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由事后处理转为事前控制,一直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围绕这一课题多年来,我厂安全主管部门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在我们实施的各种安全管理方法中,危险点的控制管理效果比较明显。
我厂的危险点控制管理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一、危险点的辨识与确定
我们首先依照国家法规和安全性评价等标准,结合我厂安全生产实际,组织有安全管理经验、熟悉工艺流程、设备性能的专业人员,运用安全技术对全厂生产动力系统和各工序的危险因素进行定量评价。我们按物质、容量、压力、温度和以往发生事故的起数、伤害程度以及火灾爆炸危险当量指数进行逐项计分,然后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把全厂范围内的危险点划分为A、B、C三个等级。
A级危险点:指生产环境复杂,设备工艺操作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或设备毁坏,导致严重经济损失的地点。
B级危险点:指生产环境较杂,设备工艺操作具有较大危险因素,操作失误就会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和设备损坏,造成经济损失大于一万元小于五万元的地点。
C级危险点:指生产环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操作者如有失误造成人员伤害或造成1万元以下经济损失的地点。
经过认真细致的辨识与评价,全厂确定了锅炉、空压站等4个A级危险点,厂内机动车、注塑机、电气焊等37个B级危险点,和50多个C级危险点。
二、建立危险点控制管理网络体系
危险点确定之后,我们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方法,制定了《危险点安全检查工作制度实施细则》。《细则》明确规定了危险点的控制管理责任、检查整改措施、考核奖惩方法等。为使全体职工对此项工作的目的、意义、责任、方法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我们又组织各类人员学习了《细则》。在此基础上,总厂和分厂等二级单位分别建立了“危险鼎足之势控制管理领导小组”,为此项工作能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我们还设立了“危险点安全检查台帐”,危险点的设备设施名称、安全检查责任人、本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等必须在台帐上登记。另外,各危险点的安全检查表均以铝合金镜框镶好,悬挂上墙,以方便各级人员对危险点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