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和公司方针,充分辨识生产经营活动及所有相关活动所涉及范围内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合理评价其危险程度,制定风险控制措施,采取有效的控制管理措施。
2.范围
公司范围内所有生产经营、产品、服务中的一切作业活动。
3.定义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可接受风险:根据组织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4.职责
4.1总经理负责提供风险控制所需的资源。
4.2管理者代表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的组织领导工作,确认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结果,批准重大风险和不可接受风险控制措施。
4.3安全环保部负责对识别出的所有危险源及其风险评价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整理,组织评审出公司范围内的重大风险和不可接受风险,并编制控制措施。
4.4各单位负责其管辖区域(范围)内所涉及到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协助安全环保部确定重大风险和不可接受风险控制措施并实施。
5.工作程序
5.1工作步骤
5.1.1各单位根据其生产活动划分作业活动,并收集作业活动信息,以基层作业区或工段为单元组织员工全面辨识危险源和进行风险评价,填写<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基础调查表>。
5.1.2各单位将基础调查表分类、汇总后,组织本单位生产、工艺、设备等专业人员及员工代表对风险评价的结果进行确认或调整,填写本单位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汇总表>报安全环保部。
5.1.3安全环保部对全公司识别出的所有危险源及其风险评价结果进
行汇总、分析、整理后,组织生产部、公安处、设备管理部、总工办及工会等部门相关人员对其进行评审,确定公司不可接受风险和重大风险。
5.1.4安全环保部组织编制公司<重大风险、不可接受风险控制措施清单>,经安全环保部负责人审核。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后下发执行,
5.1.5各单位根据公司<重大风险、不可接受风险控制措施清单>,摘录编制本单位的<重大风险、不可接受风险控制措施清单>,并据此组织实施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5.1.6对重大风险和不可接受风险的日常控制管理执行《危险源(点)控制管理办法》。
5.2危险源辨识要求
5.2.1划分作业活动时,要将按生产工艺流程和地理区域划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在考虑常规作业活动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类检修作业、危险作业、处理应急故障、技术改造、施工建设、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等非常规作业活动。然后逐步细分到每个作业步骤,确保作业活动划分的充分性和准确性。
5.2.2危险源辨识要充分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生理心理性、行为性和其他辐射性、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缺陷及其它危险源类型。
5.2.3危险源辨识过程中要考虑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方针、监测数据、职业接触和健康评价、以往审核、评价或评审的报告、来自员工或其它相关方的信息、事件记录或同行业已发生的事件、设施、过程、活动的信息或相关记录。
5.3风险评价方法
5.3.1采用定性法和半定量(LEC)法。
a.定性法:
● 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 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
● 曾经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
● 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事故的风险,且无适当控制措施;
● 采用半定量法分值达到160分以上的风险。见5.3.2;
b.半定量法(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
D=L*E*C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风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风险程度
在确定可能性L时要考虑培训情况、人员能力、防护装置情况、应急响应情况、监督检查力度等因素,并参照以往的事故经历;在确认后果C时,应考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严重程度。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
分数值 |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
10 6 3 1 0.5 0.2 0.1 | 完全可以预料(近期即会发生)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
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 |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
10 6 3 2 1 0.5 |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暴露 每周一次暴露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分数值 |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
100 40 15 7 3 1 | 10人以上死亡 3-9人死亡 1-2人死亡 致残 重伤 轻(微)伤 |
5.3.2风险级别的划分:
a.按定性法辩识的结果至少应是不可接受风险;
b按半定量(LEC)法划分:
Ⅰ级: 分值在160以上的,为重大风险;
Ⅱ级: 分值在60—160之间的,为不可接受风险;
Ⅲ级: 分值在60分以下的,为可接受风险。
5.4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
5.4.1对于重大风险和不可接受风险,采取以下其中一种或多种措施进行控制,控制措施的选定应遵循关于控制措施层级选择顺序的原则,即:
a. 消除—改变设计以消除危险源;
b. 替代—用低危害物质替代或降低系统能量;
c. 工程控制措施—安装通风系统、机械防护、连锁装置、隔声罩等;
d. 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控制措施—安全标志、危险区域标识、发光标志、人行道标识、警告器或警告灯、安全规程、设备检修、门禁控制、作业安全制度、操作牌或作业许可等;
e. 个体防护装备—安全防护眼镜、听力保护器具、面罩、安全带和安全索、口罩和手套等;
f. 保持现有措施。
5.4.2对于可接受风险,采用日常管理控制、保持现有措施进行控制。
