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管理>> 事故调查与管理>>正文

违章行为的心理活动探析

作者:顾林森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5月27日

    上述事故便是小黄的不安全行为即不停车去调整螺丝,正好物又有不安全状态即轴头毛刺缠住袖套,反过来小黄不违章或轴头光洁,小黄没带袖套,二者缺一,事故便不会引发。事实上人、物轨迹异常接触概率不高。倘若一违章就出事故,相信没有会去冒这个风险。正因为如此,一些职工根据自己或他人违章后也没受到伤害的经验,得出了“这种行为不会引起事故”的结论,或认为自己运气好,不会出事故,这种视小概率事故为零的容错思想和侥幸心理正是作业者敢于违章的心理基础。

    我们常说,搞好安全生产要处理好“一万”和“万一”的辩证关系,我们一年365天,做到天天遵章守纪,以“一万”防“刀一”不让“人”和“物”异常接触,同时加强安全检查,抓住整改关键,使“物”保持安全状态,这样双管齐下,就可预防违章事故的发生。

    (三)违章行为的心理活动过程

    人的行为规律一般为:客观事物的刺激引发需要,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指向目标。

    当有多需要并存时,往往是强度最大的需要具有优势,形成行为的驱动力。从主观上讲没有人希望事故降临到自己头上,但在现实中,常常因为更具诱惑力的刺激存在,引发人们对其更强烈的需要,并因此取代了安全需要的优势地位。

    车工小黄排除主轴跳动的操作程序应是:主轴跳动→停车→调整中心架螺丝→开车观察效果→如不理想再重复上面程序,一次不行再来一次,直到排除。通常情况下,一次二次就排除情况不多见,总要调整多次。一套程序反复多次,确实够麻烦的、费时费力。如果小黄的安全需要占主导地位,那就会不嫌其烦,严格照安全规程办事。然而,人总希望以最小的能量消耗取得最大的工作效果,这是人类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心理习惯——省能心理。表现为嫌麻烦,怕费劲、图方便,当省能心理占上风时,安全需要便降到劣势地位。小黄便属于这种态势下作出了违章行为,不停车便伸手调整中心架螺丝。

    总之,当外在诱惑是省时省力时,其内在条件则是主观上具有需要与欲望,关键在于是否转化为动机,主要取决于作业者对违章风险与既得利益的比较,当作业者主观认为违章风险小而既得利益大时,需要便形成违章的动机,从动机到行为,其心理活动过程并没有结束。人们一方面有省事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希望自己不要出事故,最终动机是否转化为违章行为则取决于三个前提条件:一是自我感觉良好,有信心;二是基于对周围物体可靠性依赖;三是缺乏外在约束力。当前三点具备又缺乏强有力的约束力时,动机将指向意识的违章行为。

    (四)、制止违章行为的约束力

    综上所述,一个违章行为的产生,亦可看成是一连串错误的结果,由错误的认知、形成侥幸和省能心理的思维走势,并强化了错误的需要,从而导致了错误的行为,这一连串的错误犹如多米诺骨牌,我们如能抽去中间一张牌,或许能阻一系列的违章行为。在众多错误中,作业者的思想认识起主要作用,因此我们预防违章行为的主要措施是经常进行 。因为人的意识、情绪、态度、心理素质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是能够通过适当的教育和训练改变的,使其符合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通过耐心细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 ,逐步提高人的自我约束力,经常性的 应贯穿在职工日常生产活动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以各种形式如:大幅标语、安全卫生展览会、放安全影像、安全竞赛活动、安全知识考试,现身说法安全演讲,职工悼念亡友教育会、施工作业前预防教育,典型事故案例岗位教育,其次还可根据事故发生的规律进行。如老员工易凭经验办事产生麻痹思想,新员工易冒险作业,节假日前后员工情绪易波动,月末、季末、年末抡任务易忽视安全等,掌握这些规律,对症下药,就可以把思想教育和安全措施做在前头,取得安全生产主动权,真正做到预防为主。与此同时,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严格执行多项规章制度等措施,可以强化外在约束力,并借助外在约束力来规范人的行为。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