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加入VIP
微信
客服微信 网站公众号
用户名:
密 码:
Cookie:
不保存
保存一天
保存一月
保存一年
忘记密码
安全法规
安全管理
安全技术
事故案例
操作规程
安全标准
新利18首页登录
环境保护
应急预案
安全评价
工伤保险
职业卫生
文化
|
健康
新利18体育18luck.com
文档
|
论文
安全常识
18luck新利app
安全文艺
18luck新利appios
管理资料
下载18新利体育客户端
化工
建筑
机械
电力
冶金
消防
交通
特种
论坛
活动
视频
问答
投稿
MSDS
签到
超市
招聘
动态
法规
管理
技术
案例
超市
标准
预案
课件
更多
教育
规程
评价
工伤
职业卫生
环保
健康
体系
文档
论文
常识
工程师
文艺
视频
导航:
>>
培训课件
>>
管理知识
>>正文
班组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点 击 数:
更新时间:
2022年09月01日
下载地址:
点击这里
文件大小:
4.07 MB 共172页
文档格式:
PPT
下载点数:
24 点(VIP免费)
全屏查看
部分内容预览 [文件共172页]
本文件共172页, 只能预览部分内容,查看全部内容需要
下载
。
注:预览效果可能会出现部分文字乱码(如口口口)、内容显示不全等问题,下载是正常的。
文件大小:4.07 MB 共172页 文件格式:PPT
下载点数:24 点(VIP会员免费)
下一篇:
安全管理基础
上一篇:
安全标杆班组建设
文本预览
仅提取页面文字内容,供快速阅读使用。
安全管理 理论和方法 企业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 内容 引言---管理者应明确的问题 班组安全管理概述 安全生产管理的必要性 安全管理基本概念 事故理论及其防治措施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惨痛的事故教训 为了经济利益 为构建和谐社会 为解决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课程内容 1、事故教训惊醒必须加强安全管理 现代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利益、效率、舒适、便利,但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带来负面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来自于人为的意外事故与灾难的极度频繁和遭受损害的巨大,技术的风险时时对我们的生存发出警告和威胁。 世界范围内每年350万人死于意外事故,其中由于职业工伤和职业病导致的死亡110万人,交通事故导致死亡80余万人。惨痛的生命与健康损害及财产巨大损失的教训,迫使人们警醒! 近年以来,是我国1960年以来特别重大事故的第二个高发期! 2001.04.15 大连空难 死亡128人 2002.06.20 鸡西城子河矿瓦斯爆炸 死亡124人 2009.11.21 鹤岗新兴煤矿爆炸死亡108人 2004.10.20 郑州大平矿瓦斯爆炸 死亡148人 2004.11.28 铜川陈家山矿瓦斯爆炸 死亡166人 2005.02.14 阜新孙家湾矿瓦斯爆炸 死亡214人 2005.08.07 梅州大兴矿透水 死亡121人 2005.11.27 七台河东风煤矿煤尘爆炸 死亡171人 2005.12.07 唐山刘官屯煤矿瓦斯爆炸 死亡108人 2008.09.08 襄汾塔儿山铁矿尾矿库溃坝 死亡277+4人 1 2 11 3 4 5 6 7 8 10 2007.12.05 洪洞县瑞之源煤业瓦斯爆炸 死亡105人 9 2001年以来死亡100人以上事故 2、为了经济利益必须加强安全管理 安全经济学研究的结果认为,安全的效益可从两方面来评价, 安全的减损效益(减少人员伤亡、职业病负担、事故经济损失、环境危害等),一般安全的减损价值占GNP的2.5%; 安全的增值效益,即通过安全对生产的“贡献率”来评价,一般可达到GNP的2-5%。 通常安全的投入产出比可达到1:6。 安全、生产、效益的关系 3、为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安全管理 深刻理解四个问题 1)发展经济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2)生命是只有一次和无价的,没有任何理由以牺牲生命和健康换取经济发展; 3)世界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和模式; 4)经济持续发展首先是劳动力资源的可 持续。 4、为解决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安全管理面对的问题---难! 当前安全管理工作和安全行为的特点 非自觉性 无主动性 不讲实效性 出于应付性 安全管理面对的问题---难! 安全管理工作问题的主要表现: 很多企业迫于安全法规及安全监管的约束,安全行为成了无奈之举,致使安全规程措施制定的不少,但遵照执行的不多; 安全设备设施装备的不少,但真正有效发挥作用的不多。 规程措施和制度只是写在纸上,安全设备和设施只是摆设,仅作为应付安全监管部门和安全评价机构监管和评价的道具。 安全管理面对的问题---难!——原因: (1)事故的偶发性和事故损失的偶然性 事故的偶发性是指人的每一次不安全行为并非一定导致事故的发生;而且即使发生事故也不一定都造成严重后果,这就是事故损失的偶然性。 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经过大量的统计研究,得出了事故次数与其对人身的伤害程度之间存在着 “1:29:300”的法则: 即在330次事故中,有300次对人身无伤害,造成轻伤的为29次,而造成重伤或死亡的仅有1次。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要消除一起严重事故,必须提前防控1000起事故隐患。 安全管理面对的问题---难! ——原因: (2)安全投入目的的预防性及其效果的滞后性、隐含性 在安全上的投资,主要是指为了防止事故发生而构筑的建筑物和装备的设备设施,以及在生产作业操作环节所采取的保险和增加可靠性的安全技术措施。这些安全上的装备和措施都是预防事故发生的,而事故又具有偶发性和损失偶然性,因此其效果是非常间接的,并不立即体现出来,更难以估量效果又多大,这就是安全投资目的的预防性及其效果的滞后性和隐含性特点。 安全管理面对的问题---难! ——原因: 安全装备及措施所增加的支出和降低的效率却是直接的、明显的,这对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追求经济利益的企业或行为人来说是不情愿的。他们不愿意为预防偶然才可能发生的事故,或更夸张地说为那“万一”而大量投入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正因为如此,很多企业,特别是对安全生产要求极高的矿山企业(尤其是个体矿山)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特别是眼前利益,往往忽视安全,在明知安全装备不达标的条件下就冒险生产;员工也往往为了提高效率、节省体力、增加收入,而违章操作、冒险作业。 安全管理面对的问题---难! ——原因: (3)忽视安全需要 正是由于事故的偶发性和事故损失的偶然性,使行为者产生了侥幸心理,无论是在生产操作还是在管理决策过程中,当安全需要与其他需要发生冲突时,往往就会忽视安全需要,进而导致了人的不安全行为。特别是在以下情况下,行为者往往选择不安全行为: (1)当安全行为与节省时间发生冲突时; (2)当安全行为与节省体力发生冲突时; (3)当安全行为与舒适发生冲突时; (4)当安全行为与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 第二节 班组安全管理概述? 班组是企业中基本作业单位,是企业内部最基层的劳动和管理组织。 在国有企业里,班组长不算“干部”,但实际上,班组长基本具备了“干部”的管理职能。因此,班组长也被称为“兵头将尾”。 班组长的特点: 职位不高,决策不少; “麻雀”虽小,责任不小。 一、班组及班组工作的特点: 1.结构小——班组为企业最基层单位,结构最小,不能再分。 2.管理全——质量、安全、生产、工艺、劳动纪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3.工作细——班组工作非常具体,需要班组长耐心、细致。 4.任务实——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企业所有管理内容最终都要落实到班组。 5.群众性——班组工作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活动,需要班组长团结员工,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更好地完成。 二、班组及班组长的地位与作用 1、班组的地位与作用 (1)班组是企业中的基本作业和管理单位,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和落脚点。 (2)班组处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第一线,具有保证企业管理目标实现的作用。 (3)班组是企业能人、强人的聚集库,具有对企业的发展起“输能”的作用。 (4)班组是企业活力的源头,具有对企业活力的增强起支撑作用。 (5)班组是企业民主管理的基地,具有团结和稳定职工的凝聚作用。 (6)班组是企业职工的小家,具有育人和护人的熔炉作用。 二、班组及班组长的地位与作用 2、班组长的地位与作用 班组长的地位是指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所处的位置。班组长是基层的管理者,是班组的领导者。班组长的地位班组中的领导者就是班组长,班组长是班组生产管理的直接指挥和组织者,也是企业中最基层的负责人,属于兵头将尾,是一支数量非常庞大的队伍。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 二、班组及班组长的地位与作用 2、班组长的地位与作用(续) 现代企业的管理结构一般都是金字塔形样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层,即决策层(高层)、执行层(中层)、操作层(基层)。高层“动脑”,中层“动口”,基层“动手”。 班组即为基层组织。 执行力的重要性 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实现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 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主要反映在执行能力欠缺,有效掌握与运用管理工具+有效掌握与运用工艺技术+工作经验与心得+……一项工作要得以顺利开展,首先要有执行能力,即要“会做”。 