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管理>> 危险源及风险辨识>>正文

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

  
评论: 更新日期:2020年12月17日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管道储运公司于2002年10月开始建立HSE ,由于刚开始对建立体系特别是对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的内容、方法及分析步骤了解不深,故走了一些弯路。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感到正确的识别出企业存在的危害并作出适当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1 识别的主要内容

危害识别就是找出可能引发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产过程的特征。包括:

1.1 厂址

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候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1.2 厂区平面布局

①总图: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工艺流程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

②运输线路及码头:厂区道路、厂区铁路、危险品装卸区、厂区码头。

1.3 建(构)筑物

包括结构、防火、防爆、朝向、采光、运输、(操作、安全、运输、检修)通道、生产卫生设施等。

1.4 生产工艺过程

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

1.5 生产设备、装置

①化工设备、装置: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管件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

②机械设备: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

③电气设备: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

④危险性较大的设备、高处作业设备。

⑤特殊单体设备、装置:锅炉房、乙炔站、氧气站、石油库、危险品库等。

⑥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场所。

⑦工时制度、女工劳动保护、体力劳动保护。

⑧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

2 识别方法

2.1 分析物料性质

①易燃易爆物质

②腐蚀和腐蚀性物质

a. 电化学腐蚀

b. 化学腐蚀性物质

2.2 分析作业环境

①生产性毒物

职工在生产过程中接触的以固体、液体、气体、蒸汽、烟尘等形式存在的原料、成品、半成品、中间体、反应副产物和杂质,并在操作时可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进入人体,对健康产生损害、造成慢性中毒、急性中毒或死亡的物质。

②生产性粉尘

其危害主要存在于开采、破碎、筛分、包装、配料、混合搅拌、散粉装卸及输送等过程和清扫、检修等作业场所。

③噪声

④振动

使用振动工具或工件的作业,工具手柄或工具的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不得超过5m/s2。

⑤电磁辐射

⑥高温、低温

a. 高温危害

高温使劳动效率降低,增加操作失误率。

b. 低温危害

低温作业人员受环境低温影响,操作功能随温度的下降而明显下降。

⑦采光、照明

作业场所采用、照明不良,易造成标示不清、人员的跌、绊和误操作率增加的现象,因而在危害识别时对作业环境的采光、照明是否满足国家有关建筑设计的采光、照明卫生标准要求作出分析。

⑧工艺流程或生产条件

工艺流程或生产条件也会产生危险,并且能加剧生产过程中材料的危险性。如:水就其性质来说没有爆炸的危险,但如果生产工艺的温度和压力超过了水的沸点,那么水的存在就具有蒸汽爆炸的危险。

综上所述,识别危害及环境因素应通过现场观察及所收集的资料,对所确定的评估对象,尽可能识别出实际的和潜在的危害,包括:物(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主要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保护措施和安全装置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有:不采取安全措施、误动作、不按规定的方法操作,某些不安全行为(制造危险状态);可能造成职业病、中毒的劳动环境和条件,主要有:物理的(噪音、振动、湿度、辐射),化学的(易燃易爆、有毒、危险气体、氧化物等)以及生物因素;管理缺陷,主要有:安全监督、检查、事故防范、应急管理、作业人员安排、防护用品缺少、工艺过程等。

1 前期准备

收集整理四种清单:设备、设施清单;作业活动清单;人员(岗位)清单;环境因素清单。

2 危害分析及评价方法

2.1 工作(岗位)危害分析法(JHA)

较细致地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危害的方法,把一项工作活动分解或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害和可能的事故,设法消除危害。适用于在作业活动、检维修工作中,对作业人员操作活动中潜在危险和危害的识别,同时也适用于岗位人员工作活动的危害分析。

2.2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SCL是基于经验的方法,分析人员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适用于对建设阶段、固有设备设施,特别是对单一设备的危害识别。

2.3 预危害性分析法(PHA)

在项目发展的初期(如概念设计阶段)识别可能存在的危害,是今后危害性分析的基础。适用于在工程项目或工艺装置等方案开发的初期阶段、设计阶段或建设初期进行的危害识别。

2.4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法(FMEA)

识别装置或过程内单个设备或单个系统(泵、阀门、液位计、换热器)的失效模式以及每个失效模式的可能后果。适用于对单一设备和系统,特别是对机械设备、电气系统的工作性能分析。

2.5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

系统、详细地对工艺过程和操作进行检查,以确定过程的偏差是否导致不希望的后果。

适用于概念、设计初期阶段复杂流程或设备。

2.6 故障树分析法(FTA)

