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管理资料>> 施工方案>>正文

地下人防汽库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方案点击此处下载本文件word格式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12月02日


 

一、工程概况

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

三、编制依据

四、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五、井点降水的计算

六、井点系统的布置

七、降水设备

八、井点降水安全及应急措施

九、土方开挖

十、施工现场布置

十一、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

十二、围护结构监测

十三、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

十四、管理网络及施工现场安全事故救援组织

十五、基础施工进度计划

十六、总平面布置图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汤汪花园A1地块402#地下人防车库

结构层次:地下一层,框架结构

建设单位: 扬州强联置业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扬州市创业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扬州市第四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扬州强联置业有限公司拟建的汤汪花园拆迁安置小区A1地块项目位于扬州市连运路南侧,南侧为同心河,北侧与连运村便民服务中心相邻。新建工程由10幢住宅楼、1配套服务用房、1幢社区物业用房、1幢半地下车库和1幢地下车库组成。各建筑物概况如下:

101103号住宅楼,1+15+1层,底层车库、顶层阁楼,长64.6m,宽10.5m,框架剪力墙结构,拟采用桩基,基础埋深3.0m

104110号住宅楼,1+18+1层,底层车库、顶层阁楼,长43.0m64.6m不等,宽10.5m,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埋深3.0m

201配套服务用房, 4层,局部3层,长50.6m,宽10.3m,框架结构,拟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埋深1.5m

202社区物业用房,4层,局部3层,长47.5m,宽20.2m,框架结构,拟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埋深1.5m

半地下车库,1层,框架结构,拟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埋深2.5m

地下车库,框架结构,拟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埋深4.8m(相对标高)

由于地下车库基础埋深4.8m,需编制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现施工的地下车库呈工子型,地下室总长175.5m,总宽126.5 m,建筑面积为13065m2,设计标高±0.00相当于黄海高程+5.40m,现场自然地面标高为+4.90m~+5.70m(黄海高程),相对标高为-0.60m+0.30m。地下室车库呈工子型中间的土方挖至桩顶标高-2.20m

由于地下车库南部分有一河塘。土方开挖前,先将河塘水抽干,於泥全部清除后,回填好土后,再进行地下车库基坑开挖。

由于该工程地下室车库呈工字型,且面积较大,加上该标段工期较紧,故先施工北侧,后施工南侧。

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

新建场地位于扬子地层区的东部,基底由中元古界海州群及张八岭群区域变质岩系组成,中生代地层发育较齐全,上第三系亦有分布,第四系以冲积相、三角洲相为主,上部为长江冲积层。

经勘察查明,根据地层的沉积特点和物理力学特性自上而下共可划分为8层,各土层描述如下:

①层:素填土(Q4ml:灰褐色,松散,稍湿,主要成分为粉土、粉质黏土、粉砂,上部含建筑垃圾、植物根茎等,不均匀,填土堆积时间一般大于5年,局部为拆迁产生新填土,填年小于1年。该层场地普遍分布,层厚0.604.50米,平均层厚1.56米,层底平均标高2.72米。

-1:粉土(Q4al+pl:上部灰黄色,下部渐变为灰色,一般呈中密状态,湿,偶见很湿,中等摇振反应,无光泽反应,低干强度,低韧性;局部夹薄层粉砂、粉质黏土。该层场地局部分布,层厚0.505.00米,平均层厚2.67米,层底平均标高-5.53米。

②层:粉砂(Q4al+pl:灰黄色,一般呈稍密,局部松散,饱和状态,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黑色矿物及少量云母等,颗粒形状亚圆~棱角状,级配差,含少量贝壳碎片,局部夹薄层中密状粉土、软塑状粉质黏土。该层场地局部分布,层厚1.504.00米,平均层厚2.82米,层底平均标高-5.04米。

③层:粉砂(Q4al+pl:灰色,一般呈稍密+~中密-,饱和状态,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黑色矿物及少量云母等,颗粒形状亚圆~棱角状,级配差,含少量贝壳碎片,局部夹薄层中密状粉土、软塑状粉质黏土。该层场地局部缺失,层厚0.703.50米,平均层厚2.14米,层底平均标高-7.38米。

④层:粉细砂(Q4al+pl:灰色,中密+,局部稍密,饱和状态,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黑色矿物及少量云母等,颗粒形状亚圆~棱角状,级配差,含少量贝壳碎片,夹薄层粉土。该层场地普遍分布,层厚6.5010.90米,平均层厚8.81米,层底平均标高-16.64米。

⑤层:粉细砂夹粉土(Q4al+pl:灰色,粉细砂一般呈中密+,饱和状态,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黑色矿物及少量云母等,颗粒形状亚圆~棱角状,级配差,含少量贝壳碎片;粉土一般呈稍密状态,湿~很湿状态,中等摇振反应,无光泽反应,低干强度,低韧性;局部夹薄层粉质黏土。该层场地普遍分布,层厚6.0010.20米,平均层厚8.22米,层底平均标高-24.35米。