5.5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更新和评审
5.5.1安全环保部应在每年11月份组织各单位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清单进行一次评审,必要时进行修改。
5.5.2各单位应及时将生产和检修作业活动中新发现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价,对评价出的不可接受风险和重大风险及时报送安全环保部,安全环保部组织对其进行确认,并及时更新危险源辨识汇总表和《重大风险、不可接受风险控制措施清单》,督促基层单位采取控制措施。
5.5.3作业场所因公司决策、工艺改进、设备更新改造,法律、法规发生变化以及外部其它原因引起职业健康安全状况发生重大变化时,所在单位按5.1--5.4条款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工作。
5.5.4当公司活动、服务发生变化;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发生重大变化;管理评审、内外审结论要求;监视活动、事件调查、紧急情况或应急程序测试结果要求;相关方有强烈愿望、控制技术的进步、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提议变更以及外部其它原因引起职业健康安全状况发生重大变化时,安全环保部应及时组织有关单位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修改。
6.引用文件
危险源(点)控制管理办法
7.相关记录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基础调查表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汇总表
重大风险、不可接受风险控制措施清单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基础调查表
作业区(工段) S/R01
序号 | 作 业 活 动 | 危 险 因 素 | 可 能 导 致 的 事 故 | 伤害人员 | 风 险 级 别 判 定 方 法 | 备 注 | ||||
a.b.c.d.e | 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 | |||||||||
L | E | C |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审核 日期 填表人 日期
注:判别依据中a 为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b 为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c 为曾经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 d为直接观察而判断的;e.为LEC法半定量评价判断D值大于60的风险。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汇总表
单位名称 S/R02
序号 | 作 业 活 动 | 危 险 因 素 | 可能导致的 事故 | 风 险 级 别 判 定 方 法 | 风险级别 | 备 注 | ||||
a.b.c.d.e | 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 | |||||||||
L | E | C |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审核 日期 编制 日期
注:判别依据中a 为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b 为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c.为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
1.目的
识别公司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进行合理评价,判定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或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环境因素,客观地评价出公司重要环境因素,以便能对其进行控制。
2.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活动、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更新。
3. 定义
3.1 环境:组织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2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3.3 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4. 职责
4.1 管理者代表领导公司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批准公司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2 安全环保部
4.2.1 负责指导各单位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并更新,并对各单位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结果进行核查、确认。
4.2.2 负责汇总各单位的重要环境因素,编制公司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2.3 负责向管理者代表报送公司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3 各单位
4.3.1负责全面开展本单位环境因素基础调查工作,将本单位的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结果分类汇总,并上报安全环保部。
4.3.2负责针对本单位的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
5. 工作程序
5.1环境因素识别评价
5.1.1各单位组织基层员工,根据本单位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结合现场观察以及相关方要求,全面分析识别和评价本单位环境因素,填写<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调查基础表>和<相关方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基础调查表>。
5.1.2 各单位将基础调查表收集整理汇总后,组织本单位生产、工艺、设备等专业人员及员工对环境因素描述、各项分值进行修订确认后,填写本单位的<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结果汇总表>和<相关方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结果汇总表>,形成本单位环境因素清单。将其中重要环境因素填入《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相关方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经单位主管领导审核,负责人批准后报送安全环保部。