毛泽东:“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把信送给加西亚》书中提到成功是一种心态,书中七条成功的定律: 专注目标,清楚地认识它,紧紧的盯住它 接爱良好的教育,拥有达到目标的充分知识 充分协调好自己的体能,全力以赴,奔向目标 有干劲 运用头脑,发挥聪明才智,去克服困难 有着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信念的指引与理想的沟通。 “送信”的象征意义: 一种由主动性通往卓越的成功模式;一种主动进取,忠诚敬业的荣誉象征。 细节决定成败 二、班组及班组长的地位与作用 2、班组长的地位与作用(续) 班组长有三个重要作用: 第一,班组长影响着决策的实施。因为决策再好,如果执行者不得力,决策也很难落实到实处。所以班组长影响着决策的实施,影响着企业目标的最终实现。 第二,班组长既是承上启下的桥梁,又是员工联系领导的纽带。 第三,班组长是生产的直接组织者和参加者,所以班组长既应是技术骨干,又应是业务上的多面手。 3、班组长的使命 班组长的使命就是在生产活动承担的主要责任。通常包括四个方面: 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 防止工伤和重大事故 二、班组及班组长的地位与作用 1.生产管理; 2.质量管理; 3.技术工艺管理; 4.劳动管理; 5.设备管理; 6.经济核算; 7 .收入分配; 8 .安全生产; 9 .文明生产; 10.思想政治工作。 三、班组管理的内容 四、班组对企业安全生产的作用 班组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 班组是生产安全事故的根源 班组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 班组是安全管理的最基本单位 名词、概念、术语是指其所代表的具有共同关键特征的一类事物或性质。 名词、概念、术语是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科学概念的约定性语言符号,是思想和认识交流的工具。 名词、概念、术语使沟通交流更加方便和简单。 第三节 安全管理基本概念 1、管理 字面含义: “管”是主其事,“理” 是治其事。管理就是管辖治理的意思。 字面含义: “管”就是约束、引导、过问、负责;“理” 就是条理、文理、秩序、不乱。管理就是通过过问、引导、约束、负责,把事情做的有条理、有秩序、有条不紊。 管理就是“让人做事”以取得预期的成果 让:独裁、民主、启发、放任(如何让?) 人:知人善任,用人所长,容人所短(让谁做?) 做:规则型还是非规则型;经验型还是科学型?是否容许自由创新(如何做?) 事:正确的事还是错误的事?目标还是过程(做何事?) 管理,从根本意义上讲,意味着用智慧代替鲁莽,用知识代替习惯和传统,用合作代替强制。 —彼得 ? 德鲁克 管理 管理的含义 从管理职能的角度理解和把握管理的含义 : 所谓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人、事、物、时间、技术、信息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过程。 管理的含义 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世界百科全书》:管理就是对工商企业、政府机关、人民团体以及其他组织的一切活动的指导,其目的是使每一行为或决策有助于实现既定的目标。 2、安全:(这里指生产安全)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无危则安,无缺则全”。 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 3、危险: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是指特定危险事件发 生的可能性与后果 的结合。 4、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本质安全的内容: 1)失误——安全功能 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导致事故发生或自动阻止误操作,能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 2)故障——安全功能 指设备、设施或生产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工作或自动转化为安全状态。 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1、生产安全事故 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 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造成人员伤亡、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伤亡事故:企业伤亡事故指职工在企业生产活动中所涉及到的区域,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影响,突然使人体组织受到损伤或使其某些器官失去正常功能,以致伤者立即中断工作的一切事故。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指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块、击伤等伤害、不包括因爆炸而引 起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包括挤、压、擅、倾覆等); 3)机械伤害(包括机械工具等的绞、碾、碰、割、戳等); 4)起重伤害(指起动设备或其操作过程中所引起的伤害); 5)触电(包括雷击伤害); 6)淹溺; 7)灼烫; 8)火灾; 9)高处坠落(包括从架子上、屋顶坠落以及平地上坠人地坑等); 10)坍塌(包括建筑物、堆置物、土石方等的倒塌); 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3)放炮; 14)火药爆炸(指生产、运输、储藏过程中发生的爆炸); 15)瓦斯爆炸(包括煤粉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包括化学物爆炸、炉膛、钢水包爆炸等); 19)中毒(煤气、油气、沥青、化学、一氧化碳中毒等)和窒息; 20)其他伤害(扭伤、跌伤、冻伤、野兽咬伤等)。 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划分 特别重大事故 重大事故 较大事故 一般事故 死亡数 ≧30人 ≧10人 ﹤30人 ≧3人 ﹤10人 ﹤3人 或重伤 ≧100人 ≧50人 ﹤100人 ≧10人 ﹤50人 ﹤ 10人 或直接经济损失 ≧1亿元 ≧5000万 ﹤1亿元 ≧1000万 ﹤5000万 ﹤1000万 依据 等级 注: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493号令)2007年4月9日颁布 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6、事故隐患:也称安全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16号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6号令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引自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6号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2007年12月22日公布,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 7、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具体的一个企业(如炼油厂)就是一个危险源。而从一个企业系统来说,可能是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一个车间系统可能是某台设备是危险源;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以及其他存在危险能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 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计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米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计或场所。 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为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重大危险源申报的类别如下: 贮罐区(贮罐); 库区(库); 生产场所; 压力管道; 锅炉; 压力容器; 煤矿(井工开采);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尾矿库。 事故隐患与危险源的区别 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它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状态”,这种状态可在人或物上表现出来,如人走路不稳、路面太滑都是导致摔倒致伤的隐患;也可表现在管理的程序、内容或方式上,如检查不到位、制度的不健全、人员培训不到位等。 事故隐患与危险源的区别 危险源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发生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 实际中,对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总是与一定的危险源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危险的隐患也就谈不上要去控制它;而对危险源的控制,实际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隐患或防止其出现事故隐患。所以,在实际中有时不加区别地使用这两个概念。 危险源的三个构成要素 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 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 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事故隐患与危险源的本质区别 (1)作为危险源它是客观存在的,也不可能消除。 (2)事故隐患是人为的,必须予以消除的,如果重大危险源存在事故隐患,就具备了发生事故的物质条件和缺陷条件,只要在外界的激发或诱导条件作用下,必然要发生事故。 (3)危险源与事故没有必然的联系,事故隐患与事故却有着必然的联系。 危险源、事故隐患、事故之间的关系 危险源 事故 事故隐患 安全措施 危险有害因素 P48页 8、安全生产和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简称安全管理,是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保护财产免遭损失,提高经济效益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 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 减少和控制危害 减少和控制事故 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现代安全管理范畴: ☆ 安全生产 ☆ 劳动保护 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 ⒈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⒉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⒊ 完善安全生产条件; ⒋ 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⒌ 开展安全生产检查; ⒍ 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生产管理; ⒎ 做好事故预防和事故处理工作。 安全生产管理思想的发展 现代安全管理的原理和原则 事故理论及其防治措施 事故防控的工程技术方法 事故防控的管理方法 典型经验介绍 第四节 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 一、安全生产管理思想的发展 阶段 时 代 技 术 特 征 认识论 方 法 论 Ⅰ 工业革命前 农牧业及手工业 听天由命 无能为力 Ⅱ 17世纪至本世纪初 蒸汽机时代 局部安全 亡羊补牢,事后型 Ⅲ 20世纪初至50年代 电气化时代 系统安全 综合对策及系统工程 Ⅳ 20世纪50年代以来 宇航技术与核能 安全系统 本质安全化,预防型 人类安全哲学发展进程 二、现代安全管理的原理和原则p36 系统原理 人本原理 预防原理 强制原理 2.1系统原理 系统原理就是运用系统理论对管理进行系统分析,以达到科学管理的优化目标。系统原理的掌握和运用对提高管理效能有重大作用。掌握和运用系统原理必须把握系统理论和系统分析。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的有特定功能与目的的有机整体。 2.1.1事故系统 事故系统涉及四个要素,通常称"4M"要素: 人(Men)─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最直接的因素; 机(Machine)─机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的最直接因素; 环境(Medium)─生产环境的不良影响人的行为和对机械设备产生不良的作用,因此是构成事故的重要因素; 管理(Management)─管理的欠缺是事故发生的间接、但是重要的因素,因为管理对人、机、境都会产生作用和影响。 认识事故系统因素,使我们对防范事故有了基本的目标和对象。 事故系统: 2.1.2安全系统 其构成要素是: 人─人的安全素质(心理与生理;安全能力;文化素质); 物─设备与环境的安全可靠性(设计安全性;制造安全性;使用安全性); 能量─生产过程能的安全作用(能的有效控制); 信息─充分可靠的安全信息流(管理效能的充分发挥)是安全的基础保障。 安全系统: 从安全系统的角度出发,具有超前和预防的意义,因此,从建设安全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安全原理更具有理性的意义,更符合科学性原则。 2.1.3系统原理对应的原则 (1)综合原则: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人管、法治、技防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 (2)整体原则:对构成事故系统或安全系统的所有要素同时进行管理和控制,不留死角和漏洞。 (3)整分合原则:即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进行明确的分工、又在分工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综合的原则。 (4)反馈原则:反馈是指系统的输出反过来作用于输入,从而影响再输出。只有有效的信息反馈,才能进行正确地管理控制。 2.2预防原理 安全管理工作应当以预防为主,即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 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出现,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这就是预防原理。 预防和善后是安全管理的两种工作方法。预防是在有可能发生意外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场合,采取事前的措施,防止伤害的发生。善后是针对事故发生以后所采取的措施和进行的处理工作。显然,预防的工作方法是主动的、积极的,是安全管理应该采取的主要方法。 安全管理以预防为主,其基本出发点源自生产过程中的事故是能够预防的观点。 2.2.1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 (1)偶然损失原则 事故发生的后果(人员伤亡、健康损害、物质损失等),以及后果的大小如何,都是随机的,是难以预测的。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相同的后果,这就是事故损失的偶然性。 有的事故发生没有造成任何损失,这种事故被称为险肇事故。但若再次发生完全类似的事故,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只能由偶然性决定而无法预测。 根据事故损失的偶然性,可得到安全管理上的偶然损失原则:无论事故是否造成损失,为了防止事故损失的发生,惟一的办法是防止事故再次发生。这个原则强调,在安全管理实践中,一定要重视各类事故,包括险肇事故,只有连险肇事故都控制住,才能真正防止事故损失的发生。 2.2.1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 (2)因果关系原则 因果,即原因和结果。因果关系是指事物之间存在着一事物是另一事物发生的原因的关系。事故是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的最终结果。一个因素是前一因素的结果,而又是后一因素的原因。事故的因果关系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即决定了事故或迟或早必然要发生。 掌握事故的因果关系,砍断事故因素的环链,就消除了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就可能防止事故的发生。事故的必然性中包含着规律性。必然性来自于因果关系,深人调查、了解事故因素的因果关系,就可以发现事故发生的客观规律,从而为防止事故发生提供依据。 从事故的因果关系中认识必然性,发现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变不安全条件为安全条件,把事故消灭在早期起因阶段,这就是因果关系原则。 2.2.1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 (3)3E原则 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的原因、管理的原因等四个方面。针对这四个方面的原因,可以采取三种防止对策,即工程技术(Engineering)对策、教育(Education)对策和法制(Enforcement)对策。这三种对策就是3E原则。 技术对策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生产设施设备的不安全因素,改善作业环境条件,完善防护与报警装置,实现生产条件的安全和卫生。 教育对策是提供各种层次的、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教育和训练,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 的思想,掌握安全生产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法制对策是利用法律、规程、标准以及规章制度等必要的强制手段约束人们的行为,从而达到消除不重视安全、违章作业等现象的目的。 2.2.1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 (4)本质安全化原则 本质安全化原则来源于本质安全化理论。指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就可以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所谓本质上实现安全化指的是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本质安全化是安全管理预防原理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实际上目前还很难达到,但是我们应该坚持这一原则。本质安全化的含义也不仅局限于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化,而应扩展到诸如新建工程项目,交通运输,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甚至包括人们的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中。 2.3强制原理 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动,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管理。这就是强制原理。一般来说,管理均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管理是管理者对被管理者施加作用和影响,并要求被管理者服从其意志,满足其要求,完成其规定的任务。不强制便不能有效地抑制被管理者的无拘个性,不能将其调动到符合整体管理利益和目的的轨道上来。 安全管理需要强制性是由事故损失的偶然性、人的“冒险”心理以及事故损失的不可挽回性所决定的。安全强制性管理的实现,离不开严格合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各级规章制度,这些法规、制度构成了安全行为的规范。同时,还要有强有力的管理和监督体系,以保证被管理者始终按照行为规范进行活动,一旦其行为超出规范的约束,就要有严厉的惩处措施。 