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气密性试验
A、气密性试验前,塔上的安全装置、阀门、压力表、液面计等附件及全部内件均应齐全合格
B、试验时,要缓慢升压至设计压力,至少保持30分钟,同时以喷涂发泡剂等方法检查,所有焊缝和连接部位的气密性符合设计要求
1.7.3验收
(1)塔设备的验收应与有关方面人员共同进行
(2)检查各部件是否安装齐全
(3)验收时应具有以下资料:
A、应有完整的检查、鉴定和检修记录
B、人孔封闭前检查内部结构和检修质量合格
C、应有完整的水压试验,气压试验和气密试验记录
D、如有修补,应有焊接及无损检验报告
1.7.4检修及试验符合要求,即可办理移交手续
1.8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
1.8.1塔设备的检查
塔设备运行期间的点检,巡检内容及方法见表10
1.8.2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见表11
表10:
检查内容 | 检查方法 | 问题的判断和说明 |
操作条件 | 1 查看压力表、温度计和流量计 2 检查设备操作记录 | 1 压力突然下降—塔节法兰或垫片泄漏 2 压力上升—填料阻力增加或设备管道堵塞 |
物料变化 | 1 目测观察 2 物料组分分析 | 1 内漏或操作条件破坏 2 混入杂物、杂质 |
防腐层 保温层 | 目测观察 | 对室外保温设备,检查雨水浸入处及腐蚀瘤体浸蚀处。 |
附属设备 | 目测观察 | 1 进入管阀站连接螺栓是否松动变形 2 管支架是否变形松动 3 手孔、人孔是否腐蚀、变形,启用是否良好 |
基础 | 目测、水平仪 | 基础如出现下沉或裂纹,会使塔体倾斜 |
塔体 | 1 目测观察 2 发泡剂检查 3 气体检测器检查 4 测厚仪检查 | 塔体、法兰、接管处、支架处容易出现裂纹或泄漏。 |
表11:
故障现象 | 产生原因 | 处理方法 |
工作表面结垢 | 1 被处理物料中含有杂质 2 被处理物料中有晶体析出沉淀 3 硬水产生垢 4 设备被腐蚀产生腐蚀物 | 1 提高过滤质量 2 清除结晶物、水垢物 3 清除水垢 4 采取防腐措施 |
连接处失去密封能力 | 1 法兰联接螺栓松动 2 螺栓局部过紧,产生变形 3 设备振动而引起螺栓松动 4密封垫圈疲劳破坏 5 垫圈受介质腐蚀而损坏 6 法兰面上的衬里不平 7 焊接法兰翘曲 | 1 紧固螺栓 2 更换变形螺栓 3 消除振动,紧固螺栓 4 更换变质的的垫圈 5 更换耐腐蚀垫圈 6 加工不平的法兰 7 更换新法兰 |
塔体厚度减薄 | 设备在操作中,受介质的腐蚀、冲蚀和摩擦 | 减压使用或修理腐蚀部分或报废更新 |
塔局部变形 | 1 塔局部腐蚀或过热使材料降低而引起设备变形 2 开孔无补强,焊缝应力集中使材料产生塑性变型 3 受外压设备工作压力超过临界压力,设备失稳变形 | 1 防止局部腐蚀或过热 2 矫正变形或割下变形处,焊上补板 3 稳定正常操作 |
塔体出现裂缝 | 1 局部变形加剧 2 焊接时有内应力 3 封头过渡圆弧弯曲半径太小 4 水力冲击作用 5 结构材料缺陷 6 振动和温差的影响 7 应力腐蚀 | 裂缝修理 |
冷凝器内有填料 | 填料压板翻动 | 固定好压板 |
进料慢 | 进料过滤器堵塞 | 拆卸、清洗 |
2屏蔽泵的检修规程
2.1总则
2.1.1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F型、R型、B型、G型、KS型、d型、X型屏蔽电泵的维护及检修。其它屏蔽电泵可作为参考。
2.1.2结构简述
屏蔽电泵主要由泵体、叶轮、副叶轮、轴套、热屏、石墨轴承、前后端盖、冷却水套、转子、定子、监测仪表、底座等零部件组成。
2.2完好的标准
2.2.1零、部件
(1)零、部件齐全完整,质量符合要求。
(2)基础、机座牢固完整,质量符合要求
(3)压力表、电流表、TRG表等灵敏可靠。
(4)管道、阀门、支架安装合理,标志分明,符合技术要求
(5) 防腐符合要求
2.2.2运行性能
(1)设备运转平稳无杂音,运转电流不超过额定值。
(2)压力、流量平稳,各部温度正常
(3)循环管道畅通无阻
(4)设备出力能力达到铭牌规定或满足生产需要
2.2.3技术资料
(1)技术档案齐全,数据准确可靠
(2)设备随、机合格证,产品使用说明书齐全。
(3)设备总装图和易损件图样齐全
(4)检修及验收记录齐全
(5)设备维护检修规程、操作规程齐全
2.2.4设备及环境
(1)设备清洁,表面及周围无灰尘、油垢和杂物
(2)设备及附属管道无跑、冒、滴、漏
2.3设备的维护
2.3.1日常维护
(1)检查设备有无异常震动或声响
(2)检查TRG表的指示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
