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管理资料>> 施工方案>>正文

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方案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11月07日
三 、电缆敷设
   1.施工工艺及要求
   1.1材料准备
   1.1.1所有材料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1.1.2每轴电缆应标明规格.型号.电压等级.长度及出厂日期。电缆轴应完好无损。
   1.1.3外观完好无损,铠装无锈,无机械损伤,无明显皱折和扭曲现象。橡胶套及塑料电缆外皮、绝缘层无老化及裂纹.。
   1.1.4 各种金属型钢不应有明显腐浊,管内无毛刺。所有紧固螺栓采用镀锌件。
   1.1.5其他附属材料均应符合要求。
   1.2安装条件
   1.2.1预留孔洞、预埋件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安装牢固、强度合格。
   1.2.3电井内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无积水。
   1.2.4放电缆用的脚手架搭设完毕,且符合安全要求,沿线照明照度满足施工要求。
   1.2.5变配电室内电气设备及用电设备配电箱安装完毕。
   1.2.6电缆桥架、电缆托盘支架及电缆保护管安装完毕,并检验合格。
   1.3电力电缆敷设前应进行如下试验:
      1、测量绝缘电阻;
      2、检查电缆线路的相位;
   1.4操作要点及技术要求
      1、电缆管不应有穿孔、裂缝,内壁光滑。
      2、电缆管管口应无毛刺,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及凹瘪现象,弯扁度不大于管外径的10%。
      3、电缆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不应超过2个。
      4、电缆管明敷设应安装牢固,支持点间距无设计要求时不应超过3米。
      5、电缆敷设前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尽量减少接头。
      6、电缆在终端与中间接头附近应留有备用长度。
      7、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应交叉,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示牌。
      8、制作电缆终端与中间接头时,从剥切电缆开始连续操作直至完成,尽量缩短绝缘暴露时间,电缆终端头上应有明显的相色标志,并应与系统的相位一致。
      9、电缆垂直敷设时,应在桥架上每隔2米处加以固定。
      10、在电缆穿过竖井、墙壁、楼板或进入箱、柜的孔洞处应用防火材料密实封堵。
四 、器具安装
1、灯具安装
1、1灯具安装的工艺流程:检查灯具-组装灯具-绝缘测试-安装灯具 -通电试运行
   1、2检查灯具是否符合安装场所的要求及灯内配线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对于特殊灯具则检查各种标志灯的指向是否正确;应急灯是否灵敏可靠。
1、3同一室内成排安装的灯具,其中心线偏差不应大于5mm。灯具固定应牢固可靠。每个灯具固定用的螺栓不应小于2个;
   1、4固定灯具带电部件的绝缘材料以及防触电保护的绝缘材料应耐燃烧和防明火。
 1、5通电试运行:灯具安装完毕且各支路的绝缘电阻摇测合格后,才允许通电试运行。通电后应检查灯具的控制是否灵活、准确。如有问题,必须先断电,查找原因再进行修复。
2、开关、插座的工艺流程:清理-接线-安装
    1、用锤子将盒内残存的灰块剔掉,同时将其他杂物清理干净,再用布将盒内灰尘擦净。
    2、同一场所的开关切断位置应一致,且操作灵活,接点接触可靠。插座接线:面对插座左零右火。接地(PE)或接零(PEN)线在插座内不串联连接。
    3、暗装的开关面板应端正、严密并与墙面平。成排安装的开关高度应一致,高低差不大于2mm。相线经开关控制。
4、插座的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同一室内安装的插座高度差不大于5mm。
 五 、配电箱安装
      1管进箱时要做到一管一孔,当箱体敲落孔不够时,应用开孔器开孔,严禁用电气焊开孔。箱体、管路连接固定好后,箱内清理干净,用盖板封闭,避免土建抹灰对箱内污染。
      2明装配电箱、柜安装应在土建抹灰、油漆完成后进行,落地柜的基础及挂式配电箱均采用金属膨胀螺栓固定。
      3嵌入式配电箱安装,按设计指定的位置,在土建砌筑时预留出配电箱安装的孔洞,待土建砌筑完成后,将配电箱嵌入墙内,校正垂直和水平,将配电箱固定好,并做好线管与箱体的连接。
     4柜、箱的金属框架及基础型钢必须接地或接零可靠;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门,门和框架的接地端子应用铜线连接,且有标识。柜与基础型钢间应采用镀锌螺栓连接,且放松零件齐全。
5低压成套配电柜和动力、照明配电箱应有可靠的电击保护。柜(箱)内保护导体应有裸露的连接外部保护导体的端子。PE线安装应牢固明显。
6箱内导线捆扎排列整齐做好标识,配电箱上所有电器接线系统图、回路图制成卡片后粘贴在门的里面,以便于维修管理。
7照明配电箱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5.7.1箱内配线整齐,无绞接现象。导线连接紧密,不伤线芯,不断股。垫圈下螺丝两侧压接的导线截面积相同,同一端子上导线连接不多于2根,防松垫圈等零件齐全。
5.7.2箱内开关动作灵活可靠,带有漏电保护的回路,漏电保护装置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
5.7.3箱内,分别设置零线和保护地线汇流排,零线和保护地线经汇流排配出。
六 、防雷接地
1、安装条件
     1、镀锌材料要有合格证。
2、由于作防雷、接地时,需要电焊,所以操作人员必须有上岗证,持证上岗。做屋顶避雷带,需要高空作业,因此要求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
3、接地体作业条件:
按设计位置清理好现场;
底板筋与柱筋连接处已绑扎完;
桩基内钢筋与柱筋连接处已绑扎完。
4、防雷引下线暗敷设作业条件:
利用主筋做防雷引下线时,钢筋绑扎完毕。
5、均压环安装作业条件:
土建圈梁钢筋正在绑扎时,配合做此项工作。
6、避雷网安装作业条件:
        接地体与防雷引下线必须做完;
        支架安装完毕;
        具备调直场地和垂直运输条件;
7、避雷针安装作业条件:
接地体与防雷引下线必须做完;
需要脚手架处,脚手架搭设完毕;
2、操作要点及技术要求
1、根据设计图纸,利用基础梁、底板、承台、桩基钢筋焊接成一体作接地极,用Ф12圆钢与就近结构柱内对角2条作引下线的主钢筋搭接焊,并与地梁内两条水平主筋用 Ф12   圆钢通长搭接焊形成接地网。
2、卫生间等电位安装需按设计要求利用引下线处引Ф12圆钢至卫生间,并甩出35cm长25*4镀锌扁钢作卫生间局部等电位用。
3、均压环安装需按设计要求利用结构圈梁内的主筋焊接成一体,并与引下线焊接成一个整体,同时在建筑物外沿金属门窗、金属栏杆处甩出30cm长Ф12圆钢作等电位用。
4、避雷网水平支架位置间距要均匀(不大于1米),拐角处两端支架距拐角中心线距离«250mm,将避雷线顺直、敷设、焊接连成一体。同引下线焊好:药皮敲掉,进行局部调直后,先刷防锈漆再刷铅油。
5、建筑物顶部的避雷针、避雷网等必须与顶部外露的其他金属物体焊接成一个整体的电气回路。
 