2.3.1与强制原理有关的原则 (1)安全第一原则 安全第一就是要求在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的时候把安全工作放在 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当生产和其他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安全,这就是安全第一原则。 (2)监督原则 为了促使各级生产管理部门严格执行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章制 度,保护职工的安全与健康,实现安全生产,必须授权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行使监督、检查和惩罚的职责,以揭露安全工作中的问题,督促问题的解决,追究和惩戒违章失职行为,这就是安全管理的监督原则。 2.4人本原理 管理要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这就是人本原理。 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靠人来展开的。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在一定的管理层次上既管理他人,又被人管理,上下衔接形成一条以人为主体的管理链。因此,一切管理活动均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使全体人员能够明确整体目标、各自的职责、工作的意义和相互的关系,从而在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完成各自的任务。 安全管理工作中遵循人本原理更为重要,因为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保证人的安全。要以人为中心,在为人创造优良、安全的作业条件和作业环境的同时,充分调动人的安全生产的积极性,防止见物不见人、见利不见人的错误认识和做法。另外,有效的安全管理也必须是人人管理、自我管理。 2.4.1对应人本原理的原则 (1)能级原则:能级原则的基本内容:①建立合理稳定的能级结构;②不同的能级主体应授予不同的权力,完成不同的职责;③不同能级的主体应给予与之相应的岗位。 (2)动力原则:动力包括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信息动力。物质动力是指物质待遇及经济效益。精神动力主要有理想、道德、信念、荣誉。信息包括消息、情报、指令等。 (3)参与管理原则:管理者要为员工创造提供机会,鼓励员工参与管理,以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事故的特性 事故发生的原因 综合论的事故模型 伤亡事故至因理论 三、安全事故理论 课程内容 1、因素因果性 事故因素及其因果关系的存在决定了事故或迟或早必然要发生。 2、后果偶然性 事故所产生的后果(人员伤亡、健康损害、物质损失等)以及后果的大小如何,都是难以预测的。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相同的后果。 3、损失不可挽回性 事故的损失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永久性的损害,尤其是人的生命和健康,更是无法弥补。 4、人为可控性 事故是可以控制和预防的。 (一)事故的特性 一切事故皆可预防! 两千年前的荀子说:“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 (即:预防为上策,补救是中策,惩戒是下策。) 1 29 300 重伤或死亡 轻伤 无伤害 20世纪30年代,海因里希对跌倒事故的统计结果表明,在330起跌倒事故中,300起事故没有造成伤害,29起引起轻微伤害,1起造成了严重伤害。 应该注意的是,事故是一种意外事件,本身并无轻重之分,只能说事故的结果为无伤害、轻微伤害或严重伤害。 在每次事故发生之前已经反复出现了无数次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 5、事故金字塔 6、事故的发生规律 1)事故多发时间 (1)节假日及其前后。操作人员思想受干扰多,工作时注意力容易分散。 (2)交接班前后。交接班前后的一个邻近时间段,有人称之为“注意力低峰”。 (3)凌晨04:00~06:00。通常人在凌晨是最发困的时候,思想较难集中。 2)事故多发季节 触电—夏季; 雷击—春夏之交雷雨季节; 火灾—秋冬季。 3)事故的多发作业 (1)高处作业。 (2)地下作业。 (3)带电作业。 (4)高速转动作业。 (5)有污染的作业。 (6)交叉路口、陡坡、急转弯、闹市行车。 (7)复杂操作。 (8)单调的监控作业。 4)事故发生周期 周期理论介绍 人体生物周期也称人体生物节律,20世纪初,德国内科医生威尔赫母·弗里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斯瓦波达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了人的情绪和体力的周期变化,情绪的变化周期是28天,体力的周期变化是23天。20年之后,奥地利的阿尔弗里特·泰尔其尔教授在研究了数百名大中学生后发现人的智力变化周期是33天。 随后人们又发现在每个周期的中间两三天,人的智力、情绪、体力都不稳定,这几天被称为临界日。临界日以前的半个周期是高潮期,临界日以后的半个周期是低潮期。人从出生开始智力、情绪、体力都按照 高潮期-临界期-低潮期 的顺序,循环往复地发生周期变化。 人体生物节律周期在线查询使用说明: 输入您的生日,和您要查看的日期,就能查出您在此日期前7天,后33天(共40天)的体力,情绪,智力和3种状态的平均值的曲线变化,供您参考。 4)事故发生周期 (1)容易发生在人处于自己生物节律的临界期或低潮期(体力、智力,情绪) (2)事故发生率随时间的变化往往呈波动性 体力:23天为一周期的“体力盛衰周期”, 情绪:人的感情和精神状况则存在着一个从出生之日算起以28天为一周期的“情绪波动周期”, 智力:人的智力存在着一个从出生之日算起以33天为一个周期的“智力强弱周期”。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 1)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是指人的不安全行为。各种生产事故,其原因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可以说是由于人的行为失误所引起。 2)物的因素 物的因素指物的不安全状态。由于物质的固有属性及其具有的潜在破坏和伤害能力的存在,就可能成为事故发生的原因。 3)管理的因素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往往只是事故直接和表面的原因,发生事故的根源是管理的缺陷。 事故原因体系: 人的不安全行为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使用不安全设备 手代替工具操作 物体存放不当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攀、坐不安全位置 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不安全装束(机械伤害) 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分类号 不安全行为 分类号 不安全行为 7.01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7.06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01.1 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 7.06.1 冒险进入涵沿 7.01.2 开动 、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 7.06.2 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 7.01.3 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 7.06.3 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 7.01.4 忘记关闭设备 7.06.4 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 7.01.5 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7.06.5 未“敲帮问顶”开始作业 7.01.6 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搬手、把柄等的操作) 7.06.6 冒进信号 7.01.7 奔跑作业 7.06.7 调车场超速上下车 7.01.8 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 7.06.8 易燃易爆场合明火 7.01.9 机械超速运转 7.06.9 私自搭乘矿车 7.01.10 违章驾驶机动车 7.06.10 在绞车道行走 7.01.11 洒后作业 7.06.11 未及时了望 7.01.12 客货混载 7.07 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增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 7.01.13 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 7.08 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7.01.14 工件紧固不牢 7.09 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扫、清扫等工作 7.01.15 用压缩空气吹铁屑 7.10 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7.01.16 其它 7.11 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 7.0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7.11.1 未戴护目镜或面罩 7.02.1 拆除了安全装置 7.11.2 未戴防护手套 7.02.2 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 7.11.3 未穿安全鞋 7.02.3 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7.11.4 未戴安全帽 7.02.4 其它 7.11.5 未佩戴呼吸护具 7.03 使用不安全设备 7.11.6 未佩戴安全带 7.03.1 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 7.11.7 未戴工作帽 7.03.2 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7.11.8 其它 7.03.3 其它 7.12 不安全装束 7.04 手代替工具操作 7.12.1 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 7.04.1 用手代替手动工具 7.12.2 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 7.04.2 用手清除切屑 7.12.3 其它 7.04.3 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 7.13 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7.05 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顾放不当 这是我国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中对不安全行为划分的13类。 