(3)检查液体循环管及冷却系统管道是否畅通
(4)按时检查压力、流量和各部温度是否正常,并做好纪录
(5)经常检查各部连接螺栓有无松动现象或因松动而产生的振动
(6)检查各部密封点有无跑、冒、滴、漏现象
(7)每班做好设备的整洁工作
2.3.2定期检查内容
(1) 每月对冷却水套冲洗一次
(2) 每月对壳体绝缘电阻进行议定
(3) 每月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2.3.3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见表:
现象 | 原因 | 消除方法 | 现象 | 原因 | 消除方法 |
流量不足 | 1叶轮流道堵塞 2进出口管道及阀门堵塞 3管道漏气 4叶轮密封环磨损过大 5叶轮腐蚀磨损 | 1检查清洗叶轮 2清扫进出口管道及阀门 3检查消除漏气现象 4更换密封环 5更换叶轮 | 泵振动有异常响声 | 1石墨轴承磨损过大 2泵轴弯曲 3叶轮磨损腐蚀,转子不平衡 4叶轮与泵壳摩擦 5叶轮堵塞 6地脚螺栓松动 | 1更换石墨轴承 2校直或更换轴承 3检查更换叶轮、转子找平衡 4调整轴向间隙 5检查处理 6紧固地脚螺栓 |
泵体过热 | 1液体循环管堵塞 2冷却水管道堵塞 3石墨轴承磨损过大,转子磨定子套 4泵内无介质 5出口阀未打开 | 1检查清洗循环管 2检查清洗冷却水管道 3更换石墨轴承,修理或更换转于或定于 4检查处理 5打开出口阀 | TRG表指示过大 | 1石墨轴承磨损过大 2 泵轴磨损 3反相 4缺相 | 1更换石墨轴承 2检查处理或更换轴 3检查处理 4检查处理 |
2.3.4紧急情况停车
遇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应立即停车:
(1)当“TRG”表指向红区时
(2)屏蔽泵有异常响声时
(3)当屏蔽泵冷却水套温度过高或突然断水时
(4)当屏蔽泵入口断液时
2.4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2.4.1检修周期间表:
检修类别 | 小修 | 中修 |
检修周期,月 | 6 | 12 |
2.4.2检修内容
2.4.2.1小修:
a)检查紧固各部螺栓。
b)清洗过滤器、过滤网。
c)检查清洗液体循环管及冷却系统管道的水垢
2.4.2.2中修:
a)包括小修内容。
b)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的磨损、腐蚀程度,予以修复或更换
c)检查调整各部件系。
d)更换石墨轴承。
e)检查调整泵体水平。
f)修整机座和设备油漆。
g)校验压力表
2.5检修方法和质量标准:
2.5.1泵壳与叶轮
2.5.1.1检查壳体流道及口环处,如有腐蚀、气蚀、磨损时,应采用打磨、喷涂等方法进行修理。无法修复时应予更换
2.5.1.2检查叶轮口环处,如有腐蚀、磨损时应采用打磨、喷涂等方法进行处理。检查叶轮流道有无腐蚀、气蚀现象,腐蚀厚度超过壁厚1/3时,应更换叶轮
2.5.1.3叶轮不得有毛刺、裂纹,叶轮口环与轴孔的圆柱度为0.03mm。叶轮孔与轴配合一般采用H7/h6,并用螺帽锁紧。更换叶轮时,用去重法找静平衡,而削去的厚度不大于壁厚的1/3,叶轮平衡重应不大于下表规定
叶轮外径,mm | ≤200 | 201-300 | 301-400 | 401-500 |
不平衡重,g | <3 | <5 | <8 | <10 |
2.5.2转子
2.5.2.1检查转子屏蔽套有无磨损、裂纹现象,如屏蔽套磨损厚度超过0.2mm时,应更换屏蔽套。
2.5.2.2轴颈磨损后,可用电镀或喷镀的方法修复
2.5.2.3键与键槽侧面应接合紧密,不允许加垫片。键槽磨损后,可根据磨损情况适当加大,加大只能按标准增大一级。在结构和受力允许时,可在本键槽的0或1200方向另开键槽
2.5.2.4键槽中心对轴颈中心线的偏移量不大于0.06mm,歪斜应不大于0.03mm
2.5.2.5转子轴颈的圆柱度不太子轴径的1/2000,但最大不得超过0.03mm;
2.5.2.6转子用配重法找静平衡,转子的平衡重应不大于下表规定
转子外径mm | ≤50 | 51-120 | 121-260 | >260 |
平衡重,g | <3 | <5 | <8 | <10 |
2.5.2.7转子中段允许跳动量不超过下表规定
转子外径 | ≤50 | 51-120 | 121-260 | >260 |
径向跳动 | 0.04 | 0.05 | 0.06 | 0.08 |
2.5.2.8叶轮口环处允许跳动量如下表规定
转子外径 | ≤50 | 51-120 | 121-260 | >260 |
端面跳动 | 0.025 | 0.040 | 0.060 | 0.100 |