第六章 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前应认真熟悉图纸,按照设计图纸、会审记录、规范、图集,结合本方案要求明确做法。
(2)严格按图纸施工,严守操作规程,对同类项目施工应做样板间、样板项,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大面积施工,未经设计部门审核同意,不得擅自变更和修改设计,严禁违章作业。
(3)各项技术资料应与工程施工进度同步,各专业做好工程竣工资料收集整理。
(4)一定要贯彻操作者对质量全面负责的方针,施工班组认真执行自检、互检,使工程质量牢固的建立在班组的基础上。
(5)质检人员要坚持质量评定标准。不姑息迁就,一定要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配合全体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确保工程质量。
(6)线槽、桥架安装时,应靠虑避开其他专业的管道,以防各专业相互交叉打架。
(7)现场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必须周检有效期内的合格器具,安装工程中所设置的仪表,安装前应送检合格。
(8)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必须虚心接受业主及监理人员的监督,及时整改质量问题。
第七章 文明施工及消防要求
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明确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责任制。
2、加强对自有职工的安全消防教育,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3、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要戴安全帽,严禁吸烟。
4、每日施工前,班组长要根据当天的施工特点做好口头安全和消防交底,并填写“班前安全讲话记录”;施工中要精神集中,不嬉戏打闹,每项工作均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违者应予停工。
5、施工现场内要注意各种危险信号及标志。
6、电焊工须持有劳动局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
7、在焊接物件时,必须按操作规程和有关防火要求操作,以确保安全施工。
8、成立义务消防队并设专人负责。
9、安装使用的脚手架,高凳等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有无糟朽、有无探头板现象。施工周围应及时清理障碍物,防止钉子扎脚或其它磕碰工伤事故。
10、施工地点及附近的孔洞必须加盖牢固,盖板不得随意挪动,避免发生人员高空坠落和物体坠落伤人事故。
11、临时用电必须符合安全用电规定:凡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必须通过漏电保护装置,潮湿地点作业必须穿绝缘胶靴再进行施工。
12、加强建材消防管理,现场的材料堆放应符合有关规定。
13、要经常检查和维修消防设施、消防器材。
14、操作间、仓库的布置及物品的堆放均应保持规定的距离,并留有消防安全通道,易燃物品应置放在安全地点。
15、工长要根据施工建筑的特点、施工对象,按分项工程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和消防工作的书面交底,并协助施工班组落实具体的安全消防技术措施。
 
 
                              施工单位:新东方建设有限公司
                              日    期:      年   月   日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