⑥层:粉细砂与粉土互层(Q4al+pl:灰色,粉细砂一般呈密实,饱和状态,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黑色矿物及少量云母等,颗粒形状亚圆~棱角状,级配差;粉土呈稍密、很湿状态,中等摇振反应,无光泽反应,低干强度,低韧性;局部夹薄层可塑状粉质粘土。该层场地普遍分布,层厚11.5018.70米,平均层厚16.66米,层底平均标高-41.02米。

⑦层:粉土(Q4al+pl:灰色,一般呈稍密状态,湿~很湿,中等摇振反应,无光泽反应,低干强度,低韧性;局部夹薄层粉砂、粉质黏土。该层场地局部分布,层厚0.503.60米,平均层厚1.61米,层底平均标高-42.55米。

-1层:粉土夹薄层粉质黏土(Q4al+pl:灰色,粉土一般呈稍密状态,湿~很湿,中等摇振反应,无光泽反应,低干强度,低韧性;粉质黏土一般呈软塑状态,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反应,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局部夹薄层粉砂。该层场地局部分布,层厚1.107.80米,平均层厚3.20米,层底平均标高-53.53米。

⑧层:细砂(Q4al+pl:灰色,密实,饱和状态,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黑色矿物及少量云母等,颗粒形状亚圆~棱角状,级配差,含少量贝壳碎片,夹薄层粉土、中砂。该层未钻穿,揭露最大厚度17.80米。

该新建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主要含水层为第①~⑧层,勘探期间地下水埋藏在自然地面下0.301.70m之间,相对标高在-1.50米左右;地下水常年变化幅度-0.60-3.00米,近35年最高水位、历史最高水位约-0.60米。潜水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与地表水互补。扬州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000mm,雨季多集中在58月,雨季地下水位相对较高,排泄形式以蒸发为主。详见扬州市东方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三、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1、本工程设计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扬州市东方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建筑施工图纸

5)、品茗施工安全设施计算软件CSC2009版。

2、本工程基坑支护方案系根据总平面图、基础图、工程地质条件并结合周边建筑物分布情况确定,采用自然放坡,重点是确保基坑在施工过程中不受影响。

3、本工程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为1.0,基坑支护结构有效使用时效为6个月。

4、支护方案及其施工

1)、基坑四周全部采用自然放坡,放坡各侧基坑坡面采用钢丝网片(50*50C15细石砼(厚5CM)护坡,钢丝网片采用长0.6m的Φ12钢筋固定,插筋水平间距为1.5m

2)、地面采用止水坎以防地表水流入基坑,止水坎高400mm,顶宽200mm,底宽400mm。止水坎可采用砖砌筑而成后,用13水泥砂浆粉刷。

3)、基坑内设置排水沟,以排除基坑积水,并分段设置集水坑。

4)、本基坑实际采用二级井点降水方案,基坑降水时可采用水平向排水管排水。

 5、各侧最大超载设计取值如下:各侧最大超载均为20kPa,基坑开挖过程中,各侧应严格控制地面堆载,严禁超载

 6、地下车库施工完成后方可施工周边建筑物。

四、井点类型的判别

1、场地上部是透水层,一级井点支管下部埋置深度达不到隔水底板,因此,该井点类型为潜水非完整井。

2、涌水量的计算公式的确定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附录F0107,井点类型为无压非完整井。

3、一级井点降水深度的确定

从设计地面±0.00计算,基础底板底部埋深为-4.70m。场地平整后自然地面(标高为+0.3m)与设计地面±0.00相差0.3m。地下水位为-1.00m

地下室底板设计深度为4.20m

地下室底板开挖深度为 4.20m+0.35m+0.15m=4.70m

地下室底板基础梁开挖深度为4.20m+0.8m-0.35m+0.15m=4.80m

降水深度按地下室底板基础梁计算

H=4.20m+0.8m-0.35m+0.15mm+0.5m-1.0m=4.30m

支管长度为6m,其中滤管1m,实际使用长度为4.8m

五、井点降水的计算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地质情况及基础设计施工要求,为确保施工质量及工程顺利进行,必须采用二级井点降水,配合基础施工。基坑开挖深度内土层为素填土、粉砂,实际整体挖土深度地下室部分为4.75m,基础梁及有集水坑的部位相应降低。按照《建筑基坑边护支护技术规程》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对建筑物基坑涌水量分别进行计算。

1、一级井点涌水量的计算

按《建筑基坑边坡技术规程》附录F.0.1-4

涌水量的计算:

        a)、地质报告渗透系数取②层粉砂K=2.30×10-4cm/s=0.1.99 m/d,实际计算取K=1.5m/d。含水土层厚度H=50m,水位降深S=4.30mh=H-s=50m-4.30m=45.7m

渗透滤水管l=1m

b)、计算降水影响半径R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F.07

.

c)、计算基坑等效半径r0: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F.06

井点基坑长边:175.5m+(0.5m+0.7m+1.75m )*2=181.4m

井点基坑宽边:126.5m+(0.5m+0.7m+1.75m )*2=132.4m

基坑总面积约为15000m2

R,按照正常井点布置设计,不能满足降水要求,需采用二级井点降水,能满足基坑深度降水要求。一级井点降水深度为2.5mh=H-s=50m-2.50m=47.5m

d)、涌水量确定

=1879.02m3/d

e)、确定井点管数

井点管数n=1.1×Q/q

单根井管q=65dlk1/3=32.2m3    取单根井管经验值q=4m3/d

n=1.1×Q/q=1.1×1879.02/4517

f)、间距计算:D=L/n=181.4m*2+132.4m*2/517=1.92m

  按《建筑施工技术》P25,取间距1.5m,设置一根支管。

   D=181.4m*2+132.4m*2/1.5=660

 181.4m*2+132.4m *2/50m20(套)

