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考核要点 | 考核分数 | |
1、机构建设与安全责任(10分) | 1.1 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3分) | ①建立了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和管理网络;(1分) | ||
②按公司要求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1分) | ||||
③安全管理机构职责权限明确,职能有效履行,权威性强,可有效对企业进行安全管理。(1分) | ||||
1.2 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3分) | ①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满足本单位的工作需要;(1分) | |||
②安全专职人员具有相应资质,受过系统的培训;(1分) | ||||
③配备了兼职人员,专业能力、工作经验的满足要求。(1分) | ||||
1.3 安全责任制的建设 (3分) | ①形成文件化的安全责任体系,各职能层次、各类人员的安全职责明确;(1分) | |||
②单位各级人员明晰自身安全职责;(1分) | ||||
③各类人员尤其是主要负责人安全职责满足法规规定并切实履行。(1分) | ||||
1.4 社会责任(1分) | ①明确了公司安全生产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制定了相应的单位规定,能够在内部控制或影响的范围内,有效管理有关安全的社会责任的事项;(0.5分) | |||
②制定了消除或降低因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可能给社会带来的风险和不良影响的措施,合理、有效。(0.5分) | ||||
2、法规管理与制度建设(8分) | 2.1 适用安全法规的识别获取与传达(2分) | ①制定了管理制度,明确了责任部门,能自觉及时地识别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1.0分) | ||
②向从业人员、相关方有效传达相关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途径和渠道顺畅;(0.5分) | ||||
③所有从业者掌握应知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0.5分) | ||||
2.2 安全法规符合性的定期自我评价(2分) | ①制定了相应管理制度,责任部门明确,有效开展了守法自我评价;(1分) | |||
②评价结果制定成册,定期汇报,妥善保管;(0.5分) | ||||
③根据自我评价,采取并落实相应措施。(0.5分) | ||||
2.3 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的建设(4.0分) | 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健全;(1分) | |||
②根据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了完备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分) | ||||
③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发放到有关工作岗位;(1分) | ||||
④制定相应规定,确保适时修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保证岗位所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1分) | ||||
3、风险识别与控制(10分) | 3.1危险源辨识与档案管理(2分) | ①建立了危险源辨识评价制度,严格执行;(1分) | ||
②结合风险评价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了宣传、教育、培训;(0.5分) | ||||
③建立健全了危险源管理档案,详实记载危险源的类别、数量、位置、危险特性、安全管理责任人等相关信息。(0.5分) | ||||
3.2 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改措施(2分) | ①经常性地组织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对发现的隐患进行了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及时整改,并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验证;(1分) | |||
②对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项目按有关规定管理并建档。(1分) | ||||
3.3 重大危险源识别与管理(2分) | ①建立了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按照有关规定,确定重大危险源;(0.5分) | |||
②对重大危险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和监控;(0.5分) | ||||
③制定了应急预案,并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应急措施;(0.5分) | ||||
④重大危险源及相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送地方有关部门备案。(0.5分) | ||||
3.4 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1分) | ①建立了危险物品档案和专门管理制度;(0.5分) | |||
②危险物品管理措施执行有力,取得良好效果。(0.5分) | ||||
3.5 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2分) | ①对动火、检维修、拆除和报废等危险性作业的风险进行识别;(1分) | |||
②根据风险识别结果制定作业方案,并实施作业许可管理,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0.5分) | ||||
③对生产过程中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风险识别,实施计划控制,纳入日常安全管理之中,危险性作业管理全面。(0.5分) | ||||
3.6 承包商的安全管理(1分) | ①建立了承包商(含供应商)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资格预审、选择、开工前准备、作业过程监督、绩效评价、续用等进行管理;(0.5分) | |||