从结果到原因描绘事故发生的有向逻辑树。把系统可能发生或已发生的事故(称为顶上事件)作为分析起点,将导致事故的原因事件按因果逻辑关系逐层列出,用树形图表示出来,构成一种逻辑模型,然后通过对这种模型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找出事件发生的各种途径及发生概率,进而找出避免事故发生的各种方案,并优选出最佳方案的一种分析方法。适用于对确定的系统在过去发生的事故及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

2.7 环境因素识别

输入输出分析法是环境因素识别的基本方法,即:确定每一作业活动的输入输出,识别相应的环境因素。针对每一作业活动再考虑3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3种状态(正常、异常或紧急)、6个方面(水、气、声、渣、能源资源、社区)基础上,对整个作业活动进行具体的识别。

正确运用上述七种分析方法,可将企业99.9%的危害识别出来,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3 重大危害及重大环境因素汇总

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结果分四个档次:

可容许的(L*S=1~5);中等的(L*S=6~11);重大的(L*S=12~16);不可容许的(L*S=17~25或L单项为3以上)。

注: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S—事故发生的严重性;L*S—严重度。

将上述重大的、不可容许的两项危害按分数从大到小排列。重大环境因素按正常、异常、紧急排列。

4 控制措施

为防止识别出来的重大危害及重大环境因素发生事故,应从三个方面采取控制措施:

(1)工程技术措施:从设备、设施、工艺方面予以改进,减少和消除不安全状态。

(2)教育培训措施:根据HSE管理工作的需求,开展针对性的HSE教育,使职工掌握防止事故的知识和操作方法,消除或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

(3)管理措施:贯彻实施有关法令、标准、规范、制定、完善操作规程,组织HSE检查和考核。

综上所述:对识别出来的重大危害及重大环境因素应从消除危害、降低危害、个体防护三个方面控制,即通过制订管理方案整改危害,用运行控制文件控制危害,用应急预案进行防护。

(1)在建立HSE 的初期,由于不熟悉体系的要求,导致收集清单较粗,分析结果不符合要求,耽误工作进度。

(2)由于每张分析记录表分析的侧重点不一样,容易出现分析侧重点不清楚导致重复分析或遗漏分析项目,致使分析结果重复和遗漏危害。

(3)理解评价准则不透彻,有的危害打分偏高,有的打分偏低,与实际情况不符,导致真正的风险找不出来。特别是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不愿意将企业内的危害真实识别出来的思想,违背了风险评估的初衷。

(4)初始状态评审与风险评估脱节,初始状态评审出现的危害在风险评估中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导致危害识别漏项。

(5)作业活动分析:部分工作步骤划分不细致。危害和潜在事件没有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的作业环境及管理缺陷等方面分别来查找、描述危害;分析危害时没有说明危害是如何发生的或者描述太简单,没有说明危害发生的途径或方式。

(6)岗位作业活动分析:易对全部岗位进行分析,应针对管理岗位人员的作业活动进行分析。

(7)安全检查表分析:检查项目列的较粗,如对电气设备的检查,许多没有检查接地、漏电保护器和接头的项目;检查的要求或标准不清楚,很笼统,没有数量参数;同型号的多台设备打分值完全相同;很多危害识别仅由一人来做,由于受到知识面、专业面及实际工作经验的局限,有些危害识别不出来。

(8)失效模式分析:分析人员对所分析的设备结构不清楚,不能深入细致分析。

(9)环境因素评价表对环境因素的描述不准确,部分环境因素没有考虑异常和紧急状态,没有根据评价准则来进行环境影响程度的评价。

(10)对咨询公司工作人员的工作不熟悉、不了解,导致作用发挥不充分,出现工作返工。

(1)领导重视并参与是HSE 建设的前提。在体系建立过程中,领导不仅要提供人、财、物的支持,还要参与到体系的创建中来,并负责体系向良性方向发展,避免出现仅由安全部门牵头,其它相关部门不愿参与的局面。

(2)加强教育培训。在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前应加强对领导及全员的意识培训,使全员了解建立HSE 的意义和目的,避免出现领导讲话时重要,工作忙起来不要的情况;更不能出现培训人员不工作,工作人员不培训的情况。

(3)风险评估小组成员应充分了解初始状态评审中的问题,并结合企业的现状,通过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查找初始状态评审时遗漏的危害,并将这些危害利用分析表分析出来。

(4)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小组人员应着重考虑从专业知识扎实、相关知识面广、实际经验丰富的人中选取。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