综上所述,本工程一级井点共使用20台套轻型井点设备,主管(Ф127无缝钢管)990m;支管(6m长内径Ф48井点管)660根,

2、二级井点涌水量的计算

按《建筑基坑边坡技术规程》附录F.0.1-4

涌水量的计算:

a)、地质报告渗透系数取②层粉砂K=2.30×10-4cm/s=0.1.99 m/d,实际计算取K=1.5m/d。含水土层厚度H=50m

二级井点按地下室底板基础梁开挖深度为4.80m计算水位降深S=4.30m-2.5m=1.8m

b)、计算降水影响半径R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F.07

.

c)、计算基坑等效半径r0: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F.06

井点基坑长边:175.5m+(0.5m+0.7m)*2=177.9m

井点基坑宽边:126.5m+(0.5m+0.7m)*2=128.9m

R,按照正常井点布置设计。h=H-s=47.5m-1.8m=45.7m

d)、涌水量确定Q

=1601.03m3/d

e)、确定井点管数

井点管数n=1.1×Q/q

单根井管q=65dlk1/3=32.2m3    取单根井管经验值q=4m3/d

n=1.1×Q/q=1.1×1601.03/4441

f)、间距计算:D=L/n=177.9m*2+128.9m*2/441=2.198m

  按《建筑施工技术》P25,取间距1.5m,设置一根支管。

  D=177.9m*2+128.9m*2/1.5=640

 177.9m*2+128.9m*2/50m19(套)

综上所述,本工程二级井点共使用19台套轻型井点设备,主管(Ф127无缝钢管)960m;支管(6m长内径Ф48井点管)640根,二级井点埋设标高为-3.80m处。

本工程共计采用井点39套(其中一级井点20套,二级井点19套)。

六、井点系统的布置

根据井点降水的计算结果,满足施工要求。
1、安装顺序

从自然地面平整场地定位放线后,组装一级井点20套。使主管贴近自然地面,周边组装一级井点支管及抽水设备→埋设支管,连结井点总管调试至正常工作。开机48小时后挖土,分层挖土至基底,预留0.3m作人工开挖。

2、井点埋置

采用Ф5070mm冲管(或管式高压水冲枪)冲孔,孔径一般300-400mm深度比滤管0.51.0,冲孔所需压力可根据该土质情况而定,并作上下左右摆动,井管间距以1.2m为主,井管到达设计深度后,在井管与孔壁之间用粗砂灌实,井点管应位于砂滤的中间,并作试验;在装好的井管内注水,如果很快下降,则认为井管合格,砂滤层灌好后,所有井管上口填下0.501.0的粘土,防止漏握,粘土填实应当深至需控范围内0.51.0m,全部井点管埋设完毕后,应该通总管与抽水设备进行试抽水,检查有无漏气,漏水现象,出水是否正常,发现有异样检修后方可使用。

3、井点使用时,应保持连续不断的抽水,正常出水规律是“先大后小,先浑后清”,如不上水或水一直较浑,或出现又浑等现象,应立即检查,及时修正,值班人员要经常观测井点的真空度,一般不小于55.366.7KPa

如发现井点真空度不够时,应先检查管路是否漏气,井管与总管连接是否牢固,并对之及时处理。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井管的淤塞情况,当井点管淤塞太多,严重影响井点的降水的效果时,需要高压冲洗井点管或拔出重埋。

七、降水设备

本工程所用降水设备,轻型井点累计40套。

轻型井点性能参数如下:

型号

3BA-9

泵重

50Kg

抽水深度

3.0-7.0m

排水量

3.0-5.5M3/h

转速

2900r/min

轴功率

4.6-6.32千瓦

效率

62.5-68.2%

叶轮直径

168mm

单吸式离心泵性能参数:

类别

轻型井点

井管根数

50

配用功率

7.5KW

总管长度

60

轻型井点:支管采用6m长,滤管长度1.0m,总长为6m,内径¢38mm的井点管,集水总管采用内径Ф127mm的无缝钢管。

整个工程所需3BA-9型离心泵39台。备用1台。2.2KW潜水泵39台。

为保证基坑无积水,即使排出坑内的明水,在基坑基础外边设积水沟槽和积水坑,积水沟槽每15m设置积水坑(0.5m*0.5m*0.6m)。水坑一个,用2.2KW潜水泵抽取基坑表面积水。场地含水层在~③层,井点支管滤管部分必须填足粗砂滤层,以确保降水效果。

八、井点降水安全及应急措施

1、安全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2)、井点电器必须有组织铺设,不得乱拉乱接,井点线和照明线必须分开;

3)、组装井点埋设支管时,行人一律不得靠近扒杆及冲抢;

4)、在施工过程中,若遇暗沟、电缆线、下水管,应及时通知甲方协商解决;

