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工人多与噪声和粉尘相伴
时间:2012年8月27日下午3点
记者:曾莉、王成龙、唐良霄(实习生)
企业:东风模具冲压技术有限公司冲焊工厂
还未走进冲一车间的大门,“咣当咣当”的机器声就先闯进记者的耳朵。
进到车间,只见工人们正随着锻压机床的节奏,往里送未成形的钢材。
趁着一位工人休息的空当,记者上前与他攀谈。噪声太大,记者提高嗓门,凑在他耳边喊。
这位名叫黄波的冲压工,已在该车间工作了5年。黄波说,刚当冲压工时,高分贝的噪声让他头昏不已,一个月后才慢慢习惯。
焊一车间,弧光闪烁。工人肖杰告诉记者,该车间主要污染是烟尘、硫化物和弧光。按要求,工人们工作时须戴护目镜、呼吸器,身穿焊接服。“焊接服厚重且不透气,夏天闷热难耐。”肖杰希望防护用品的舒适性能进一步提高。
记者看到,每一名工人工作台的上部,都连接着一个排风管道,这是为了排走烟尘和硫化物。排风口上方悬挂着电扇,随行专家告诉记者,电扇是给工人降温用,但会吹散烟尘和硫化物,不利于污染物排走。
公司业务主管陈格梅介绍,为降低噪音,经过技术改造、噪声分区管理等措施,噪声已由100分贝降至80分贝。
船舶修造业
新老设备参差保障与隐患并存
时间:2012年8月27日下午3点
记者:龙华
企业:中船重工武汉铁锚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青山区武东街,中船重工武汉铁锚焊接材料公司,专门为船舶修造生产焊丝、焊条等焊接材料。在特种焊丝制造车间,几位工人正吊起一卷粗大的钢丝,由拉丝机进行拉细,机器周围堆起厚厚的一层暗红色的碎渣。
36岁的车间主管韩屹嵘介绍:“碎渣飘在空气中,吸进人体会对呼吸道、肺造成损害。”拉丝机拉出的钢丝要用酸祛除表面氧化物等杂质后镀铜,镀铜工序会产生酸雾。韩师傅揭开镀铜机器盖子,一股刺鼻的酸味让我们忍不住后退几步。
记者发现,车间里只要是可能产生粉尘的地方都被一些粗细不一、连接成套的管道覆盖着。这是除尘、防雾设备。工厂在原有机器设备上加装了抽尘管,车间外还有两个两层楼高的脉冲除尘器和酸雾塔,“抽尘管把含粉尘酸雾的空气抽到里面过滤,排出干净的空气,留下的粉尘则等环保部门运走处理!”
在同一条街的武汉重工铸锻公司批铲车间,伴随着刺耳的尖锐噪音,几个工人正切割、打磨、抛光几片船用螺旋桨叶。他们耳朵上的红色大耳机非常显眼。
37岁的张东兴干这行14年。记者拉开他一侧的耳机套,贴着他耳朵问:“戴耳机能好受点吗?”“能降一半噪音吧!”他大声回答。
走出车间,突然飘来一阵烟雾,呛得人赶紧捂住口鼻。随行的公司安技环保部负责人苏建国立刻打电话询问。
挂了电话,他坦陈:“工厂旧的制煤气设备需要更新了,新设备还在调试。”
电子制造业
有工人常年接触强酸强碱
忍受刺激性气体
时间:2012年8月27日下午5点
记者:曾莉、王成龙、唐良霄(实习生)
企业:汉阳某电子制造企业
强酸强碱,是电子制造业工人面临的最主要危害。按要求,工人要佩戴呼吸器、身穿劳保鞋和工作服减少暴露接触。
在汉阳某电子制造企业,记者头戴帽子,脚穿鞋套,进入该公司的内层回路、蚀刻流水线车间。一进入车间大门,一股类似于浓醋的刺鼻酸味直冲鼻腔。
记者与一位男性工作人员对话如下:
记者:“为什么很多工人都没有戴口罩?”
工人:“在这间房不用戴。”
记者:“这么刺鼻的味道不用戴口罩?”
工人:“我没有闻到什么异味,里面操作间才需要戴口罩。”
记者沿着手指方向,隔着玻璃看到,除一名女性工人外,其他工人都戴着口罩。但工人佩戴的口罩是普通口罩,并非含有活性炭等防护品的专业防护口罩,并且佩戴口罩的工人们也仅仅是罩住了嘴部,鼻孔却暴露在外。
头晕、嗓子刺痒,在该车间仅仅几分钟,记者就已感到不适。随行专家告诉记者,该车间内明显酸性化学气体超标,长期吸入会影响肝肾健康,工人应当佩戴有石墨吸附层的专业防护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