②安排专人对承包商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进行有效监督。(0.5分) | ||||
4、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培训(10分) | 4.1安全文化建设(2.0分) | ①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宣传到位;(0.5分) | ||
②主要负责人树立了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围;各级管理人员基本能带头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从业人员做到“三不伤害”; (0.5分) | ||||
③全面开展了班组安全活动,安全活动有针对性、科学性,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0.5分) | ||||
④确立了终身教育的观念和全员培训的目标,对在岗的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安全培训教育;(0.5分) | ||||
4.2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2.0分) | ①主要负责人和所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具备安全生产必备知识和能力;(1分) | |||
②按规定经过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培训考核,并取得安全任职资格证书。(1分) | ||||
4.3 从业人员的
(2分) | ①对所有从业人员进行了安全培训教育,并经必要的考核,持证上岗,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能力;(1分) | |||
②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建立了登记建档制度;(0.5分) | ||||
③对外来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的培训教育;(0.5分) | ||||
4.4 “四新”
培训(2分) | ①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前,组织编制了新的安全操作规程;(1分) | |||
②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岗位安全知识和技能;(1分) | ||||
4.5 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2分) | ①特种作业人员按规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1分) | |||
②现场特种作业人员所持证件均为有效期内;(0.5分) | ||||
③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登记建档管理,按规定参加复审。(0.5分) | ||||
5、安全生产投入(8分) | 5.1 安全生产经费提取与保障(4分) | ①依据国家、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建立安全投入制度,确定安全费用提取标准,按规定足额提取;(2分) | ||
②安全费用提取满足安全生产保障条件的要求;(1分) | ||||
③对安全生产提取费用设专门台帐进行管理。(1分) | ||||
5.2 安全生产投入的使用情况(4分) | ①按规定使用安全生产提取费用,专款专用,无挪用现象;(1分) | |||
②为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还根据有关规定和实际需要为从业人员参加以外伤害保险等;(1分) | ||||
③建立和实施了风险抵押金制度;(1分) | ||||
④安全生产投入使用有效,各类场所和设施无事故隐患。(1分) | ||||
6、安全生产规划与目标(8分) | 6.1安全生产发展规划(2分) | ①制定了单位安全生产发展规划,与国家和地区、公司总体发展目标一致(1分) | ||
②配有工作实施方案、具体措施及检查、考核办法,内容针对性强;(1分) | ||||
6.2安全生产年度目标(2.0分) | ①根据安全生产方针、公司要求和自身实际,单位制定了安全生产年度目标;(1分) | |||
②目标制定先进、合理,可行,目标在各层次、各部门、各岗位得到了分解, 进行了量化、落实;(0.5分) | ||||
③单位内各层次、各部门、各岗位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0.5分) | ||||
6.3年度工作计划(3.0分) | ①制定了安全生产工作计划,计划先进、合理、可行;(1分) | |||
②定期检查年度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阶段目标完成情况,进行阶段安全工作总结;(1分) | ||||
③根据目标及实际情况适时进行年度工作计划的评审和修订。(1分) | ||||
7、安全生产科技应用(6分) | 7.1安全技术的使用 (3分) | ①现场使用的各类防灾、抗灾、救灾设备实用;(1.5分) | ||
②现场人员掌握相关设备和技术的状况良好。(1.5分) | ||||
7.3 管理方法的应用(3分) | ①作业场所安全生产管理实现精细化、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1分) | |||
②管理方法的应用得到企业各类人员的积极响应和支持;(1分) | ||||
③方法的应用使企业事故风险得到持续、有效的控制。(1分) | ||||
8、施工生产安全管理(12分) | 8.1 设备设施安全现状评价(1分) | ①制订了生产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0.5分) | ||
②建立了台帐,实施规范化管理;(0.5分) | ||||
8.2 安全设施、设备的达标管理(2分) | ①有安全设施、设备(含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保证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1分) | |||
②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检测,应有记录且由有关人员签字。(1分) | ||||
8.3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1分) | ①建立了特种设备(含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管理制度及其台帐和档案;(0.5分) | |||
③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全部持证上岗,按规定进行维护、管理和检测检验;(0.5分) | ||||