5)、施工时应用专人指挥,力争不损坏降水设备及主管,如果有损坏,立即更换,保证正常降水出水。

6)、施工中应防止天气的突发情况,在基坑坡道路四周设排水明沟,保证流水畅通,不影响基坑边坡的安全。

7)、井点降水和回灌同时进行,沉降观察有业主按有关规定请专业测量单位进行沉降观察。

2、应急措施

1)、工程基坑在施工中,应防止天气便会的突发情况,在基坑道路四周设排水明沟,保证流水的畅通,不影响基坑边坡的安全。

2)、基坑边坡土方进行硬化处理,钢丝网、细石砼粉刷找平,使流水及时进入基坑底积水沟槽,及时用潜水泵排出基坑积水。

3)、工程施工应防止停电,施工中必须备用500KW发电机组一台(39*10kw*1.25=487.5kw),以保证停电造成井点降水和回灌的正常工作,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九、土方开挖

本工程现场平整后,自然地面标高约为-0.60m左右,底板标高为-4.80m,基坑南北长度为132.4m,东西长度为181.4m,总挖土方量约为48000m3。(其中机械挖土43000m3, 人工铲土及挖梁槽土5000m3)。由于每台挖掘机每天完成土方开挖1200m3,故需要3台挖掘机,连续工作15天。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每台挖掘机配备10辆土方运输车。为了确保土方开挖时地表面土壤无水,一级井点需提前2~3天开机。

1、施工流向图

土方开挖分层进行,第一层开挖深度1.0m左右,将表面杂土及碎石、碎砖等建筑垃圾运走,第二层开挖深度2.0m左右, 第三层开挖至设计要求深度约1.8m

基础梁等

放样

人工土方方

 

 
3、主要施工方法

1)、在基坑开挖前,要根据施工图纸、基坑开挖核准的轴线桩测放基坑开挖上下口的白灰线。

2)、地面采用止水坎以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止水坎高400mm,顶宽200mm,底宽400mm,止水坎可采用砖砌筑而成。

3)、采用履带式反铲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输,弃土区采用装载车、推土机推。因地下建筑为整体地下室,基坑采用大面积整体开挖。

4)、基坑底留20cm土方及承台、基础梁、集水坑、基坑边采用人工挖土挖土,

5)、人工所挖土方运至挖掘机的工作半径范围内装车运走,以机械挖土保证施工速度,以人工挖土保证施工尺寸的准确性。

   6)、采用分层开挖,防止开挖过快,高差过大,边坡位移过大而产生塌方。

7)、开挖时应严格测量开挖深度,防止控制不严,超挖现象发生。

 

挖掘机挖土方装车

自卸汽车运土方

推土机推土方

人力车运土方

人工挖土方

机械土方 

 

 

人工土方

 

 

8)、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9)施工区域内的水准点控制桩要妥善保护。

10)土方开挖前,要探明地下管网,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如发现未探明的管网古墓文物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及时通知有关人员。

11)施工机械一切服从指挥,人员应尽量远离施工机械,如有必要,先通知操作人员,待回应后,方可接近。

12)基坑外施工人员不得向基坑内乱仍杂物或向下传递工具。

13)四周预留的作业面土层,应安排人员边挖边修正边坡。

14)机械开挖过程,应经常检查挖土深度,在开挖至距离坑底50cm以内时,测量人员抄出50cm水平标志线,在基坑底部钉上小木桩,清理底部土层时用它们来控制标高。

15)机械开挖至接近坑底设计标高时,应预留10---20cm厚土层,由人工开挖,人工清运土体应倒退进行,若手推车,不得不在挖好的基底上行走时,必须垫好木板(厚不得小于50mm),不得扰动基底土。

16)土方开挖后,应即时进行验收及垫层混凝土浇筑施工。

、施工现场布置

1、水路布置

对现场情况进行详细考查,按照上给水,下排水的原则合理的布设给水、排水管道,满足施工和生活用水。

2、电路布置

根据工程量及设备数量,布设线路,除甲方提供的电源外,应准备好备用电源。

1)、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桩机、井点、焊接、现场照明及宿舍和办公室用电分路布设;

2)、根据设备用电负荷电流值,选用BVR型铜芯线,桩机线路S1=50mm2能满足施工要求。

3、临时道路布置

根据现场情况铺设临时道路,路面应碾压硬化或采用水泥路面,并保证畅通,确保设备进场和工程材料的进场运输。

4、材料堆场布置

根据现场施工需要,本着节约用地、便于施工的原则,在施工现场布置材料堆放场地,对运到现场的材料按种类、批次堆放整齐并做好保护,避免人为破坏。

5、临时设施布置、封闭施工

a)、搭建临时设施

按施工现场人员数量在施工现场空地搭建办公用房等办公、生活设施,满足施工需要。

b)、封闭施工

为更好地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对施工场地进行封闭施工,采用高1.2m钢管网式护栏,在场地入口处标注工程概况、安全文明施工标语等,保证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需要。

6、施工人员安排

我公司将根据施工现场情况、施工机械数量、工期要求等,合理安排现场施工人员,分班轮流上岗。

7、塔吊

    现场采用5台塔吊(其中4QZT-401QZT-60)。详见总平面布置图。

十一、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

(一)、安全施工措施:

