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危化品
2.术语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3.危害程度
危险化学品具有不同程度的燃烧、爆炸、毒害、腐蚀等特性,受到摩擦、撞击、震动,接触火源、日光、暴晒,遇水受潮、温度变化或遇到性质相抵触的其他物品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容易引起燃烧、爆炸、中毒、灼烧等人身伤亡事故。
4.接触限值
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接触限值
序号 | 危化品种类 | MAC (mg/m3) | PC-TWA (mg/m3) | PC-STEL (mg/m3) |
1 | 氢氧化钠 | 2 | -- | -- |
2 | 盐酸 | 7.5 | -- | -- |
3 | 氨 | -- | 20 | 30 |
5.健康操作规程
5.1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5.2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5.3操作前应对危化品储存装置、装卸设备、管道等系统进行细致检查,及时消除隐患,防止发生泄漏事故;
5.4应保证危化品现场各类标识完整,缺损后应及时补充维护;
5.5装卸危化品人员作业必须规范化、标准化,严格执行专业操作规程;
5.6卸氨现场必须备有应急设施和急救药品;
5.7装卸危化品前10小时之内严禁饮酒;
5.8卸氨人员人员必须按规定每年体检一次,按时参加专业安全培训。
6.泄漏应急处理
6.1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6.2应急处理人员戴防毒面具,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6.3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6.4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清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6.5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事故水池,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7.急救措施
7.1盐酸溅到眼睛内或皮肤上时,应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再以0.5%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液碱、氨溅到眼睛内或皮肤上时,应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再以2%的稀硼酸溶液,清洗眼睛或用1%的醋酸清洗皮肤;
7.2盐酸或液碱溅到衣服上时,应迅速脱去浸有溶液的衣服,用大量清水冲洗被腐蚀的身体部位至少15分钟以上;
7.3以上工作做完后应联系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协助处理或将受伤人员迅速用到医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