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份开始,中央政治局带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逐步推向全国。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
全国安监系统成立十多年来,国家安全生产形势实现了基本好转,事故总量和死亡总人数实现了大幅度双下降,成绩斐然,有目共睹。然而,就整个安全生产领域而言,安监系统内自上而下,从中介服务到生产企业,都或轻或重还存在着形式主义,严重影响了安全发展战略的实施,阻碍了安监事业的健康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不实在。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国家强制推行的法定的工作,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比如非煤矿山行业,延续安全生产许可证必须安全标准化达标,2013年底前不能达标的,实施关闭,注销各种证照。但在工作实践中,有些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太形式主义了。由于各种原因停产停工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非煤矿山企业,平时只有看门的几个人员,其他人员全部放假,但为了延续安全生产许可证,或为了2013年底不被关闭,必须创建安全标准化。企业出钱,中介服务机构帮扶编制一套资料,编写一个自评报告,再由另外一个中介服务机构编写一个外评报告,省市安监部门验收一下,便大功告成。另外,上级政府将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列入年终考核目标,基层安监如果不大力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就会严重影响政府年终业绩考核,也就不得不睁只眼闭只眼了。
二是安全生产评价报告无实效。首先,评价报告的编写。评价人员资质问题,有评价资质的安全评价师不做报告,做报告的人员没有资质,到时候有资质评价师签名即可;出现场人员走马观花,不深入了解实际情况;缺少内部风险评估等。其次,安全评价报告的指导意义根本发挥不出来。不论预评价、验收评价还是续证现状评价报告,只是一张安全许可必需的“门票”而已。大部分企业将评价报告束之高阁,不论企业主要负责人还是安全管理人员,根本没人看评价报告的内容。评价报告在市县局备案后,监管人员也没人仔细研读、利用。再次,安全评价报告的评审。评审专家都是圈子里的熟人,都得相互给点面子,有些实质性的问题常常避重就轻,无意中造成报告质量降低。
三是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方式不深入。隐患排查治理是企业的主体责任,当地政府及行业部门履行的是监管责任,乡(镇)政府属地管理职责,具体就是督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对企业安全生产没有管理的职能,也就是说没必要带专家深入企业检查隐患,检查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是否到位即可。而我们的安全生产监察队伍,却帮着企业查隐患,发现问题和隐患就罚款。当然,罚款也是有法可依的,无可厚非。但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检查效果如何呢,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隐患呢,没人去追问,没人去分析,再检查时会发现同样的隐患和问题。还有就是,专家不是万能的,到企业两三个小时或更短的时间不会全面检查完企业每一个角落的,未免挂一漏万。企业真的会举一反三吗,未必。这样企业就会产生一种依赖性,认为企业就存在这么几项问题,管理者会沾沾自喜,麻痹大意,交完罚款了事,一如既往,没有在思想上真正转变观念。
四是安全生产宣传范围不广泛。安全生产宣传蜻蜓点水,毫无实效。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要求基层“组织观看主题宣传片《安全发展,成就辉煌》和警示教育片《伤逝》、《职责》等,观看电影《安监局长》和《零的神话》;学唱、传唱歌曲《生命守护神》”,在当时基层根本买不到这些音视频资料,何以宣传?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在大街上悬挂几条横幅,组织几个部门到广场发上点宣传材料,也就是老头老太太过去凑个热闹,连搞了十年咨询日活动,也没遇到过一个咨询安全生产的人,可悲可叹!各种媒体广告铺天盖地,有几个安全生产公益广告,有几个安全生产公益宣传?走在城镇大街上或是乡村公路上,满目广告宣传,能见到几条安全生产墙体标语?这不能不说我们安监人的思想还处在封闭状态,我们的宣传理念还束缚于“文山会海”之上,我们的宣传手段还仅仅落实在表面文章之上。
五是安全生产培训效果不明显。在一次安全生产检查中,本人随意出了十道安全生产基本常识题,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或施工队队长进行现场测试。10人平均成绩只有67分!施工队长和私企业老板只得40分,有人竟然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也不知道,岂有此理!这次参加测试的人员都是参加过省市培训班并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我纳闷,这些人是怎么取得资格证书的;我惊诧,省市培训的实际效果也不过如此而已;太可怕了,正所谓“安全生产培训不到位就是最大的隐患”。
六是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不踏实。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在企业,安全生产投入、
培训、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文化创建等等,都是企业自身的事情。由于企业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无论企业主要负责人、企业管理人员还是一般从业人员,必然或多或少存在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这就导致安全生产方面只为应付达标、应付检查,不去真正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即便安监部门检查罚款了,企业也认为是对安监部门的“贡献”,整改完检查出来的问题拉倒,未必去举一反三,不能形成长效机制去搞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表现在安全生产领域的这些形式主义并非偶然,也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也决非一两个人或几个部门单位中存在。这些问题的形成,是整个系统政策制定、法律法规落实、脱离群众、官僚主义、教条主义、思想缰化等方方面面问题的集中表现。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彻底克服形式主义,不管理是谁,必须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真正从思想上查找根源,从自身的工作职责着手,找准切入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来一次彻底的洗心革面脱胎换骨。否则,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恐怕也难免流于形式,毫无实效,搞成形式主义,这是我最担心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