1、该项目工程安全生产目标,安全事故为零。

2、切实可行地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成立项目安全领导责任小组,由项目经理刘国利亲自挂帅,项目副经理、安全员、施工员、各班组长具体负责监督实施,施工前进行二级安全交底,落实岗位责任制,责任到人,每日做好安全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追交责任人责任做到生产必须服从安全,落实“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安全生产方针。

3、工人进入施工现场前,场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知识学习及再教育。

4、实行安全员每日定检制度。

5、严格使用经劳保安全部门认证的劳保用品(如安全帽、安全网等)

6、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帽,配带好胸卡,特种作业

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酒后上岗。

7、进场机械性能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8、施工现场用电线路架空高度2.5M

9、用电采用三级保护装置,所有用电设备做好接地。

10、电箱内严禁互感器开路,做好漏电保护装置的试跳工作,避免实际施工中失灵。

11、严禁保险丝以大代小或以铜丝代替。

12、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13、加强监测,及时对反馈上来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事故的发生。

(二)、文明施工措施:

认真贯彻市政府有关规定,统一规划,合理布置,创建一个文明施工环境。

1、每一辆车出口设洗车槽,集中车辆冲洗污水,统一集中、处理、排放。

2、进入现场的各种机械设备及材料均按场布置设置,各类材料装卸由专职的装卸班组负责,分品种、分规格且挂牌堆放,确保现场整洁规范。

3、工地上设有临时厕所,并负责每天专人冲洗打扫,工地上严禁随地大小便。

4、工地设置开水供应点,保证工人喝上清洁卫生的开水。

5、注重对职工的遵纪守法教育,工地上杜绝打架斗欧现象,若有违者,视情节轻重予以严惩。

6、搞好生活区、食堂、厕所等的卫生,做好饮食卫生工作,防止流行病毒的传播,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努力为职工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7、搞好文明施工教育,加强消防、保安工作。

8、按总平面布置,在主出入口设置值班保卫,实施封闭式管理,不允许闲散人员随便进入施工现场。

    9、各个操作面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做到当日施工当日清理,并且制定奖惩措施。

10、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尽可能的避免人为制造噪声。

(三)、施工人员安排

我公司将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工期要求等,合理安排现场施工人员,分班轮流上岗。

十二、围护结构监测及巡视

1、变形观测内容及目的

为确保基坑边坡稳定,确保周邻建(构)筑物的安全,需进行变形观测。本次变形观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及土体的侧向位移。

2)、基坑周围建(构)筑物的不均匀沉降。

通过对监测取得的数据及时分析,可以及时了解基坑边坡、基底及邻近建(构)筑物、土体的沉降变形状况,以便及时采取恰当的控制和补救措施。同时要求现场变形观测的数据必须准确、可靠、及时。要求变形观测人员严格按照预定设计方案精心测量、认真负责,保证观测质量。

2、观测对象和工作量布置原则

对基坑四周重要的建(构)筑物进行沉降变形观测,对基坑边坡进行水平位移观测。

1)、水准基点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基准点是变形观测的起始数据基本点,要求埋设于车辆行人少,通行方便,易于保护之处。在开挖前,将影响区外(距基坑开挖位置距离大于2倍基坑深度的地方)布设基准点3个,并将城市高程引至基准点,作为地表沉降及周围建筑物沉降的基准点。

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拟在须观测的建筑物上布设34个观测点,为永久性标志。这些标志埋设在承重墙上,高于地面0.3米。

2)、基坑位移观测点及基准点的布设

测点布置力求有针对性、安全性、系统性,能反映基坑总体变形特性的轴线部位,这样有利于对基坑总体分析评价。对于分析性观测点,采用多种不同形式的监测,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同时布置在一个断面,有利于数据的分析和比较,更详细了解支护体系的变形受力特性,消除地质条件的影响因素。在基坑四周护坡桩顶或坡顶每隔1520米布设一个观测点。

3、沉降和位移观测方法

1)、建筑物及周围土体垂直沉降观测方法

沉降监测我公司将委托有专业测绘资质或有权单位实施,应用精密水准仪配合和精密钢尺进行测量,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操持。进行沉降观测时要首先对基准点进行检测,然后对观测点与基准点的闭合测量,路线不能闭合时必须进行往返测量。

2)、边坡位移观测方法

边坡位移观测采用J2级经纬仪配合钢板尺进行。

3)、执行的标准和规范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规范《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d)、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1350497-2009

4、巡视

基坑工程巡视检查应包刮下列内容:支护结构成型质量;土体有无裂缝、沉陷及滑移;基坑有无涌土、流沙、管涌;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降水设施是否运转正常;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载、道路有无裂缝;管道有无破损、泄漏等情况。巡视检查情况应做好记录,检查记录应及时整理,并与仪器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5、分析反馈

随着工程施工的进度,监测工作在工程期间穿插进行。为了能够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并做到能时时指导施工进度,及时将处理数据反馈给技术部和业主代表/项目管理单位/监理公司。特制定了报表制度,监控资料按照图表格式进行整理,凡在当天监测得到的数据,必须当天处理完毕,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采用警戒控制法结合变形速率进行安全信息反馈,在当天数据超过规范警戒数据时,监测人员必须在当天的报表中标注出来,并向有关部门进行汇报。