生产安全事故中,人因事故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NO. 事故原因 所占比例 1 不安全行为 88% 2 不安全状况 10% 3 天灾 2% 由表可以看出,88%的意外事故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加上不安全状况,有98%的事故是可以防止和避免的。 海因里希在20世纪50年代曾经调查了75000起工伤事故,统计分析发现: 美国杜邦公司通过对各类安全事故 的调查、统计、分析,认为96%的事 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 不安全行为及所诱发的各种伤害组成了一座“危险金字塔”,不安全行为形成了金字塔的底层,各种伤害形成了金字塔的中层,死亡事故形成了金字塔的塔尖,金字塔底层越大,造成伤害和死亡的概率就越大。 对日本制造业1977年歇工4天以上的104638件事故系列分析表明,属于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有98910件,占94.5%,不属于不安全行为的只占5.5%; 根据日本1980年制造业的事故统计,在因事故伤亡的106162人中,大约有90%是由人的失误造成的。 综上可以说:管住了人就保证了安全! (三)综合论的事故模型 综合论的事故模型(续) 这个理论综合地考虑了各种事故现象和因素,因而比较正确,有利于各种事故的分析、预防和处理,是当今世界上最为流行的理论。美国、日本和我国都主张按这种模式分析事故。 事故的产生过程是:由“社会因素”产生“管理因素”,进一步产生“生产中的危险因素”,通过偶然事件触发而发生伤亡和损失。 调查事故的过程则与此相反,应当通过事故现象,查询事故经过,进而依次了解其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基础原因。 (四)伤亡事故至因理论 事故至因理论是从大量的典型事故的本质原因的分析中所提炼出的事故机理和事故模型。 1、事故连锁理论(多米诺骨牌效应) 海因里希连锁理论 M p H D A M P D A H M:遗传及社会因素(管理失误) P:人的缺点(个人原因、工作 条件) H: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 D:事故 A:伤害 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强调了消除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在事故预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具有积极作用,但也有其局限性。 海里因希事故因果连锁 博德的管理失误连锁理论 博德(Frank E Berd Jr.)1974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链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与现代安全观点更加吻合的事故因果链锁理论——管理失误连锁理论。该理论强调安全管理是事故链锁的最重要因素,是引起伤害事故的根本原因。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只抓住了作为表面现象的直接原因而不追究其背后隐藏的深层原因,就永远不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 安全管理是事故连锁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包括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 博德的管理失误连锁理论 2、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能量意外释放论的出现是人们对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实质认识方面的一大飞跃。1961年和1966年,由吉布森(Gibson)和哈登(Hadden)提出: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各种形式的能量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于是,应该通过控制能量,或控制作为能量达及人体媒介的能量载体来预防伤害事故。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可以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的能量释放。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能量类型 产生的伤害 事故类型 机械能 刺伤、割伤、撕裂、挤压皮肤和肌肉、骨折、内部器官损伤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压力容器爆炸 热能 皮肤发炎、烧伤、烧焦、焚化、伤及全身 灼烫、火灾 电能 干扰神经——肌肉功能、电伤 触电 化学能 化学性皮炎、化学性烧伤、致癌、致遗传突变、致畸胎、急性中毒、窒息 中毒和窒息、火灾 能量类型与伤害 能量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 美国:札别塔基斯 观点: 伤亡事故都是因为过量的能量,或干扰人体与外界正常能量交换的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引起的。 过量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释放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 管理失误 个人原因、环境原因 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状态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作业安全分析 教育 训练 思想工作 人员选择 调查研究 减少数量 防护装置及构造 急救、修理、更换调查、危险分析、安全意识 作业安全分析 设计 检查 技术 维修 审查 能量意外释放 3、故频发倾向理论 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人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 1919年,由格林伍德和伍兹提出。法默、查姆勃等人提出了事故频发倾向。 1919年,英国的格林伍德和伍兹通过对许多工厂的伤亡事故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发现: 某些工人较其他人更容易发生事故。 事故频发倾向者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般来说,具有事故频发倾向的人在进行生产操作时往往精神动摇,注意力不能经常集中在操作上,因而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外界条件。 故频发倾向理论 事故频发倾向者的性格特征:????????????? 感情冲动,容易兴奋; 脾气暴躁; 厌倦工作、没有耐心; 慌慌张张、不沉着; 动作生硬而工作效率低; 喜怒无常、感情多变; 理解能力低,判断和思考能力差; 极度喜悦和悲伤; 缺乏自制力; 处理问题轻率、冒失; 运动神经迟钝,动作不灵活。 一方面通过严格的生理、心理检验等,从众多的求职人员中选择身体、智力、性格特征及动作特征等方面优秀的人才就业;(招聘) 另一方面一旦发现事故频发倾向者则将其解雇。 故频发倾向理论据此理论企业预防事故的手段: 四、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P39 ——安全系统工程方法 系统安全理论是人们为预防复杂系统事故而开发、研究出来的安全理论、方法体系。所谓系统安全,是在系统寿命期间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管理方法,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 安全系统工程方法 安全系统工程是采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识别、分析和评价系统的危险性,并根据其结果调整工艺、设备、操作、管理、生成周期和投资费用等因素,使系统所存在的危险因素得到消除和控制,使事故发生概率减少到最低程度的一种现代安全管理方法。 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几种常用的方法 1.安全检查表法(SCL) 2.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 3.事故因果分析法 4.事件树分析法(ETA) 5.事故树分析法(FTA) 6.系统安全评价 7.系统安全预测 1、安全检查表法(SCL) 为系统的发现被检查对象的不安全因素,事先对检查对象加以剖析,列出不安全因素,确定检查项目,把检查项目按系统顺序编制成表,便于检查,避免漏检。 优点: 全面性、系统性、标准化、规范化。是系统安全分析的基本方法。 缺点: 与制表人经验密切相关 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检查表 企业名称: 地址: 企业负责人(签字): 电话: 序号 内容 要求 自查情况 督查情况 1 安全管理机构设置 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2 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人。 