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操作规程>> 其他行业>>正文

粉尘噪声高温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12月07日
6 急救措施
  6.1盐酸或流酸溅到眼睛内或皮肤上时,应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再以0.5%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液碱、氨或联氨溅到眼睛内或皮肤上时,应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再以2%的稀硼酸溶液,清洗眼睛或用1%的醋酸清洗皮肤;
  6.2盐酸、硫酸或液碱溅到衣服上时,应迅速脱去浸有浓硫酸衣服,用大量清水冲洗被浓硫腐蚀的身体部位至少15分钟以上;
  6.3以上工作做完后应联系厂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协助处理或将受伤人员迅速用到厂区医院急救。
 
 
有毒有害气体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 有毒有害气体
是指有毒并对身体有害的气体,常见有毒有害气体按其毒害性质不同,可分为:
① 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 它是化学工业常遇 到的有毒气体。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
② 窒息性气体——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 窒息性气体可分为单纯窒息性 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如氮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氰化氢、硫化氢等。
2危害程度
有毒有害气体多具有腐蚀性,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可造成急性中毒。对机体的毒作用的共同特点,是对眼、呼吸道粘膜及皮肤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一般以局部损害为主,但也可引起全身反应。“三酸”蒸气既可刺激呼吸道粘膜,也可引起皮肤烧伤;长期接触低浓度酸雾,还可刺激牙齿,引起牙齿酸蚀症。氨、二氧化硫等水溶性大,遇到湿润部位即易引起损害作用。如吸入这些气体后,在上呼吸道粘膜溶解,直接刺激粘膜,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和分泌增加,产生化学性炎症反应,出现流涕、喉痒、呛咳等症状。氮氧化物水溶性小,它们通过上呼吸道粘膜时,很少引起水解作用,故粘膜刺激作用轻微;但可继续深入支气管和肺泡,逐渐与粘膜上的水分起作用,对肺组织产生较强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严重时出现肺水肿。
3接触限值
各类有毒有害气体的接触限值

 

序号
危化品种类
PC-TWA
(mg/m3)
PC-STEL
(mg/m3)
1
一氧化碳
20
30
2
二氧化氮
5
10
3
一氧化氮
15
--
4
二氧化硫
5
10
 
4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4.1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按照不同岗位,正确佩戴防毒口罩(面具)等岗位所需劳动保护用品。
4.2进入岗位后要认真对岗位配置的通风设施进行检查,确认通风设施正常运转时,方可进行岗位操作。
4.3如通风设施出现故障时,致使岗位操作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过正常范围(0.3mg/m3),要及时报告本单位相关领导,及时安排对通风设施进行维修处理故障,确保操作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正常后,方可进行岗位操作。
4.4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规程进行岗位操作,避免因违反操作规程而引发安全事故。
4.5岗位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规定进行岗位操作,对未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的人员,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4.6生产现场严禁吸烟、饮水、就餐。吸烟、饮水、就餐必须在无污染源的值班室进行、并认真对面部及手部进行清洗后方可吸烟、饮水、就餐。
4.7下班前将工作服等生产现场所使用的各类劳保用品进行更换后离开工作岗位,预防将污染源带离工作岗位后传播给其它人员。
4.8离开岗位后,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对身体及衣服上粘附的污染物进行彻底清理,并及时清洗身体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的各个部位,避免污染物进入体内。
4.9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下班洗澡等措施有效预防职业病。
5预防措施
有毒有害气体的预防重点,是杜绝意外事故,防止跑、冒、滴、漏,并作好废气回收及综合利用。加强个人防护,大量接触酸、碱等腐蚀性液体毒物时,应穿戴耐腐蚀的防护用具,如聚氯乙烯、橡皮制品、橡皮手套、防护眼镜、防护胶鞋等;戴防毒口罩或防护面具;涂皮肤防护油膏。加强健康监护,做好岗前及定期体检,发现有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肤病或皮肤暴露部位有湿疹等疾患、眼及鼻、咽喉、气管等呼吸道慢性疾患、肺结核(包括稳定期)以及心脏病患者,不应做接触刺激性气体的工作。
 
 
高温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 高温
把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时称为高温,连续数天(3天以上)的高温天气过程称之为高温热浪(或称之为高温酷暑)。由于近 年来高温热浪天气的频繁出现,高温带来的灾害日益严重。为此,我国气象部门针对高温天气的防御,特别制定了高温预警信号。
  高温对其他生物影响的标准可依据达到危害时的温度量值制定
2危害程度
高温致使体温调节产生障碍、水盐代谢失调、循环系统负荷增加、消化系统疾病增多、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肾脏负担加重。当作业场所气温超过34℃时,即可能有中暑病例发生。中暑是高温环境下发生的急性疾病,按其发病机理可分为:热射病、日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3接触限值
 
1 工作场所不同体力劳动强度WBGT限值
 
接触时间率
体力劳动强度
100%
30
28
26
25
75%
31
29
28
26
50%
32
30
29
28
25%
33
32
31
30
 
2 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分钟)
 
工作地点温度(℃)
轻度劳动
中等劳动
重度劳动
30~32
80
70
60
32~34
70
60
50
34~36
60
50
40
36~38
50
40
30
38~40
40
30
20
40~42
30
20
10
42~44
20
10
10
 
4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4.1生产现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 
4.2 熟悉掌握本岗位职业病危害的特性、危害后果、预防和应急措施。
4.3 进入岗位职业危害防护必须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
4.4 作业前,应提前喝或吃防暑降温药物。
4.5作业中应适当的补充水量(如:矿泉水、加入盐的热水)或预防中暑的冰棍、冰块及绿豆汤,以防止出现中暑现象。 
4.6缩短一次性持续接触高温时间,持续接触热源后,应轮换作业和休息,休息时应脱离热环境,并多喝水。执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4.7 工作中,应加强防暑降温设备、设施(风机、电扇、空调)的性能检查,出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4.8采取通风降温措施,打开门窗通风,必要时加装通风机进行机械通风。 
4.9 岗作业中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身体如有不适及时汇报,不准班中带病作业或饮酒后作业。
5 中暑后的急救措施
5.1当有先兆或轻度中暑时,应将患者迅速离开高热环境,移至荫凉通风处休息,解开衣领,并给予清凉饮料、浓茶、淡盐水和人丹、解暑片或藿香正气丸等解暑药物。 
5.2对病情较重的患者,应立即移到荫凉处,让其平卧(或抬高下肢),根据不同的病情,分别作如下处理: 
5.2.1中暑痉挛时,牵伸痉挛肌肉使之缓解,并服用含盐清凉饮料; 
5.2.2中暑衰竭时,服用含糖、盐饮料,并在四肢作重推摩、擦摩; 
5.2.3日射病时,头部用冰袋或冷水湿敷;身体高热时,应迅速降温,如用冷水或冰水擦身(擦至皮肤发红),或在额、颈、腋下和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也可用50%酒精擦浴。
5.2.4症状重或昏迷患者,可针刺人中、涌泉、中冲等穴,并应迅速送医院进行抢救。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