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思想隐患
一些生产经营单位不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应有的法律认识高度,凭直觉或经验发现、处理安全生产问题的多,依据科学管理由表及里分析潜在隐患的少;“安全”或“不安全”定性的概念多,定量分析的概念少;片面零碎地解决问题的多,全面解决问题的少;采用传统的管理办法管理安全生产的面貌仍没改变。尤其是面临社会转型,利益格局变化,急功近利,浮躁冒进,只要钱不要命,金钱至上。
安全生产工作中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走过场,图应付等形式主义作风还一定程度存在,反映情况不真实,汇报问题不诚实,报喜不报忧,相互推诿,在事故调查处理和行政责任追究方面,还存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问题。
2. 体制隐患
一方面,我国现有的大部分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普遍带有计划经济的烙印,而如今安全生产的主体及其调整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国有企业改制、下放、脱钩,原有的一些部门规章失去了应用作用,红头文件到达的范围有限,大量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空白点。
脱胎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先天存在职能交叉、责权不明、监督难以到位、执法主体模糊的弊端。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监管体制有时显得十分乏力。
另外,一些管理部门之间关系尚未理顺,安全生产中的多头管理现状导致责任不明,管理混乱,监督乏力,直接制约着安全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和安全防范措施的贯彻执行,造成安全生产管理流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无序状态,很难实现从初级的重事故处理向高层次预防为主转变。
3. 基础设施隐患
一些生产经营单位设备质量问题多,安全投入严重不足,历史欠帐多,一些装置带病运行,超期服役,超负荷运转,拼设备、拼人力现象屡见不鲜,许多企业“有钱买马、无钱买鞍”。
部分机动车辆超载、超速等违章现象突出,拖拉机、农用车等违章载人的势头难以控制,非煤矿山掠夺式生产和私自开山炸石、乱采滥挖严重,造成周边环境的滑坡、泥石流、塌方等危险大量存在,作业环境极为恶劣。部分企业和公众聚集场所仍存在电气线路乱拉乱接,消防通道不畅,灭火设备、设施配备不足,缺乏紧急疏散标志等火灾隐患。企业生产经营中侵犯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从业人员不履行安全生产义务的情况时有发生,并由此引发大量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