3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制订安全操作规程,并贴在作业现场显目处。 4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检查、整改情况有书面记录,台帐、档案齐全。 5 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新员工培训后上岗,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须持证上岗。 6 应急救援预案 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并定期组织演练。 7 安全评价报告 已经过安全预评价或专项安全评价。 检查组组长(签字): 二OO四年 月 日 安全检查表法 八、地下开采 八、地下开采 八、地下开采 八、地下开采 八、地下开采 八、地下开采 项 目 标 准 实况 项 目 标 准 实况 矿井安全出口 中段安全出口 采场安全出口 主卷破碎带是否支护 采场顶板安全管理手段(矿柱支护、充填、崩落) 主运行平巷的人行道宽度 斜井人行道宽度 竖井有否梯子间 2个以上 2个以上 2个以上 必须支护 >0.8米 >1米 采场是否有低压 照明 10、井口是否有防洪措施 11、排水系统排水能力是否符合要求 12、井下供电系统(设备)是否符合要求 13、提升运输设施是否符合要求 14、火工材料储运、发放、使用是否符合规定 15、井下风质、风速是否符合要求 必备 20小时排水 24小时涌水量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市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检查表 企业名称: 检查组组长(签字): 二OO四年 月 日 安全检查表法 因果分析图P33 料 机 人 管 环 法 事 故 大原因 中原因 小原因 2、事故因果分析法 3、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 定义: 在一项工程活动(如设计、施工、生产)之前,首先对系统存在的危险作宏观概略的分析,或作预评价,就叫作危险性预先分析(Prelininary Hazard Analysis,简称PHA),又称初步危险分析,或预备事故分析。 目的:是判别系统的潜在危险,确定其危险等级,防止采用不安全的技术路线、使用危险性物质、工艺和设备等。如果必须使用时,也可以从设计和工艺上考虑采取安全措施,使这些危险性不致于发展成为事故。 特点:是把分析工作做在行动之前,可避免由于考虑不周而造成的损失。 (1)预先危险性分析的定义和目的 (2)危险性预先分析步骤和分级 1) 根据经验,分析对象出现事故的可能类型。 2) 调查危险源????即危险因素存在于哪个子系统中。调查可采用安全检查表、经验方法和技术判断的方法。3) 识别转化条件???? 即研究危险因素转变为危险状态的触发条件和危险状态转变为事故(或灾害)的必要条件,并进一步谋求防止办法,检验这些办法的效果。 4)划分危险等级??? ? 即把预计到潜在危险性划分危险等级。其分级的目的是要排列出先后顺序和重点,以便优先处理。其分级方法和含意为: Ⅰ级 安全的,无人员伤亡或系统损坏。???? Ⅱ级 临界的,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的损坏。因此,应予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 Ⅲ级 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措施。?? Ⅳ级 破坏性的,会造成害难事故,必须予以排除。 5)制定危险防范措施 ? ? ? 4、事件树分析法(ETA) (1)定义 事件树分析(Event Tree Analysis,简称ETA)起源于决策树分析(简称DTA—Decide Tree Analysis),它是一种按事故发展的时间顺序由初始事件开始推论可能的后果,从而进行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2)功能 1)ETA可以事前预测事故及不安全因素,估计事故的可能后果,寻求最经济的预防手段和方法。 2)事后用ETA分析事故原因,十分方便明确。 3)ETA的分析资料既可作为直观的 资料,也有助于推测类似事故的预防对策。 4)当积累了大量事故资料时,可采用计算机模拟,使ETA对事故的预测更为有效。 5)在安全管理上用ETA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具有其他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 5、事故树分析法(ATA) (Accident Tree Analysis,简称ATA) 方法起源于故障树分析(简称FTA--Fault Tree Analysis),是安全系统工程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它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辨识和评价,不仅能分析出事故的直接原因,而且能深入地揭示出事故的潜在原因。用它描述事故的因果关系直观、明了,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既可定性分析,又可定量分析。 事故树分析程序 一般都有下面的十个基本步骤 1)熟悉系统。要求要确实了解系统情况,包括工作程序、各种重要参数、作业情况。必要时画出工艺流程图和布置图。 2)调查事故。要求在过去事故实例、有关事故统计基础上,尽量广泛地调查所能预想到的事故,即包括已发生的事故和可能发生的事故。 4)确定目标。根据以往的事故记录和同类系统的事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求出事故发生的概率(或频率),然后根据这一事故的严重程度,确定我们要控制的事故发生概率的目标值。 5)调查原因事件。调查与事故有关的所有原因事件和各种因素,包括设备故障、机械故障、操作者的失误、管理和指挥错误、环境因素等等,尽量详细查清原因和影响。 6)画出事故树。根据上述资料,从顶上事件起进行演绎分析,一级一级地找出所有直接原因事件,直到所要分析的深度,按照其逻辑关系,画出事故树。 7)定性分析。根据事故树结构进行化简,求出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确定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排序。 3)确定顶上事件。所谓顶上事件,就是我们所要分析的对象事件。分析系统发生事故的损失和频率大小,从中找出后果严重,且较容易发生的事故,作为分析的顶上事件。 10)定量分析。定量分析包括下列三个方面的内容: 当事故发生概率超过预定的目标值时,要研究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所有可能途径,可从最小割集着手,从中选出最佳方案。 方案利用最小径集,找出根除事故的可能性,从中选出最佳。 求各基本原因事件的临界重要度系数,从而对需要治理的原因事件按临界重要度系数大小进行排队,或编出安全检查表,以求加强人为控制。 9)进行比较。要根据可维修系统和不可维修系统分别考虑。对可维修系统,把求出的概率与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的概率进行比较,如果二者不符,则必须重新研究,看原因事件是否齐全,事故树逻辑关系是否清楚,基本原因事件的数值是否设定得过高或过低等等。对不可维修系统,求出顶上事件发生概率即可。 8)计算顶上事件发生概率。首先根据所调查的情况和资料,确定所有原因事件的发生概率,并标在事故树上。根据这些基本数据,求出顶上事件(事故)发生概率。 逻辑门符号: a B A 限制门符号:表示事件B发生且满足条件a时, 事件A才发生 事件符号: 顶上事件、中间事件符号: 需要进一步往下分析的事件 基本事件符号: 不能再往下分析的事件 省略事件符号: 不能或不需要向下分析的事件 6、系统安全评价法 安全评价,国外也称为风险评价或危险评价,它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分类,将安全评价分为如下四种 : 1)安全预评价 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根据相关的基础资料,辨识与分析建设项目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评价结论的活动。 2)安全验收评价 在建设项目竣工后正式生产运行前,通过检查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情况检查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到位情况,检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健全情况,检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情况,审查确定建设项目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性,从整体上确定建设项目的运行状况和安全管理情况,做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的活动。 3)安全现状评价 针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管理等情况,辨识与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审查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现状评价结论的活动。 安全现状评价既适用于对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评价,也适用于某一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工艺、生产装置或作业场所的评价。 4)专项安全评价 专项安全评价是针对某一项活动或场所,以及一个特定的行业、产品、生产方式、生产工艺或生产装置等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的安全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7、系统安全预测法 系统预测的概念 所谓预测,就是根据过去的历史资料和现在的实际情况,应用已知的客观规律和有关的科学知识手段,对所关心的事物及环境在未来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索、估计和评价,从而尽可能使人们对这些事物所采取的策略和措施,不仅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而且也能最优地适应未来的发展。 