6、最终成果和技术总结报告

全部观测工作完成之后,认真检查全部观测成果,并结合开挖、地质、气象等外界相关因素分析成果,绘制各种图表,按要求编写正式监测技术总结报告书,提交全部技术资料和报告。

十三、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

1、预防措施

    基坑工程施工,必须以缩短基坑暴露时间为原则,减少基坑的后期变形。基坑开挖前应做好准备工作:

1)、控制场地施工用水;

2)、做好坑内降水,降水效果应满足设计要求;

3)、做好止水堵漏的准备工作;

    4)、做好底板钢筋的加工工作,缩短底板施工时间;

5)、围护体系有渗漏时,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堵漏措施;

6)基坑暴露后,必须及时铺筑垫层;

7)、严格控制基坑周边的超载。在载重汽车频繁通过的地段应铺设走道或进行地基加固;

8)、控制在坡顶堆放弃物或其它荷载。

9)、保持坡体干燥并做好坡面和坡脚保护措施。基坑周边防止地面水渗入。当地面有裂缝出现时,必须及时用粘土或水泥砂浆封堵。应采用分层有序挖土,不得超挖。

10)、雨后应及时对坑、槽、沟边坡和固壁支撑结构进行检查,并派专人对深基坑进行测量,观察边坡情况,如发现边坡有裂缝、疏松、支撑结构折断、走动等危险征兆,立即采取措施解决。

 (11)、位移观测和沉降观测必须按照要求进行观测,对基坑的变形情况及时进行记录和分析,一有异常及时进行处理。

2、监控与预警措施

1)、监控措施

为了确保基坑安全,作到防范于未然,及时准确地信息化掌握基坑稳定状态,必须进行基坑稳定性监测,施工阶段项目部派专人对以下几方面进行观测与监控(同时将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进行精确测量):

a)、对基坑周边1.5HH为基坑深度)范围内进行地面裂缝观测和基坑周边3H范围内建筑物、构筑物进行位变形观测(包括沉降与位移)。

b)、对基坑水平位移监测。

c)、对降水井点水位观测。

(d)、雨后应加强对基坑周边的监控,配备足够的潜水泵等排水设施,确保排水及时,防止基坑坍塌。

2)、预警措施

a)、观测人员在发现安全隐患、基坑突变位移、地面裂缝的突然增大、周边建筑物的沉降或位移突变及周边地面的沉降等,及时上报项目部;

b)、项目部组织采取警戒疏散,及时调集紧急处理人员、物资。

c)、12小时内形成文字报告给相关部门,组织相关专业人员或专家进行研讨,并提出处理方案。

d)、加大监测频率或24小时跟踪监测。

3)、预警参数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顶部的侧向位移如超过支护设计提出的安全临界值时,应进行预警,密切加强观察、分析原因并及时对支护采取加固措施或必要时增用其它支护方法。

3、应急措施

1)、物资准备

a)、现场准备草袋300条,随时保持与草袋供应商通讯联系,保证紧急需要时能及时供给;

b)、场地周边适当存土并随时与就近土场保持联系,保证紧急需要时及时拉土回填;

c)、随时保证与无缝钢管供应商或储存单位通讯联系,紧急需要时能及时提供斜支撑;

d)、施工现场储备空压机、电焊机、抽水泵及一定数量的脚手架管件等。

e)、现场配备500kw发电机组,并保证能应急时正常运转。

2)、紧急处理措施

a)、坡面渗水处理

土方开挖后边坡出现渗水或漏水,对基坑施工带来不便,如渗漏严重时则往往会造成土颗粒流失,引起边坡面沉陷甚至围护结构坍塌。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一旦出现渗水或漏水应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对渗水量较小,不影响施工也不影响周边环境的情况,可采用坑底设沟排水的方法。对渗水量较大,但没有泥砂带出,造成施工困难,而对周围影响不大的情况,可采用“引流-修补”方法。即在渗漏较严重的部位先在边坡上水平(略向上)打入一根钢管,内径2030mm,使管端插至边坡中端,由此将水从该管引出,而后将管边边坡薄弱处用防水混凝土或砂浆修补封堵,从钢管流出来的地下水汇集并用泵排至污水井。如出现第二处渗漏时,按上面方法再进行“引流-修补”。如果引流出的水为清水,周边环境较简单或出水量不大,则不作修补也可,只需将引入基坑的水排出即可。

如止水帷幕渗漏水,则渗漏水量会较大,可将该处放坡土挖出,也也采用“引流-修补”进行处理,并用防水混凝土或砂浆修补封堵,待修补封堵的混凝土或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将钢管出水口封住,最后将挖出的土进行回填压实。

b)、围护结构侧向位移或沉降过大

基坑开挖后,如位移过大,或位移发展过快,则往往会造成较严重的后果。如发生这种情况,或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等危险情况出现时,可采取下列措施:第一步:出现险情时采用及时回填土方或采用砂袋压坡,控制基坑边坡位移进一步扩大;第二步:增设斜支撑,对现场围护体系进行加固,采用基坑内设置锚,采用钢管将围护桩与锚墩墩连接组成斜支撑体系。

c)、降水井抽出浑水

在抽水过程中派专人巡视降水井抽水情况,如发现有浑水井,应及时停泵,检查周边地面情况与井的完整情况,待井外涌砂稳定后再开启泵抽水;如果涌砂不能稳定时,查出涌砂部位在槽底以下时,调整下泵深度,在涌砂面以上抽水,要是在槽底以上时,调整水泵深度时抽水无效,废井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d)、周边地下水变化过大