5.1.3安全环保部收集各单位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整理汇总并组织评审形成公司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报送管理者代表批准,下发各单位。
5.2 环境因素更新
5.2.1定期更新
各单位在第一次认证时,组织对本单位范围内生产、活动和服务过程环境因素进行一次全面识别与评价;随后每年11月份只对变更的生产、活动和服务过程中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与评价。
5.2.2不定期更新
各单位应在发生如下情况时对本单位环境因素进行识别与评价,并将新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结果报安全环保部: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变化;
本公司活动、产品、服务发生较大变化;
相关方的强烈要求;
发生了严重的环境事故。
5.2.3更新步骤按照5.1实施。
5.3环境因素控制
各单位根据本单位识别的环境因素及公司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作出本单位环境因素清单、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并按下列方法进行控制:
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运行控制程序及作业文件;
应急预案与响应;
成本考核;
其他控制方法。
5.4 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及要求
5.4.1 环境因素识别方法
a. 过程分析法;
b.现场观察及资料评审;
c.专家评议、集思广义法。
5.4.2环境因素识别范围
a.公司采矿、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所有能够控制的,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以及对公司环境造成影响且公司能够施加影响的相关方的环境因素,并考虑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
b. 环境因素识别时要考虑以下内容: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八种类型:向大气的排放、向水体的排放、向土地的排放、原材料及自然资源的使用、能源使用、释放的能量、废物和副产品、物理属性(如钢铁形状等)。
5.5 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
5.5.1 环境因素的评价依据
在评价环境因素时要充分考虑:环境影响的规模、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发生的频率、环境影响的持续时间、法律法规的要求、技术难度、经济费用、相关方的利益、组织的公众形象、企业的竞争力、因环境问题造成的组织风险等。
对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采用直接判定法或专家评判法。先使用直接判定法,如直接判定法的条件不适用,再使用专家评判法进行评价。
5.5.2.直接判定法
有下述情况的环境行为,可直接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在<环境因素评价表>、<相关方环境因素评价表>中直接标识。
a.已违反法律及标准要求的环境因素(如超标排放);
b.当地政府等相关方高度关注的环境因素;
c.政府或法律明令禁止使用、限期使用或限期替代使用物质(如哈龙物质使用及其制品使用,大能耗装置等);
d.政府和法律有明文规定限制,但无定量指标的环境因素:
未加合理处置的危险废弃物;
有利用价值而没有回收利用的固体废弃物;
未进行必要分类,处于不合理混放状态的固废;
与使用有毒有害化学药品相关的环境因素;
水、电及主要原辅材料中具有明显节约空间和能够制定有效节约措施的资源、能源消耗;
e.异常或紧急状态下预计产生严重影响的环境因素(如火灾、危险品泄漏、环保设施故障等)。
5.5.3专家评判法
各专家以会议的形式共同研究商讨,填写〈环境因素评价表〉、<相关方环境因素评价表>,对每个环境因素按照环境影响的规模和范围、发生频率、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公众和媒体的关注程度、控制的难易程度5个因子进行打分,总分大于18分判为重要环境因素。以下为各评价因子的分值:
a.评价因子a
环境影响的规模和范围 | (a=1~5) | |
Ⅰ | 全球性、国家范围严重影响 | 5 |
Ⅱ | 区域性影响 | 4 |
Ⅲ | 社区性严重影响 | 3 |
Ⅳ | 社区性影响 | 2 |
Ⅴ | 场界内影响(或无) | 1 |
b. 评价因子b
发生频率 | (b=1~5) | |
Ⅰ | 每日一次~持续时间 | 5 |
Ⅱ | 每周一次~每日一次 | 4 |
Ⅲ | 每月一次~每周一次 | 3 |
Ⅳ | 每年一次~每月一次 | 2 |
Ⅴ | 一年以上一次 | 1 |
c.评价因子c
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 | (c=1~5) | |
Ⅰ | 严重 | 5 |
Ⅱ | 一般 | 3 |
Ⅲ | 轻微 | 1 |
d.评价因子d
公众和媒体的关注程度 | (d=1~5) | |
Ⅰ | 社会极度关注 | 5 |
Ⅱ | 地区性极度关注 | 4 |
Ⅲ | 地区性关注 | 3 |
Ⅳ | 一般关注 | 2 |
Ⅴ | 不为关注 | 1 |
e.评价因子e
控制难易程度 | (e=1~5) | |
Ⅰ | 加强管理可明显见效 | 5 |
Ⅱ | 通过实施污染治理等措施可明显见效 | 3 |
Ⅲ | 难以控制 | 1 |
环境因素评价:M=a+b+c+d+e
M≥18时,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6.引用文件
7.相关记录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基础调查表
相关方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基础调查表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基础汇总表
相关方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基础汇总表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相关方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基础调查表
E/R11
部门 | 活动、产品、服务 | 序号 | 环境 因素 | 污染物(因子) | 环境 影响 | 直接判定法 | 专家评判法 | 是否重要环境因素 | 备注 | |||||||||
a | b | c | d | e | a | b | c | d | e | 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审核 日期 填表人 日期
相关方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基础调查表
E/R12
部门 | 相关方 | 活动、产品、服务 | 序号 | 环境 因素 | 污染物 (因子) | 环境 影响 | 直接判定法 | 专家评判法 | 是否重要环境因素 | 备注 | |||||||||
a | b | c | d | e | a | b | c | d | e | 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审核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