模越来越宏大的今天,安全问题往往成为重大社会经济决策的核心问题。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要求生产过程、科学研究有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安全已成为人类文明、安居乐业的一种象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安全就是效益。
     当代人对安全生产问题的新认识、新观念表现在对安全本质的再认识和剖析上,把安全生产基于危险分析和预测评价的基础上。表现在对事故的本质揭示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安全生产建立在预防和控制基础上。在新的世纪逐渐修正和广泛应用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频发倾向理论、Heinrich因果连锁理论、管理失误理论、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危险源理论、事故原点理论等指导安全生产。
     在新的世纪,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形式和我国进入WTO之后一些新的情况,我们必须转变一些观念,用科学的、专业的思维模式,本质地分析当代安全生产领域的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工程实践问题,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当代事故的突发性、灾害性和社会性问题,以及相应的科学管理方法和工程技术措施。
     1.安全生产已经成为当代经济运行、生产运行的前提条件
     安全问题存在于经济活动和生产过程之中,安全生产已经成为当代经济运行、生产动作的前提条件。往往许多时候,安全生产问题在许多重大经济技术决策中变成为核心问题,安全生产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文明进步的象征,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运行质量的一种象征。当代事故,可能因为一次小的失误和失控,一个微小的缺陷引起一场灾难。
         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只是因为一个小小的密封圈失效,导致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太空爆炸: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72秒后突然爆炸,7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这是美国进行56次载人航天飞行首次发生的太空大灾难。美国在1993年发射的一颗气象卫星,就是因为一个价值10美分的元件绝缘击穿失效,导致7700万美元的气象卫星升空之后,成了太空中的一堆垃圾。美国从多起航天事故中吸取教训,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安全保证体系,对安全系统工程及整体评价体系重新进行研究,并修正和完善了部分标准。
     2.安全生产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安全生产最讲系统性和整体性,如果没有系统和整体的安全作为保障,突发性灾难是不可避免的。
     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尔市一农药厂的甲基异氰酸酯毒气外泄事故。12月2日,甲基异氰酸酯贮罐温度上升,蒸气压增大,贮罐上自动安全阀失灵,事故阀未能发挥作用。3日凌晨1点,安全阀破裂,气体涌向洗涤器,因一个洗涤器正在检修,只有一个洗涤器运转,而一个洗涤器不能应付如此大量喷出的气体。最后一道防线是将排放的气体烧掉,但火炬又未能点燃。因而导致大量毒气外泄,毒气覆盖了25(km)<sup>2</sup>,造成2000多人丧生,20万人中毒,67万人处在毒气的威胁下,成为世界工业史上罕见的重大伤亡事故。现代高技术、高科技的应用必须在攻克安全上的难题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产业化和社会化,才有实际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安全问题解决不好,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繁荣。
     3.高技术、高科技的应用以安全为前提
     许多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都必须解决相应的安全技术问题,甚至要突破一些禁区才能实现产业化和社会化。变危险的过程为安全的过程,变不可控的过程为可控的过程,许多重大技术工程问题的利用与推广,许多科学成果的产业化和工业化,得益于安全技术与工程的突破。美国是第一个设计和使用球罐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初期并没有参战,但是一场球罐事故震惊全美国人。美国政府将球罐用来作为承装城市民用液化石油气,由于低温介质和天气的影响,球罐母体冷脆断裂,大量的液态烃泄漏出来,扩散在城市的一角,随即发生空间爆炸,把俄亥州首府这个城市的一角炸平,经专家论证、鉴定后,罗斯福总统决定在全国范围停止使用球罐,原因是当时的低温下的容器钢冷脆问题没有解决;第二是球罐在运行中对罐体缺陷的监控技术还不完善,因此球罐的运行是在一种盲目的失控的状态下;第三,从设计到制造以及运行管理必需的一个整体队伍还没建立起来。四十余年后,同样的原因,在1984年吉林市液化气站发生大爆炸,重演了这场悲剧,所不同的是目前低温下容器钢已经不是问题,但事故损失更为惨重。
     6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为了配合海上200kt级船队的运载容量,研制50万m<sup>3</sup>的超大型油罐,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和技术力量,在投入运行前的评价论证,许多专家提出来,如果一旦罐体断裂泄漏或者在战争状态下,这种罐的安全问题将如何的解决。当时谁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日本通产省最后决定停止使用这种超大型的油罐,建造小而多的串连罐群解决这个问题。
     4.采用落后的技术在安全上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采取落后的技术索取高额的回报,在安全上是要花大代价的,而科学、先进的安全技术将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无法估量的价值。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4号机组发生爆炸事故。事故最初阶段有31人丧生,因核辐射病住院237人,其中又有28人死亡。泄漏的放射性尘埃扩散到北欧,同月28日,瑞典大气里的放射性尘埃比平常高4倍,挪威首都奥斯陆的辐射程度比平常高10倍以上。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布利克斯称前苏联核事故是迄今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核电站第4号机组在夜间计划维修期间,反应堆的能量突然增加,蒸气的大量产生和随之发生的反应导致氢的生成和爆炸,致使反应堆破坏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前苏联发表的公报认为事故是由于该站工作人员的一系列粗暴操作违反反应堆装置的操作规程而引起的。西方核专家认为,前苏联采用过时的压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堆,这种落后的技术工艺本来就孕育着危险,根本的原因是采用了落后的技术,没有先进的、高完整的安全控制与事故预防系统。事后对4号机组设计和制造了综合的保护屏障,于1987年12月16日全部完工,苏联专家称这为“石棺”,它将出事的核电机组长期罩住、封死。“石棺”还配制有预测和各种监测之类的必要设备,专家可随时了解被封死的放射性物质运行和衰变的情况,但是事故隐患并没有消除,最终不得不把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全部关闭。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