系统安全预测 目的:对当前和历史安全状况、事故的主导内在原因及变化趋势进行科学分 析,据此对未来发展作出预测,为正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x y x y x y x y 1)定性预测方法 用建立在逻辑思维、逻辑分析、逻辑判断和逻辑推理、创造基础上的定性方法所进行的预测叫作定性预测。 2)定量预测方法 用建立在数学、统计学、数理逻辑、控制论运筹学等基础上,通过图表、数学模型、计算机模拟仿真进行的预测叫作定量预测。 常用的定量预测方法有: 时间序列预测法、因果关系预测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评综合评价法。 五、事故防控的工程技术方法 消除潜在危险 降低潜在危险因素数值 冗余 闭锁 能量屏障 时间防护 薄弱环节 距离防护 坚固 个体防护 代替作业人员 警告和禁止信息 事故防控的工程技术方法 ⑴消除潜在危险。即在本质上消除事故隐患,是理想的、积极、进步的事故预防措施。其基本的作法是以新的系统、新的技术和工艺代替旧的不安全系统和工艺,从根本上消除发生事故基础。如选用本质安全性的电气设备;采用深凹型的尾矿库等。 ⑵降低潜在危险因素数值。即在系统危险不能根除的情况下,尽量地降低系统的危险程度,使系统一旦发生事故,所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最小。如使用安全电压或低电压电气设备,降低尾矿库的高度等。 事故防控的工程技术方法 ⑶冗余。就是通过多重保险、后援系统等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系数,增加安全余量。如增加钢丝绳强度;系统中增加备用装置或设备等措施。 ⑷闭锁。在系统中通过一些原器件的机器联锁或电气互锁,作为保证安全的条件。如瓦斯电闭锁;风电闭锁;罐门信号闭锁等。 ⑸能量屏障。在人、物与危险之间设置屏障,防止意外能量作用到人体和物体上,以保证人和设备的安全。如建筑高空作业的安全网,隔爆电气设备壳,反应堆的安全壳等,都起到了屏障作用。 事故防控的工程技术方法 ⑹距离防护。当危险和有害因素的伤害作用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弱时,应尽量使人与危险源距离远一些。噪声源、辐射源等危险因素可采用这一原则减小其危害。化工厂建在远离居民区、爆破作业时的危险距离控制,均是这方面的例子。 ⑺时间防护。是使人暴露于危险、在害因素地时间缩短到安全程度之内。如电器设备的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延期爆破的总延期时间限制等。 ⑻薄弱环节。即在系统中设置薄弱环节,以最小的、局部的损失换取系统的总体安全。如电路中的保险丝、锅炉的熔栓、煤气发生炉的防爆膜、压力溶器的泄压阀、回风井的防爆盖等。 事故防控的工程技术方法 ⑼坚固。这是与薄弱环节原则相反的一种对策。即通过增加系统强度来保证其安全性。如加大安全系数,提高结构强度等措施。 ⑽个体防护。根据不同作业性质和条件配备相应的个人保护用品及用具。采取被动的措施,以减轻事故和灾害造成的伤害或损失。如下井人员佩戴自救器,安全帽,风尘口罩等。 ⑾代替作业人员。在不可能消除和控制危险、在害因素的条件下,以机器、机械手、自动控制器或机器人代替人或人体的某些操作,摆脱危险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 ⑿警告和禁止信息。采用光、声、色或其它标志等传递组织和技术信息,以保证安全。如宣传画、安全标志、警告牌等。 (参见“安全警示标志”P66) 六、事故防控的管理方法 1.完善国家宏观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20世纪后期,我国推行的是"企业负责、国家监察、行业管理、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随着国家经济体制转变和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当前我国的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向着如下模式发展: 建立国家-企业-职工三方原则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构建“国家监察-行业协调-企业自律-中介服务-工会监督”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制。 事故预防与控制的管理方法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法规是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安全与健康,以及生产财产安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安全生产法规是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集中表现,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一种行为准则。它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规则,规定什么是合法的,可以去做,什么是非法的,禁止去做;在什么情况下必须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等等,用国家强制力来维护企业安全生产的正常秩序。因此,有了各种安全生产法规,就可以使安全生产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谁违反了这些法规,无论是单位或个人,都要负法律上的责任。 事故预防与控制的管理方法 3、企业微观的安全管理方法 我国的很多企业根据安全管理基本理论,在安全生产的管理实践中创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任何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都是可以借鉴的。 事故预防与控制的管理方法 3、企业微观的安全管理方法 我国的很多企业根据安全管理基本理论,在安全生产的管理实践中创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任何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都是可以借鉴的。 事故预防与控制的管理方法 3、企业微观的安全管理方法 我国的很多企业根据安全管理基本理论,在安全生产的管理实践中创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任何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都是可以借鉴的。 企业微观的安全管理方法(1)“三化五结合”管理模式 “三化” 行为规范化 工作程序化 质量标准化 “五结合” 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相结合 狠反“三违”与自主保安相结合 惩罚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主观作用与技术装备相结合 监督检查与超前防范相结合 企业微观的安全管理方法 (2)手指口述安全管理法 “手指口述”是一种安全确认的方法,它是一种从日本引进的方法,它的意义与作用在于能够起到安全确认的作用。它简单易学,实用操作性强。“手指口述”操作法,让我们在工作中少出错误、少出纰漏,少出事故。 “手指口述”操作法是针对煤矿高危及操作环节复杂等特点,创新的一种通过心想(脑思)、眼看、口说、手指的指向性集中联动而达到强制注意的科学规范的操作方法。 视频:兖州煤业东滩矿 、新桥煤矿 企业微观的安全管理方法 (3)“三不伤害 ” 活动 开展不伤害他人 不伤害自己 不被别人伤害的三不伤害活动。 企业微观的安全管理方法 (4)“四全”安全管理 全员-从企业领导到每个干部、职工(包括合同工、临时工和实习人员)都要管安全; 全面-从生产、经营、基建、科研到后勤服务的各单位、各部门都要抓安全; 全过程-每项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自始至终地做安全工作; 全天候(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不管什么天气,不论什么环境,每时每刻都要注意安全。 总之,“四全”的基本精神就是人人、处处、事事、时时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 企业微观的安全管理方法 (5)“5S”活动P54 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态度”。因为这5项的日语发音均以“S”起头,所以称为“5S”。开展“5S”活动,是通过人们的努力改变工作环境,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职工素质,确保安全生产的目标。 企业微观的安全管理方法 (6)人流、物流定置管理 生产现场的人员活动路线及空间定位管理;使用的工具、设备、材料、工件等的位置规范、定位管理、文明管理。 (7)三点控制 对生产现场的"危险点、危害点、事故多发点"的强化控制管理。采取现场和车间挂牌标示方法强化管理。 企业微观的安全管理方法 (8)八查八提高模式 一查领导思想,提高企业领导的安全意识; 二查规章,提高职工遵章守纪、克服“三违”的自觉性; 三查现场隐患,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程度; 四查易燃易爆危险点,提高危险作业的安全保障水平; 五查危险品保管,提高防盗防爆的保障措施; 六查防火管理,提高全员消防意识和来火技能; 七查事故处理,提高防范类似事故的能力; 八查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是否经常化和制度化,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企业微观的安全管理方法 (9)生产班组安全活动模式 生产班组的每周安全活动要做到时间、人员、内容“三落实”。以安全生产必须落实到班组和岗位的原则,企业生产班组对岗位管理、生产装置、工具、设备、工作环境、班组活动等方面,进行灵活、严格、有效的安全生产建设。 (10)三负责制 企业各级生产领导在安全生产方面: 向上级负责 向职工负责 向自己负责 企业微观的安全管理方法 11.安全检查制 查思想认识,查规章制度,查管理落实,查设备和环境隐患; 定期与非定期检查相结合; 普查与专查相结合; 自查、互查、抽查相结合。 其方法有: 四查法,即岗位每天查一次,班组车间每周查一次,厂级每季查一次,公司年查一次; 安全检查表法,定项目,定标准,定指标,科学评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检查方法。 企业微观的安全管理方法 (12)安全目标管理法 以安全指标体系为管理目标,进行科学管理。 总体目标 保证措施 保证措施 保证措施 保证措施 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 目标自上而下层层分解 措施子上而下层层保证 企业微观的安全管理方法 (13)无隐患管理法 无隐患管理法的立论是建立在现代事故金字塔认识基础之上的,即任何事故都是在隐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控制和消除事故,必须从隐患入手。