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物源
|
废物类型
|
清洁生产方案
|
方案类型
|
材料的购入储存和搬运
|
搁置过期陈旧或受污染的材料
反应过的/聚合过的或不合规格的化学品
粉尘排出物
空容器
加(运)油剩余物
|
实行“先进先出”的用料原则控制存货
首先对材料进行试验,以决定其是否可用于当前生产
将陈旧材料退还给供货商
隔离废物流
包装物品避免日晒雨淋
与供应厂家合作或安装提纯设备以提高供料质量
慎重考虑对新材料的需要(如修改工艺或改进控制,以减少或取消对新材料的需要)
尽量使用合规格材料
使用阻化剂以防止不良副反应或聚合物的生成
将粉状产品重新制为粒状产品
当冲洗固体搬运设备时,重用惰性组分
改用可重复使用的容器、装运箱或成批运输
回收罐车中的物品
使用泵或管道转运液体材料
|
|
反应器
|
不合规格材料
副产品
|
通过安装隔板,采用高速搅拌马达,不同搅拌叶片设计、多层轮翼、泵激反复循环或一台串联固定式搅拌器,来改进反应器中的物理拌合
用较好的进料投入,以获得较好的产品产出
改善反应剂投入反应器的方法(在投入反应器前,先将反应剂充分浓缩)
改进催化剂,并不断加以提高
为回用物流,另外设置反应器
改进反应器的加热和冷却技术
考虑设计不同的反应器(如用插塞流动代替罐内搅拌混合)
改进控制,使反应器处于最佳状态(如经常稳定运行状态,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等)
保证橡胶垫片无破裂、磨损
|
|
热交
换器
|
不合规格产品(如对温度敏感的产品)
|
降低管壁温度
―用低压蒸汽流
―降低过热蒸汽流
―安装热压缩器
采用分级加热(先用余热,次用低压蒸汽流,再用降低高热后的高压蒸汽流)
采用列式清洗技术(循环海绵球和逆反刷)
对粘性流,可使用内壁经刮擦过的交换器
监控交换器污垢
使用不腐蚀管道
|
|
泵
|
|
在可能条件下修复密封或购买新泵,以继续作业
使用无密封泵(罐型或磁力驱动)
|
|
炉子
|
|
更换盘管,研究其他设计类型
用中间交换器代替炉子或使用高温导热液
利用现有的过热蒸汽
|
|
蒸馏塔
|
不纯产品
聚合废料
管孔或漏斗排出的产品
|
如塔的容量充足可增大流量化
增加塔身节(如采用不同直径、塔盘或高效密封包层)
重新做塔盘或重新做密封包层
更换进料塔盘,达到更好的分馏
绝热
改进进料分布,对密封包层塔更应如此
预热进料(如与另一束流交叉交换热量)
从塔顶部附近的塔盘中,将塔顶馏出的产品去掉
增大蒸汽管道尺寸
修改再蒸馏锅设计(改为向下流动液膜或泵式再循环蒸馏锅,高通量管道)
降低再蒸馏锅的温度(如使用低压蒸汽、低过热蒸汽、安装热压缩机、用中间传导液体等)
确保管道无阻塞
降低塔内压力
改进塔顶流出物冷凝器(更换导管、更换冷凝器、增设管口辅助冷凝器)
将塔顶流出蒸汽引至下一个塔(使用分冷凝器,并将蒸汽流引导至后续加工塔)
|
|
管道
|
泄漏或挥发物
副产品
排出物
低等级产品
|
更换泄漏的阀、泵和密封件
监控主要管孔(贮存罐、罐车)及漏斗系统,回收管孔排出产品(安装冷凝器或管孔压缩机)
避免将热物料送去贮存
改变冶炼法或使用里衬
避免管线过热,缠绕容器或为其加套
分离废物并将其回收
|
|
产品
加工
|
不合规格产品
受污染产品
溢出物
排出的粉尘
蒸发损失
质量控制试验样品
|
按要求或需要的数量生产产品
使用毒性较小或无毒的原料
改进联机控制(如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
优化逐级操作
自动启动、关闭和进行产品转换
给车间生产编制程序,以处理意外的翻转及跳闸等事故
调整设备位置,改变管道走向布置,以避免其它污染源
为废品寻找市场
安装可重复使用的隔热装置
重新设计或修改加工工序和工艺,以回收产品和不可利用的原材料重新配制产品(如生产颗粒状化学品而不是粉末状化学品,以减少粉尘排出物)
分离并回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排出物
将批量生产改为连续生产
更新催化剂
审查抽样频率和程序,以减少次数和样品数量
回用样品
如反应器圆盘断裂,可考虑分流到中性罐中去
|
|
设备清洁和转换
|
废品
用过的清洁剂
洗涤液
|
提高设备利用率
改进使用同一条生产线生产不同化工产品的日程安排
回收更多的产品(通过刮扫罐体或吹扫管道)
冲洗转运固体物料的设备,回收惰性沉淀物质
避免不必要的设备清洁,探讨取消批量间清洁的可行性
考虑采用其它清洗方法(如塑料介质喷丸等机械清洗法等)
考虑使用危害较小的清洗剂(如用具有更好生物降解性能的清洗剂的超声波清洗法)
使所用的清洗产品标准化
减少清洗剂的使用(如改用高压喷雾、压缩空气流和热清洗浴等)
在可行条件下,回收并回用清洗剂
回用清洗水
在可能条件下,用生产过程中的液体清洗加工设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