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指出,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
预警:指在事故发生前进行预先警告,即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事先的预报,提请相关当事人注意。
预警机制:是指能灵敏、准确地告示危险前兆,并能及时提供警示,使机构能采取有关措施的一种制度。
完善的安全生产预警机制是建立在预警系统基础之上的,而预警系统主要由预警分析系统和预控对策系统两部分组成。
一、安全生产预警的目标、任务与特点
目标:是通过对生产活动和安全管理进行监测与评价,警示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危害程度。
任务:是针对各种事故征兆的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及时报警,并根据预警分析的结果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矫正、预防与控制。
特点:快速性、准确性、公开性、完备性、连贯性。
在构建预警机制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几个因素。
二、建立事故预警的原则和要求
及时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高效性原则;引导性原则。
三、企业安全生产预警
的建立
一个完整的安全生产预警
应由外部环境预警系统、内部管理不良的预警系统、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和事故预警系统组成。外部环境预警系统包括自然环境变化的预警;政策法规变化的预警;技术工艺、装备等物的因素变化预警。内部管理不良预警包括质量管理预警;设备管理预警;人的行为活动管理预警。预警信息的管理包括信息收集、处理、辨伪、存储、推断等。
预警系统主要由预警分析系统和预控对策系统两部分组成。预警分析系统主要包括:监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测评价系统等。预控对策系统根据警情确定控制方案。
预警信息系统完成将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转换的功能。原始信息包括历史信息、现实和实时信息,同时包括国内外相关的事故信息。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辨伪、信息存储、信息推断。
预警信息系统主要由信息网、中央处理系统和信息判断系统组成。信息网的作用是进行信息搜集、统计与传输;中央信息处理系统的功能是储存和处理从信息网传人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甄别和简化。信息推断系统是对缺乏的信息进行判断,并进行事故征兆的推断。上述三个系统有机地结合完成预警信息系统以下的活动。
(1)信息收集。通过对各种实时监测信息来源进行组合和相互印证,使零散信息转变为整体化的具有预报性的可靠信息。
(2)信息处理。对各种监测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与统计分析,使之成为可用于预警的有用信息。
(3)信息的辨伪。由于某些信息只反映表面现象而不能反映实质,因时间滞后而导致信息过时,系统的非全息性使部分信息不能完全反映整体,信息传输环节过多导致失,造成伪信息出现。伪信息往往会导致预警系统的误警和漏警现象发生,它所产生的风险比信息不全所产生的风险更加严重。因此初始信息不能直接应用,必须加以辨伪,去伪存真。 信息辨伪的方法有五种:
①进行多种来源信息的比较印证,如果相互之间存在矛盾,则必定信息来源有误。
②分析信息传输过程,以弄清信息所反映的时间点,并分析传输中可能出现的失误。
③进行事理分析,如果信息与事理明显相悖,信息来源有伪。
④反证性分析,即建立信息与目前事件状态之间的关系,然后由目前事件反证原有信息,若反证结果与原有信息偏误较大,则证明信息来源有误或过时。
⑤不利性反证,即假定信息为真,然后分析在这种假设下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若这种不利情况很多很严重,则这种信息应慎用。
(4)信息存储。信息存储的目的是进行信息积累以供备用,应不断更新与补充。采集者退散
(5)信息推断。利用现有信息或缺乏的信息进行判断,并进行事故征兆的推断。
由于预警信息系统完成将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转换的功能,因此要求信息基础管理工作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每个工作岗位都需要有明确的责任和定量的要求,信息来源符合一致性要求。采集信息过程的计量检测等都应有精确的技术标准。 统一化,各类报表、台账、原始凭证都有统一的格式和内容,统一分类编码。程序化,数据的采集、传递和整理都有明确的程序、期限和责任者。
此外还应该考虑人的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技术因素。其中生理因素包括年龄、疾病、身体缺陷、疲、劳、感知器官等。心理因素包括性格、气质、情绪、情感、思想等。技术因素包括经验、操作水平、紧急应变能力等。
注重安全管理,包括安全组织、安全法制、安全信息、安全技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