8.4 关键岗位、要害部位的管理 (3分) | ①确定了安全生产的关键岗位、要害部位,并制定专门安全管理制度;(1分) | |||
②关键岗位、要害部位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无违章;(1分) | ||||
③防控设备和措施完好有效。(1分) | ||||
8.5安全警示标识设置(1分) | ①所有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可能产生严重职业危害作业岗位设置了明显的达标安全警示标志;(0.5分) | |||
②产生职业危害的企业,在醒目位置设置了公告栏,公布符合相关规定。(0.5分) | ||||
8.6 作业安全管理 (4分) | ①严格执行危险作业许可制度,作业前进行风险分析,制定控制措施; (1分) | |||
②作业现场警示标识符合要求,配备了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具)及消防设施与器材;(1分) | ||||
③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不违反安全纪律、工艺纪律、劳动纪律和环保纪律;(1分) | ||||
④严格进行检修作业前的安全条件确认及作业完成后的安全验收,并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1分) | ||||
9、职业危预防害管理与实施(10分) | 9.1 职业危害的预防与防护(3分) | ①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企业,其工作场所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卫生要求;(1分) | ||
②采取了国家规定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1分) | ||||
③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达标。(1分) | ||||
9.2 个体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4分) | ①为从业人员提供了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和器具,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1分) | |||
②各种防护器具定点,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进行了记录;(1分) | ||||
③建立了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台帐,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1分) | ||||
④现场劳动防护用品佩戴标准。(1分) | ||||
9.3 员工健康检查与档案管理 (3分) | ①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按规定组织了员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1分) | |||
②建立员工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规定期限妥善保存;(1分) | ||||
③健康检查、档案无遗漏。(1分) | ||||
10 、应急救援体系建设(10分) | 10.1 应急救援组织的建立与运行 (4分) | ①建立了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机制,明确了应急指挥系统的职责; (1分) | ||
②按规定建立了专职或兼职救援队伍; (1分) | ||||
③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和应急指挥系统能有效运行;(1分) | ||||
④应急专(兼)职队伍素质较高,胜任本职工作。(1分) | ||||
10.2 应急救援器材的配备与维护 (3分) | ①按有关规定,配备了充足的应急救援器材,定期进行检验,功能完好;(1分) | |||
②建立了应急通讯网络,应急通讯网络的畅通;(1分) | ||||
③所有有毒有害岗位全部配置了必要的防护救护器材,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处于正常状态。(1分) | ||||
10.3 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与演练 (3分) | ①企业各级组织均制定了应急救援预案,定期进行预案的维护、修改和更新,并按规定报政府和相关部门备案;(1分) | |||
②组织从业人员进行了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自防自救意识和能力强;(1分) | ||||
③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检验预案、锻炼队伍、提高能力;(1分) | ||||
11 、事故管理(8分) | 11.1事故报告和统计 (2分) | ①制定了事故报告制度和程序并按规定执行; (1分) | ||
②所有事故都有记录及登记造册,对事故定期进行统计、分析。(1分) | ||||
11.2 事故事件调查与处理 (3分) | ①按照法规要求、事故类别、等级,组建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或配合政府及部门的事故调查;(1分) | |||
②事故调查处理做到了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1分) | ||||
③事故调查处理的过程符合规定;(1分) | ||||
11.3事故预防与改进措施 (3分) | ①制定事故预防与改进措施,有阶段目标、实施细则,任务明确,针对性强,合理可行;(1分) | |||
②定期对预防措施实施情况及改进效果进行检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完善、充实。(1分) | ||||
③预防及改进措施落实有效。(1分) |
情境 | 死亡者 | 死亡责任划分 | 死亡指标归宿 | 事故处理结果 | 扣应分配绩效年薪 |
1 | 公司 所属项目部职工 | 主要责任 工程项目部 | 建设有限公司 | 上报地方劳动部门结案 上报建设集团 | 死亡1人,扣项目部20%;死亡2人,扣项目部50%。 |
2 | 公司分包单位职工(签订正式分包合同) | 主要责任 工程项目部 | 分包单位 | 上报分包单位所在地方劳动部门结案 | 死亡1人,扣项目部10%。 |
未报分包单位所在地方劳动部门结案 | 死亡1人,扣项目部15%。 | ||||
主要责任 分包单位 | 分包单位 | 上报分包单位所在地方劳动部门结案 | 死亡1人,扣项目部5%。 | ||
未报分包单位所在地方劳动部门结案 | 死亡1人,扣项目部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