根据水位观测孔观测的水位变化情况,如发现基坑周边地下水位变化幅度较大时,采用开启回灌井点补充地下水。

4、抗御特大洪涝灾害的应急措施

  地下室墙板浇筑后,地下室顶板及周边土方未回填,在遇到特大洪涝灾害时,基坑内水位达到-2.50m(相对标高),现场配备的潜水泵及井点都无法将基坑内水及时排除,同时基坑内水位继续上涨,为防止地下室整体上浮,必须在地下室板墙上开洞,将基坑内的水引入地下室内。

   抗浮计算:1、混凝土垫层:100mm2、地下室基础底板:350mm3、抗浮混凝土:350mm4、地下室顶板:300mm5、基础埋深:--4.70m

 基坑内水位计算:

     --4.70m+(0.1m*2.4t/m3+0.35m*2.5t/m3+0.35m*2.4t/m3+

           +0.3m*2.5t/m3)÷1t/m3=--1.995m--2.0m

   地下室梁、柱及地下室内其他建筑材料为安全系数,不进行计算。

十四、管理网络及施工现场安全事故救援组织

1、管理网络

项目经理:王宏祥      项目副经理:刘国利

现场技术负责人:周巨祥       施工员:周玉锦  许国平

质量检查员:宋宜松    

安全员:曹定平   丁卫根

资料员:王永银     取样员:李红娣

井点现场负责人:丁建设

2、施工现场安全事故救援组织

  长:王宏祥        副组长:  刘国利  

  员:曹定平  丁卫根  周巨祥  周玉锦  许国平  宋宜松    


 


 

附件一:土坡稳定性计算计算书(基坑四周)

本计算书参照《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 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实用土木工程手册》第三版 杨文渊 编著 人民教同出版社、《地基与基础》第三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土力学》等相关文献进行编制。

计算土坡稳定性采用圆弧条分法进行分析计算,由于该计算过程是大量的重复计算,故本计算书只列出相应的计算公式和计算结果,省略了重复计算过程。

本计算书采用瑞典条分法进行分析计算,假定滑动面为圆柱面及滑动土体为不变形刚体,还假定不考虑土条两侧上的作用力。

一、参数信息:

条分方法:瑞典条分法;

条分块数:14

考虑地下水位影响;

基坑外侧水位到坑顶的距离(m)0.700

基坑内侧水位到坑顶的距离(m)4.600

放坡参数:

序号  放坡高度(m)    放坡宽度(m)   平台宽度(m)  条分块数

  1      4.10       2.10            0.50       0.00

荷载参数:

序号  类型     面荷载q(kPa)   基坑边线距离b0(m)  宽度b1(m)

  1      满布      20.00              --         --

土层参数:

序号 土名称  土厚度  坑壁土的重度γ 坑壁土的内摩擦角φ 内聚力C   饱容重

              (m)        (kN/m3)          (°)              (kPa)           (kN/m3)

  1   填土    1.56        18.50        20.00        10.00     18.50

  2   粉土    1.34        18.70        20.70         7.00     18.90

  3   粉土    1.48        18.80        32.20         6.00     19.00

  4   粉土    2.14        18.60        32.50         8.00     18.80

二、计算原理:

根据土坡极限平衡稳定进行计算。自然界匀质土坡失去稳定,滑动面呈曲面,通常滑动面接近圆弧,可将滑裂面近似成圆弧计算。将土坡的土体沿竖直方向分成若干个土条,从土条中任意取出第i条,不考虑其侧面上的作用力时,该土条上存在着:

1、土条自重,2、作用于土条弧面上的法向反力,3、作用于土条圆弧面上的切向阻力。

将抗剪强度引起的极限抗滑力矩和滑动力矩的比值作为安全系数,考虑安全储备的大小,按照《规范》要求,安全系数要满足≥1.3的要求。

               

三、计算公式:

Fs={cili+[(γh1i+γ'h2i)bi+qbi]cosθitanφi}/[(γh1i+γ'h2i)bi+qbi]sinθi

式子中:

Fs --土坡稳定安全系数;

ci --土层的粘聚力;

li--i条土条的圆弧长度;

γ --土层的计算重度;

θi --i条土中线处法线与铅直线的夹角;

φi --土层的内摩擦角;

bi --i条土的宽度;

hi --i条土的平均高度;

h1i --i条土水位以上的高度;

h2i --i条土水位以下的高度;

γ' --i条土的平均重度的浮重度;

q --i条土条土上的均布荷载;

               

其中,根据几何关系,求得hi为:

hi=(r2-[(i-0.5)×bi-l0]2)1/2-[r+l0-(i-0.5)×bi]tanα

式子中:

r --土坡滑动圆弧的半径;

l0 --坡角距圆心垂线与坡角地坪线交点长度;