推行无隐患管理方法,要解决隐患辨识、隐患分类、隐患分级、隐患检验与检测、隐患档案与报表、隐患统计分析、隐患控制等技术问题。 企业微观的安全管理方法 (14)培育和塑造企业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企业为实现既定的安全目标,在不断总结安全生产管理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体现企业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思维方式、精神风貌、行为规范以及对传统习惯有所“扬弃”的一种共识的文化氛围。 企业微观的安全管理方法 塑造和培育企业安全文化,就是要把安全生产塑造和培育成一种特定的文化,通过长期的、连续的、反复的对企业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并营造安全生产的氛围,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等安全思想、安全理念成为员工认同和接受的价值观,使安全法规、安全制度、作业规程等行为规范深入人心,成为企业和员工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主动抵制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自身应有的安全和健康权利自觉地进行维护,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变“他律”为“自律”。 典型经验介绍: 白国周班组安全管理法 2009年11月3日,全国煤矿学习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推进班组安全基础建设工作会议在河南郑州召开。 国家总局发文要求非煤矿山推行白国周班组管理法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学习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切实加强非煤矿山班组安全管理的通知》 安监总管一〔2010〕138号 2010-08-16 白国周简介 白国周,男,1970年出生,中平能化集团七星公司(原平煤集团七矿)的一名普通矿工,现任七星公司开拓四队班长。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矿工,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白国周出生在河南省宝丰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87年因家庭困难不得不放弃学习来到煤矿当一名矿工。 在井下工作22年多,个人没出过安全事故;当班组长近20年,所带的班组没出过安全事故;带出了13名班组长,每个班组长所管的班组都没出过安全事故。 “三勤”:勤动脑、勤汇报、勤沟通 “三快”:嘴快、腿快、手快 “三细”:心细、安排工作细、抓工程质量细 “三到位”:布置工作、检查工作、处理隐患到位 “三不少”:班前检查、班中排查和班后复查不能少 “三必谈”:对情绪不正常的工友、受到批评的工友必须谈心,每月召开一次谈心会 “三提高”:提高安全意识、岗位技能和团队凝聚力 白国周班组管理法主要内容 可以概括为 “七个三” 白国周班组管理法的实际运用 白国周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探索班组安全管理的新方法。他先后总结提炼了理念引领法、班前礼仪法、指令处理法、“三不少”隐患排查法、“三必谈”身心调适法、“三快三勤”现场管理法、互助联保法、手指口述交班法、亲情和谐法等“班组安全管理九法”,并坚持把这些管理方法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创造了22年没有出现任何安全事故的奇迹。 主要内容可归纳为“强化理念” 、“治理隐患”和“亲情教育”3个部分11个方面。对有效提高煤矿企业基础管理水平和员工安全意识,对加强新时期煤矿班组建设,发挥班组长作用,调动矿山工人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安全理念法 理念引领法主要包括提炼理念、宣灌理念、践行理念。 提炼安全理念:每人提炼自己的安全理念,粘贴在全家福下面。 宣贯安全理念:利用班前会、班后会时间,采取看电视、读书读报等形式,组织工友学习安全知识,灌输安全理念,加强 ;运用事故案例进行警示教育,组织工友讨论,使大家时刻绷紧安全弦。 践行安全理念:牢记并践行安全理念,使每个人的安全理念成为自己安全行为的准则和目标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班前礼仪法 主要班前礼仪内容包括: 值班领导点名,安排布置工作; 班长讲评当班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职工对有关工作和注意事项进行点评; 班长带领大家进行安全宣誓; 更衣后,班长带队,集体下井。 (三)指令处理法 指令处理法主要包括指令、处理、监督。 指令:班组人员集体到达工作面手指口述接班后,班长先进行隐患排查,发现问题用粉笔写在明显的地方,给这里工作的工友发出指令。 处理:工友到岗后,先看班长的指令,并按要求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擦掉指令,开始工作。 督查:坚持在工作中巡回检查,逐一检查指令执行情况,若发现新的隐患,指令专人及时处理。 (四)“三必谈”身心调适法 发现情绪不正常的人必谈:注重观察工友在工作中的思想情绪,发现情绪不正常、急躁、精力不集中或神情恍惚等问题的,及时谈心交流,弄清原因,因势利导,帮助解决困难和思想问题,消除急躁和消极情绪,使其保持良好心态投入工作,提高安全生产的注意力。 对受到批评的人必谈:对受到批评或处罚的人,单独与其谈心,讲明批评或处罚的原因,消除其抵触情绪。 每月必须召开一次谈心会:坚持每月至少召开一次谈心会。工友聚在一起,畅所欲言,共享安全工作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五)手指口述交班法 当班工作结束时,班长要向下一班班长进行手指口述交接班,将当班任务完成情况、未处理完的隐患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向下一班班长交代清楚。 特殊工种岗位上的职工也要向下一班接班的职工进行手指口述交接班,未处理完的问题要口传口、手交手,详细地交代给对方,待对方同意并接班后方可离岗,随当班人员一起集体升井。 (六)互助联保法 主要包括集体上下班、相互观察、师徒连带。 集体上下班:入井、升井时,由班长举旗带队,全班人员列队到达工作面或升井到达地面,避免个人单独入井、升井时发生违章行为。 相互观察: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动态安全隐患的实际,要求全班每个人都能做到既是施工者,又是安检员,时刻注意观察工友身边的工作环境,并能做到相互提醒、相互帮忙、互助联保。 师徒连带:班里新工人拜老工人为师,签订师徒合同,结成一帮一对子。工作中,老工人带领新工人下井,传授相关安全技能,并对新工人进行帮助和约束。出现违章,师徒共同受到处罚;没有违章,且师傅所带新工人业务水平有明显提高的,对师傅进行奖励。 (七)“三不少”隐患排查 班前检查不能少:坚持接班前,对工作环境及各个环节、设备依次认真检查,排查现场隐患,确认上一班遗留问题,并指定专人进行整改。 班中排查不能少:坚持每班对各个工作地点进行巡回检查,重点排查在岗职工精神状况、班前隐患整改情况和生产过程中的动态隐患。 班后复查不能少:当班工作结束后,对安排工作进行详细复查,重点复查工程质量和隐患整改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处理不了的现场向下一班职工交代清楚,并及时汇报。 (八)“三快三勤”现场管理法 “三快”即嘴快、腿快、手快。 嘴快:安排工作说到、说详、说细、说清、说明,发现工作不到位或哪里容易出现问题就及时提醒。 腿快:认真落实“三不少”制度,对班组所管的范围,不厌其烦地巡回检查,每个环节、每台设备都及时检查到位。 手快:无论到哪个地方,发现隐患和问题,现场能处理的当即处理,处理不了的及时汇报。 “三勤”即勤动脑、勤汇报、勤沟通。 勤动脑:结合生产现场实际,对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勤动脑、勤思考,并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迅速组织处理。 勤汇报: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尤其是可能影响下一班安全生产和工程进度的,及时向上级汇报,使上级在第一时间能掌握生产一线的工作动态,合理分工,科学调度,统筹安排。 勤沟通:经常与队领导沟通,了解队里的措施要求;与上一班和下一班人员沟通,了解施工进度和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常与工友沟通,掌握工友工作和生活情况。 (九)亲情和谐法 亲情:准确掌握班里每个工友的家庭详细情况。工友过生日,组织大家一起去庆贺;谁家有困难,组织大家一起去看望;工友心里有解不开的疙瘩,组织大家一起去开导;逢年过节,工友都带着家人一起聚会、一起热闹。 文明:针对井下职工习惯性说脏话、开玩笑过火等不文明现象,要求班组成员做文明人、行文明事、上文明岗,避免因伤和气影响团结,避免因不良情绪影响安全生产。 民主:分配工资时,广泛征求工友的意见,根据生产任务、安全状况、工程质量、文明生产等日常考核情况进行分配,并找几名班组成员全程监督。 和谐:工友在工作中偶犯错误,不乱发脾气,生硬批评,而是循循善诱,因人施教,耐心指出问题的根源;遇到问题时,不自作主张,和工友一起协商解决。 谢谢!
网友评论
more
管理知识最新内容
04-18
车间5S推行实务与目视…
03-27
安全管理培训通用课件
03-27
LOTO上锁挂牌(能量隔…
03-17
车间安全可视化管理大全
02-23
“四不伤害”安全理念…
01-27
安全精细化管理
01-27
全员 “四不伤害”24…
01-22
如何创建安全管理标准…
管理知识热点内容
550
5S-漫画超漂亮教材
321
杜邦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317
新员工培训之四——…
305
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
292
全面解读《安全生产…
252
安全管理核心要素与…
246
企业安全文化培训课件
227
KYT教育
相关内容
企业安全基础管理与车间班…
班组安全管理工作培训课件
班组安全管理与岗位职责培训
班组安全管理方法培训
目标考核制度
创想安科
网站简介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业务合作
提交需求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