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化传递和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安全管理发展、进步和创新的必经之路,是未来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安全管理 信息化 平台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类认知的不断提高,国家、社会对企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障劳工安全健康既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全人类的共鸣。而安全管理覆盖了企业的所有部门、员工、设备、设施等,管理复杂度非常高,安全管理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安全管理者特别是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需求,建立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是从传统管理模式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型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段。
一、建筑施工企业现在安全管理现状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建筑施工企业一般都设有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企业总部一般有5-6名安管员组成,具体到是施工项目根据施工产值配备相关人员,每五千万产值配备一名安管员。具体到人数差不多项目部上一个安管员要负责不少于100人的安全管理工作,企业总部一个安管员要负责5个以上的项目部。现场监管必不可少,内业资料的整理更是不可马虎。目标责任书的签订、安全会议记录、
执行、风险的管控、检查的整改与落实情况、相关安全证书等内业资料的管理、上报都是由安管员具体负责。项目多、跟新频次快,资料全部为纸质,对于具体执行上难免存在一定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对于一线安管员:1、责任书下发后是否签订,上级责任书回执是否收到;2、隐患排查是做了,排查标准不统一怎么办;3、哪些证件到期了;4、哪些台账、报表未上报;5、哪些隐患没有整改;6、三级教育、日常培训哪些人员没有培训到位等等;
(二)对企业管理者:1、我是企业第一责任人,工人们在干什么我都不知道,怎么负责任; 2、安全管理工作有哪些不到位的情况?我想来督促下;3、都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如何整改;4、都举办过哪些培训,培训效果如何;5、每个月都有哪些项目存在重大安全风险;6、如何避免人员变动引起的安全管理波动等等。
现在的安全管理主要是靠人的主观能动性,从制度的制定到现场的管理,从检查的角度到报表的统计,人的主观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安全管理的整个过程,这就有可能造成数据的不真实。企业管理者想要对安全工作有所了解就必须亲自到某个项目上进行资料的检查和辨别,统计工作也比较繁琐且准确和真实性也存在很大的出入。资料的实时监控更是无法及时做到,从而无法整体上对安全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针对某个项目进行检查时除了对现场相关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外,对资料的检查往往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运用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把安全生产标准化进行固化,管理者可以通过平台系统全面、实时的了解各项目安全生产的具体情况,实现安全管理的透视化,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相关临时的报表,可以在日常检查中解放出大部分时间对现场安全进行检查,增加现场安全管控力度。信息化管理平台具体的优势将在下面逐一举例。
二、什么是信息化管理平台
“信息化是指通讯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总称。”其中行为合理化是指人类按公认的合理准则与规范进行;通讯现代化是指社会活动中的信息交流基于现代通信技术基础上进行的过程;计算机化是社会组织和组织间信息的产生、存储、处理(或控制)、传递等广泛采用先进计算机技术和设备管理的过程,而现代通信技术是在计算机控制与管理下实现的。因此,社会计算机化的程度是衡量社会是否进入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信息化管理平台又可称为信息化管理系统,是由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系统收集、加工、保存、维护和使用的计算机平台。它可以实现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历史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管理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行为、帮助实现其规划目标。通俗理解:能帮助人实现规划、预测、决策目标的数据库。平常的数据、信息要保持录,录入后的数据会根据原先设计而具备好多属性,你需要分析的时候就能容易的得到按不同标准(属性)统计的结果,比较一下,发现趋势,决定下一步怎么办。
三、为什么要建立企业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安全管理在企业中占的地位,企业的安全管理方式正在向着创新管理和知识管理转变。新安法的实施,强化了企业的主体责任,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现代化、安全生产共治的要求。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解决现有的安全、健康、环保日常工作面临的问题,促进安全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使安全管理从传统的“制度管理”模式,转变为“全员参与”的互动式管理模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形象。
(一)管理方面的提升
管理标准的推行上,主要是通过文件下发,员工培训与会议沟通等形式进行。企业安全管理平台系统可将政府、上级的标准通过软件形式延伸到各公司、项目部,从而提升执行力,减少人为理解因素导致的执行偏差。通过平台的管理从对结果的管理转向对过程的管理,实现企业对项目直至班组的全过程及时的信息化管理。以工作流技术为基础,以隐患排查为核心,形成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检查纠正的“闭环”式的跟踪管理。管理者与管理对象的零距离,相关信息在生产与管理实现及时共享。建立一个基于安全领域的从上到下各级管理人员直至一线员工有效的双向沟通平台。从原来的各项目各自为政相对独立的团队,整合为企业的虚拟大型团队,实现知识共享、经验共享,实现整体持续改进和水平提高,真正意义上实现全员参与的互动式管理模式。规范安管员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其执行力,保证安全工作的“合规性”,从而保护企业和管理层,避免“责任事故”。
(二)节省成本
企业安全管理的信息平台,可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通过平台可实现所有体系文件的过程管理,发布电子版本,在线实现文档的审批和会签,减少纸质版本的文件打印、装订,降低办公耗材的投入;大量记录台帐无须打印,节省了纸张和存放保管费用;应对检查和日常工作的台帐、报表整理工作由系统完成,减少因整理数据和统计分析数据的人工成本,以及统计分析错误,降低事故的发生率,从而减少因事故造成的损失。 (三)提升企业形象
安全工作不仅关系企业直接的生存与发展,还关系到整个社会。重庆丰都长江二桥以及青岛中石化燃油管道爆炸事件,都对企业形象造成了难以衡量的损失。“詹天佑奖”和“鲁班奖”的取得,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样,安全管理工作出色的企业也可以成为企业的名片。
四、如何建立企业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平台
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要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设立,具体情况要做好前期策划,下面以某一企业的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为例,简要说明平台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设置系统架构
(二)设置板块功能
1、目标与考核
目标指标 目标指标类型、目标指标管理、年度目标指标以及目标指标检查、目标责任书等
安全考核 企业内部、企业对项目、项目对班组等的考核以及考核模版的设置
2、安全会议
企业、项目会议召开的内容、参加人员、会议相关附件等(包括会议审批)
3、安全计划
季度计划、年度计划以及计划完成情况(包括计划审批)
4、
日常教育 三级教育、日常教育、教育培训等
台账管理 企业人员教育台账、项目人员教育台账等
5、风险管理
安全风险 安全风险清单、重大安全风险、月度安全风险分析等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清单、重要环境因素及其维护等
6、应急管理
应急预案 企业应急预案、项目应急预案、预案的修改、审批等
计划及演练 应急演练计划、实施记录、以及先关审批等
7、检查与整改
检查整改 检查情况、隐患整改、上级检查、公司排查治理、隐患统计等
挂牌督办 挂牌督办通知、上级下达的督办通知等
8、安全证书
证书管理 三类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台账管理,证书借阅管理等
再教育管理 三类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证书到期提示等
9、安全事故
月度事故报表及安全事故台账等
(三)相关人员培训
平台的建设可以由企业提出要求由专业软件公司实现平台的相应功能,但是平台的使用还是需要对企业安管员为核心的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了解系统的流程、各模块的相互关系及数据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并且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完善平台。最终达到使用者对平台的完全掌控,以及平台提供企业、管理者、操作者需要的相关数据。
结语: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是一个较为专业的平台系统,其信息之间具有很强的业务关联性,为具体工作办理、制定管理措施、企业安全决策提供支撑。通过多视角的分析统计工具为管理者决策提供决策依据,避免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