α --土坡与水平面的夹角;

h1i的计算公式

h1i=hw-{(r-hi/cosθi)×cosθi-[rsin(β+α)-H]}

           h1i hi 时,取h1i = hi

           h1i 0时,取h1i = 0

h2i的计算公式:

          h2i = hi-h1i

hw --土坡外地下水位深度;

li 的几何关系为:

li={arccos[((i-1)×bi-l0)/r]-arccos[(i×bi-l0)/r]×2×r×π}/360

θi=90-arccos[((i-0.5)×bi-l0)/r]

四、计算安全系数:

将数据各参数代入上面的公式,通过循环计算,求得最小的安全系数Fs

------------------------------------------------------------------------------------

计算步数    安全系数    滑裂角()  圆心X(m)    圆心Y(m)    半径R(m)   

 1      1.177       29.596       -0.262      6.063        6.069   

示意图如下:

--------------------------------------------------------------------------------------

计算结论如下:

1 步开挖内部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 Fs= 1.377>1.30 满足要求!   [标高 -4.100m ]

 

 

 

 

土坡稳定性计算计算书(南侧道路)

本计算书参照《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 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实用土木工程手册》第三版 杨文渊 编著 人民教同出版社、《地基与基础》第三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土力学》等相关文献进行编制。

计算土坡稳定性采用圆弧条分法进行分析计算,由于该计算过程是大量的重复计算,故本计算书只列出相应的计算公式和计算结果,省略了重复计算过程。

本计算书采用瑞典条分法进行分析计算,假定滑动面为圆柱面及滑动土体为不变形刚体,还假定不考虑土条两侧上的作用力。

一、参数信息:

条分方法:瑞典条分法;

条分块数:14

考虑地下水位影响;

基坑外侧水位到坑顶的距离(m)0.700

基坑内侧水位到坑顶的距离(m)4.600

放坡参数:

序号  放坡高度(m)    放坡宽度(m)   平台宽度(m)  条分块数

  1      4.10       2.10            0.50       0.00

荷载参数:

序号  类型     面荷载q(kPa)   基坑边线距离b0(m)  宽度b1(m)

  1      局布     100.00               3          6

土层参数:

序号 土名称  土厚度  坑壁土的重度γ 坑壁土的内摩擦角φ 内聚力C   饱容重

              (m)        (kN/m3)          (°)              (kPa)           (kN/m3)

  1   填土    1.56        18.50        20.00        10.00     18.50

  2   粉土    1.34        18.70        20.70         7.00     18.90

  3   粉土    1.48        18.80        32.20         6.00     19.00

  4   粉土    2.14        18.60        32.50         8.00     18.80

二、计算原理:

根据土坡极限平衡稳定进行计算。自然界匀质土坡失去稳定,滑动面呈曲面,通常滑动面接近圆弧,可将滑裂面近似成圆弧计算。将土坡的土体沿竖直方向分成若干个土条,从土条中任意取出第i条,不考虑其侧面上的作用力时,该土条上存在着:

1、土条自重,2、作用于土条弧面上的法向反力,3、作用于土条圆弧面上的切向阻力。

将抗剪强度引起的极限抗滑力矩和滑动力矩的比值作为安全系数,考虑安全储备的大小,按照《规范》要求,安全系数要满足≥1.3的要求。

               

三、计算公式:

Fs={cili+[(γh1i+γ'h2i)bi+qbi]cosθitanφi}/[(γh1i+γ'h2i)bi+qbi]sinθi

式子中:

Fs --土坡稳定安全系数;

ci --土层的粘聚力;

li--i条土条的圆弧长度;

γ --土层的计算重度;

θi --i条土中线处法线与铅直线的夹角;

φi --土层的内摩擦角;

bi --i条土的宽度;

hi --i条土的平均高度;

h1i --i条土水位以上的高度;

h2i --i条土水位以下的高度;

γ' --i条土的平均重度的浮重度;

q --i条土条土上的均布荷载;

               

其中,根据几何关系,求得hi为:

hi=(r2-[(i-0.5)×bi-l0]2)1/2-[r+l0-(i-0.5)×bi]tanα

式子中:

r --土坡滑动圆弧的半径;

l0 --坡角距圆心垂线与坡角地坪线交点长度;

α --土坡与水平面的夹角;

h1i的计算公式

h1i=hw-{(r-hi/cosθi)×cosθi-[rsin(β+α)-H]}

           h1i hi 时,取h1i = hi

           h1i 0时,取h1i = 0

h2i的计算公式:

          h2i = hi-h1i

hw --土坡外地下水位深度;

li 的几何关系为:

li={arccos[((i-1)×bi-l0)/r]-arccos[(i×bi-l0)/r]×2×r×π}/360

θi=90-arccos[((i-0.5)×bi-l0)/r]

四、计算安全系数:

将数据各参数代入上面的公式,通过循环计算,求得最小的安全系数Fs

------------------------------------------------------------------------------------

计算步数    安全系数    滑裂角()  圆心X(m)    圆心Y(m)    半径R(m)   

 1      0.922       48.275       -2.901      7.496        8.038   

示意图如下:

--------------------------------------------------------------------------------------

计算结论如下:

1 步开挖内部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 Fs= 1.922>1.30 满足要求!   [标高 -4.100m ]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