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管理资料>> 技术交底>> 建筑施工>>正文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打桩技术交底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01月03日
一般项目:
1、砂、石、水泥、钢材原材料质量(现场预制时才检查)。符合设计要求。检查产品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2、混凝土配合比强度(现场预制时才检查)。通过试验的配合比单配制的计量记录。按规定留置试块,28天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配合比单、计量记录、试验报告。
3、成品桩外形。表面平整、掉角深度<10mm、蜂窝面积小于总面积
0.5%,颜色均匀。观察检查。
4、成品桩裂缝(收缩或起吊、运输、堆放引起的裂缝)。深度<20mm,宽度<0.25,横向裂缝不超过边长的一半。用裂缝测定仪测量。此项地下水侵蚀地区,锤击数超过500击的长桩不适用。检查测定记录。
5、成品桩尺寸。横断面边长±5mm;桩顶对角线差<10mm;桩尖中心线<10mm;桩身弯曲矢高<1/1000L。用尺量检查。桩顶平整度<2mm,用水平尺检查。
6、电焊接桩。检查焊缝质量。按钢桩电焊接桩焊缝检查。
焊后停歇时间>1min。秒表测定。
上下节平面偏差<10mm。尺量检查。
节点弯曲矢高<1/1000L。尺量检查。
7、硫磺胶泥接桩。胶泥浇注时间<2min,秒表测定。
 浇注后停歇时间>7 min,秒表测定。
8、桩顶标高。±50mm。水准仪测定。
9、停锤标准。符合设计要求,现场实测或检查沉桩记录。
桩在现场预制时,检查原材料、钢筋骨架(见表5.4.1)、混凝土强度;采用预制桩,检查桩的外观及尺寸。对长桩和总锤击数超过
500击的桩。对其强度和邻期进行双控制。
施工中桩体垂直度、沉桩情况、桩顶完整状况、接桩质量等进行检查,对电焊接桩,重要工程应做10%的焊缝探伤检查。施工结束后做承载力体质量检验。
检查后形成施工记录或检验报告。
检查施工记录和检验报告。
混凝土预制桩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项目
序号
检 查 项 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
检 查 方 法
1
桩体质量检验
设计要求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2
桩位偏差
5.1.3条
尺量检查
3
承载力
设计要求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一般项目
1
砂、石、水泥、钢材等材料
(现场预制时)
设计要求
检查产品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2
混凝土配合比及强度(现场
预制时)
设计要求
检查配合比单、计量记录、试验报告
3
成品桩外形
表面平整,颜色均匀,
掉角深度<lOmm,蜂窝
面积不于总面积0.5%
观察检查
4
成品桩裂缝(收缩裂缝或起
吊、装运、堆放引起的裂缝)
深度<20mm
宽度<0.25mm
横向裂缝不超过边长的一半
用裂缝测定仪测量(此项地下水侵蚀地区,锤击数超过500击的长桩不适用)
检查测定记录
5
成品桩尺寸:
横载面边长(mm)
桩顶对角线差(mm)
桩尖中心线(mm)
桩身弯曲矢高
桩顶平整度(mm)
mm
mm
mm
mm
mm
±5
<10
<10
<1/1000L
<2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L为两节桩长)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6
电焊接桩:焊缝质量
电焊结束后停歇时间
上下节平面偏差
节点弯矩矢高
 
min
mm
 
 
>1.0
<10
<1/1000L
 
秒表测定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L为两节桩长)
7
硫磺胶泥接桩:胶泥浇注时间
浇注后停歇时间
Min
min
<2
>7
秒表测定
秒表测定
8
桩顶标高
mm
±50
水准仪
9
停锤标准
设计要求
现场实测或检查沉桩记录
        
 
5 成品保护
    5.1 桩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方可起吊,达到100%才能运输。
    5.2 桩在起吊和搬运时,必须做到吊点符合设计要求,应平稳并不得损坏。
5.3 桩的堆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5.3.1 场地应平整、坚应,不得产生不均匀下沉。
5.3.2 垫木与吊点的位置应相同,并应保持在同一平面内。
5.3.3 同桩号的桩应堆放在一起,而桩尖应向一端。
5.3.4 多层垫木应上下对齐,最下层的垫木应适当加宽。堆放层数一般不宜超过4层。
5.4 妥善保护好桩基的轴线和标高控制桩,不得由于碰撞和振动而位移。
5.5 打桩时如发现地质资料与提供的数据不符时,应停止施工,并与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处理。
5.6 在邻近有建筑物或岸边、斜坡上打桩时,应会同有关单位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施工时应随时进行观测,确保避免因打桩振动而发生完全事故。
5.7 打桩完毕进行基坑开挖时,应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防止桩的位移和倾斜。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预制桩必须提前定货加工,打桩时预制桩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并应增加养护期一个月后方准施打。
    6.2 桩顶断裂。由于桩身弯曲过大、强度不足及地下有障碍物等原因造成,或桩在堆放、起吊、运输过程中产生断裂,没有发现而致,应及时检查。
    6.3 桩顶碎裂。由于桩顶强度不够及钢筋网片不足、主筋距桩顶面太小,或桩顶不平、施工机具选择不当等原因所造成。应加强施工准备时的检查。
    6.4 桩身倾斜。由于场地不平、打桩机底盘不水平或稳桩不垂直、桩尖在地下遇见硬物等原因所造成。应严格按工艺操作规定执行。
    6.5 接桩处拉脱开裂。连接处表面不干净、连续铁件不平、焊接质量不符合要求、接桩上下中心线不在同一条线上等原因所造成。应保证接桩的质量。
7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出厂合格证。
7.2 试桩或试验记录。
7.3 试桩或试验记录。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