径向跳动 | 0.050 | 0.060 | 0.080 | 0.120 |
2.5.3组装
2.5.3.1定子屏蔽套不得有鼓包、凹陷、裂纹和磨擦迹象;两端止口同钩度为Ф0.03mm。如磨损厚度超过0.2mm时,应更换
2.5.3.2 TRG表指示应灵敏可靠。当电泵在易燃、易爆环境中使用时,接线盒应符合GB3836.2—83规定
2.5.3.3 轴套、推力盘工作面粗糙度为1.6 ,轴套内外孔不得大于0.03mm。端面对轴中心线垂直度为Ф0.01mm,轴套外径与石墨轴承内径间隙不得大于0.15mm
2.5.3.4石墨轴承工作面粗糙度不得低于1.6 ,不准有裂纹。内外孔同轴度为Ф0.01mm,石墨轴承磨损极限如下表规定
电机机座号 | 210 | 310 | 410-420 | 510 | 610 |
ФA-ФB | 0.4 | 0.4 | 0.4 | 0.4 | 0.5 |
L | 42 | 52 | 62 | 82 | 113.0 |
2.5.3.5转子组装好后,用手转动以灵活无卡阻为合格。否则应调整螺丝松紧达到转动灵活,轴向串量不得超过下表规定。
mm
电机机座号 | 210 | 310 | 410-420 | 510 | 610 |
轴向窜量 | 0.7-2.1 | 0.7-2.1 | 0.2.5 | 0.2.5 | 1.0-8.0 |
2.5.3.6 装配叶轮时,键与键槽应紧密配合。用止动垫圈和螺栓将叶轮牢固锁紧测定叶轮轴向间隙时,用调整垫圈方法将轴向间隙调整到下表规定。
电机机座号 | 叶轮公称直径 | 叶轮轴向间隙 | 电机机座号 | 叶轮公称直径 | 叶轮轴向间隙 |
210 | 125-160 | 4.0 | 410 320 | 125-160 | 4.2 |
200 | 4.2 | 200 | 4.5 | ||
310 | 125-160 | 4.0 | 250 | 5.0 | |
200 | 4.2 | ||||
250 | 4.7 | 300 | 6.0 |
3.6试车与验收:
3.6.1试车前准备工作
3.6.1.1清除泵座及周围一切工具和杂物
3.6.1.2检查各部连接螺栓是否紧固
3.6.1.3冷却水套以0.4MPa进行水压试验,检查有无裂纹及泄漏现象
3.6.1.4电泵以1.1倍的设计压力进行气密性试验或水压试验,检查无泄漏为合格
3.6.1.5用500伏兆欧表测芯子绕组对壳体的绝缘电阻,其值小于0.5兆欧时,需要干燥
3.6.2试车
3.6.2.1空负荷试车
a) 关闭泵出入口阀门,关闭压力表旋塞
b) 接通电源开车,检查泵旋转方向是否正确,空负荷试车不超过1分钟
c) 负荷试车
d) 打开泵进口阀门,使泵内充满液体
e) 关闭泵出口阀门,打开压力表旋塞
f) 打开排气阀,将泵内气体排出,关闭排气阀。启动电泵,当出口压力表读数达到额定扬程1.2倍时,慢慢打开出口阀门
3.6.2.2 负荷试车2小时应达到以下要求:
a) 运转平稳无杂音,冷却润滑良好;
b) 流量、压力平稳,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c) 电流不超过额定值;
d) TRG表指示灵敏,在允许范围内。
3.6.3验收
设备经负荷试车,运转情况良好,质量符合要求,检修记录齐全,可按规定程序办理交接手续交付生产使用。
3.7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3.7.1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3.7.1.1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制度
3.7.1.2有完好接地线
3.7.1.3 F、R、G、B、KS型泵,工作介质内严禁带有颗粒和杂质
3.7.1.4 排气时排气阀严禁对准自己或他人
3.7.1.5运转中有泄漏和松动现象,要停车处理
3.7.2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3.7.2.1检修前,将泵内介质排净,关闭进出口阀门或加培育板与系统隔绝.并做好设备管道的清理工作,处理合格后,办理设备交接手续
3.7.2.2切断电源,挂上“禁动牌”标志后,方可检修
3.7.2.3 检修工具、拆卸、清洗更换的零件,要在规定的地方摆放整齐,文明施工。
3.7.3试车全注意事项
3.7.3.1试车安全工作,要有专人指挥
3.7.3.2设立明显试车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试车现场。
3.7.3.3操作者必须持有操作证。
3.7.3.4试车完成后,操作者按停车程序关闭好阀门和停止电泵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