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6 施工缝处须待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应凿毛,剔除浮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后,先浇一层水泥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应细致操作振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3.8 剪力墙混凝土浇筑:
3.8.1 如柱、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时,可以同时浇筑,反之宜先浇筑柱混凝土。
3.8.2 剪力墙浇筑混凝土前,先在底部均匀浇筑5cm厚与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并用铁锹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
3.8.3 浇筑墙体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h,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60cm左右,因此必须预先安排好混凝土下料点位置和振捣器操作人员数量。
3.8.4 振捣棒移动间距应小于50cm,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为度,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为防止出现漏振。须在洞口两侧同时振捣,不灰高度也要大体一致。大洞口的洞底模板应开口,并在此处浇筑振捣。
3.8.5 混凝土墙体浇筑完毕之后,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标高线将墙上表面混凝土找平。
3.9 楼梯混凝土浇筑:
3.9.1 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或塑料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3.9.2 施了缝位置:楼梯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完、多层楼梯的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1/3的部位。
3.10 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
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规范及有关规定,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4.1.2 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4.1.3 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要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的规定。
4.1.4 设计不允许裂缝的结构,严禁出现裂缝,设计允许裂缝的结构,其裂缝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2 基本项目: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
4.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36。
5 成品保护
5.1 要保证钢筋和垫块的位置正确,不得踩楼板、楼梯的弯起钢筋,不碰动预埋件和插筋。
5.2 不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在梁或楼梯踏步模板吊帮上蹬踩,应搭设跳板,保护模板的牢固和严密。
5.3 已楼梯踏步的上3 已浇筑楼板、楼梯踏步的上表面混凝土要加以保护,必须在混凝土
强度达到1.2MP。以后,方准在面上进行操作及安装结构用的支架和模板。
现浇框架混凝土允许偏差 表4-36
| | 允许偏差 (mm) | |
| | 单层多层 | 高层框架 | |
1 | 轴线位移 | 8 | 5 | 尺量检查 |
| | 层 高 | ±10 | ±5 | |
| | 全 高 | ±30 | ±30 | |
3 | 柱、墙、梁截面尺寸 | +8 -5 | ±5 | 尺量检查 |
| | 每 层 | 5 | 5 | |
5 | 柱、墙垂直度 | 全 高 | H/1000 且不大于20 | H/1000 且不大于30 | |
5 | 表面平整度 | 8 | 8 |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
6 |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偏移 | 10 | 10 | |
7 |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偏移 | 5 | 5 | |
8 | 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偏移 | 5 | 5 | |
9 | 预留洞中心位置偏移 | 15 | 15 | |
| | 井筒长、宽 对中心线 | +25 -0 | +25 -0 | |
| | | H/1000 且不大于30 | H/1000 且不大于30 | |
注:H为柱、墙全高。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
6.2 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6.3 麻面: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
6.4 孔洞: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6.5 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
6.6 梁、柱连接处断面尺寸偏差过大,主要原因是柱接头模板刚度差或支此部位模板时未认真控制断面尺寸。
6.7 现浇楼板面和楼梯踏步上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不用抹子认真抹平。冬期施工在覆盖保温层时,上人过早或未垫板进行操作。
7、缺陷修整:
首先应对发生问题的混凝土部位进行观察,必要时会同工程监理、建设方或质量人员一起,做好记录,并根据质量问题的情况、发生的部位、影响程度等进行全面分析。对于发生在构件表面浅层局部的质量问题,如蜂窝、麻面、露筋、缺棱掉角等可按规范规定进行修补。而对影响混凝土强度或构件承载能力的质量事故,如大孔洞、断浇、漏振等,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必要的加固方案或补强措施。
(1) 露筋
要克服露筋,钢筋绑扎必须牢固,垫块铺垫要准确,保护层厚度要按规范做足,混凝土配合比应准确,对截面小的构件应改换粗集料的粒径,模板要支撑好、拼缝严密,混凝土下料倾倒高度应小于2m,不要振动钢筋。
出现露筋后可作如下处理:
1)构件表面露筋
可先将混凝土残渣及铁锈清理干净,将露筋部位用清水冲刷并湿润,再用1:2-1:2.5的水泥砂浆抹光压平整。
2)露筋部位较深
应将软弱的混凝土层及露石剔除干净,再用清水冲刷干净并使之充分湿润,可用原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补,用细铁棒捣实,并包好草包认真浇水养护。
(2)蜂窝
小蜂窝的修整方法为:先用钢丝刷刷清表面,用压力水冲洗,用水泥浆或1:2 水泥砂浆填满抹平。
大蜂窝的修整方法为: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颗粒凿去,尽量凿成喇叭口,然后用水冲洗干净并湿透,用比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对于较深的蜂窝,可采用水泥压浆的方法。
(3)孔洞、夹渣、疏松
孔洞的处理方法为:将空洞(夹渣、疏松)周围的疏松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去,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湿润后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拌合物仔细浇筑捣实,注意养护。
(4)缝隙
缝隙夹层深度和宽度不大时,可将附近松散混凝土及松动的小石子凿去,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强力填嵌密实。
宽而深的缝隙夹层,应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层,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强力灌细石混凝土或在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
(5)裂缝
对于截面高度或截面有效高度不够引起的裂缝,应做加固处理,如板加厚,梁截面加大,需作钢筋混凝土护罩;其他原因引起的裂缝,采取填充的方法,裂缝宽度在0.1mm以下,用1:2的水泥砂浆填充;裂缝宽度在0.1mm 以上,可采用环氧树脂灌浆修补。
(6)外表缺陷
出现外表缺陷后可进行修补,修补前先将外表缺陷部位用钢丝刷加清水刷洗,并使外表缺陷部位充分湿润,然后用水泥素浆、1:2或1:2.5 的水泥砂浆抹平,以达到外观平整顺畅。
7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水泥出厂质量证明书及进场复试报告。
7.2 石子试验报告。
7.3 砂试验报告。
7.4 掺合料出厂质量证明及进场试验报告。
7.5 外加剂出厂质量证明及进场试骏报告、产品说明书。
7.6 混凝土试配记录。
7.7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通知单。
7.8 混凝土试块强度试压报告。
7.9 混凝土强度统计评定表。
7.10 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7.11 混凝土施工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