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管理>>正文

铁工业从业人员之职业健康

  
评论: 更新日期:2009年10月23日

  一、铁工作业

  铁工范围广泛,主要包含了铁窗、铁栋、冲床、车床、模具、铝门窗、五金零件、钻孔等等相关行业。

  二、铁工的危害包含热环境作业危害、职业性手臂震动及噪音

  1.热环境

  近年来由于产业的转型,大多数的产业均朝向技术密集性发展,但不论产业型态如何转变,热作业环境依然与产业型态密不可分,因此热作业所产生的危害已逐渐受到政府、雇主与劳工的重视。

  一般来说人类体温并非恒常不变,常会受到空气温度、运动的情况及身穿衣物的多寡而影响。

  人体之正常体温约为摄氏37度,但其正常之变动范围可达0.5℃至1℃左右。

  当体热无法藉由正常的管道适时排至体外时,便会造成体热蓄积于体内的现象。

  此时若不利用其它的方式排除体热,或减少热蓄积,则易引起”热疾病”。

  常见的热疾病包括热中暑、热衰竭、热痉挛、及热晕厥等,其中尤以热中暑最危险,若不紧急作适当的处理会有死亡之虞。

  除此之外,热疾病亦可能造成意外事故发生率之增加,由此可见热危害的严重性。

  热环境中,影响人体热蓄积的主要因子包括空气温度、湿度、空气流动速度及辐射热等四项。

  虽然前述四项因子在不同组合情形下,对人体热蓄积之影响程度有明显之不同,但在寻求环境控制时仍应以此四项因素为考虑重点。

  空气温度之影响 主要来自作业环境四周之锅炉、熔炼炉或生产制程等放热效应所造成空气温度升高,当它超过皮肤温度(35℃)时,则会直接影响人体皮肤散热,造成人体不舒适之感觉。

  空气湿度之影响 所谓空气湿度为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一般称为绝对湿度,由于空气温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水蒸气的含量,因此在考虑湿度对人体热蓄积之影响时,需同时考虑空气温度之高低。

  例如:热作业环境空气中的绝对湿度高于人体皮肤表面湿度时,则人体热量不易藉由汗水之蒸发而排至体外;反之空气中的绝对湿度很低,则人体汗水会不断的蒸发,而造成内水分及电解质的流失,若无法适时补充,则会造成热疾病的发生。

  空气流动速度的影响 空气的流动速度即为风速,一般以每秒公尺数(m/s)为单位,风速的强弱亦会影响人体热蓄积的程度。

  在热作业环境中,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时,较大的风速会帮助人体体热的排除;但相反的,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时,则会造成热传导或对流进入人体。

  通常在舒适的室内环境中,环境风速需小于0.5(m/s),而一般工厂中,其风速亦不可超过1.5(m/s)。

  辐射热之影响 辐射热的呈现一般是以红外线的形式发散出来,因此当我们在接受辐射热的能量时(如太阳光照射),会明显感受到热。

  由于辐射热的传递不需任何介质,因此传递的速度很快,往往在不知觉中已形成热危害。

  另外,直接看炉火对人体的视网膜易造成伤害,故在融熔、熔炼或锻造等热环境工作者必须加以注意。

  2.职业性手臂震动

  据研究估计,我国有10-30 % 的劳工使用振动手工具,其所引起的职业危害轻为手指或其它身体部位骨骼肌肉的麻痛症状,重则导致白指症、腕道症候群等疾病。

  劳工用手紧握动力手工具从事工作时,手工具的振动能量,藉由固体介质从振动源传递至操作者的手及手臂,这种长期职业性的振动暴露,容易造成劳工手部末梢神经与末梢血管的伤害,一旦病变显现,将无法由药物治疗而复原。

  长期操作振动手工具的职业伤害程度决定于机具振动暴露剂量、振动传递方向、气候状况、操作者的工作方法及技术、影响末梢循环之媒介物等,条件不同会有显著的差异。

  振动手工具造成最明显的职业性伤害包含下列的障碍:

  末梢循环机能障碍:手部皮肤温下降、经冷刺激后的皮肤温不易恢复,引致手指血管痉挛、手指指尖或全部手指发白(称为白指症)。

  中枢及末梢神经机能障碍:中枢神经机能异常而有失眠、易怒或不安;末梢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末梢感觉神经机能障碍,引致手指麻木或刺痛,严重时导致手指协调及灵巧度丧失、笨拙而无法从事复杂的工作。

  肌肉骨骼障碍:长期使用重量大且高振动量的手工具如链锯、砸道机等,亦可能引起手臂骨骼及关节韧带的病变,导致手的握力、捏力、及轻敲能力逐渐降低。

  劳工长期暴露于振动手工具时,为何会罹患振动症候群?

  除个人体质差异外,可以从手工具构造、操作技术、工作环境与暴露累积剂量等四方面探讨如下:

  1.手工具构造上必须有高振动量:操作振动工具的劳工必须以手握持机具把手来控制开关及方向,因此在作业过程中,劳工的手臂与听觉系统便直接暴露于高振动与高噪音的环境。

  新的手工具运转时,把手传递的振动量较低,对劳工振动伤害的机率便降低,但是使用一段时期后,若未适当的保养维修,该机具的振动与噪音将逐渐提高。

  2.握持手工具的姿势错误:振动手工具的操作姿势的正确与否,与劳工伤害程度有绝对的影响,从职业性振动暴露劳工的自觉症状调查结果显示,主要的抱怨症状有腰酸、肩膀酸痛、手腕酸、胃痛、耳鸣及重听等。

  除耳鸣及重听属于听觉伤害外,其它症状均由于操作姿势不合乎人体工学的要求。

  尤其操作重量较重的手工具如手持式砸道机、链锯、混凝土破碎机、重型研磨机等,常因手臂负荷过大,而将该等机具直接靠在腹部或大腿上,长期下来该劳工的胃肠系统及生殖系统也会受到伤害。

  3.手部暴露于低温高湿环境,加快白指病恶化速率:温度的高低是手部的感觉与循环机能障碍的因素之一,从过去文献得知湿冷气候下暴露于振动作业较容易罹患振动症候群,如北欧国家、北美地区或日本北海地道区便常有『白指病』的案例,台湾地属亚热带地区,气候偏高,一般工厂内作业的空气温度常在20~33℃间,劳工虽长期暴露于振动不易严重恶化,但高山林场的链锯工人、隧道内凿岩工作的道工或矿工、冷冻工厂的切割工等均处于湿冷的工作环境,则较容易罹患振动症候群且恶化速率也快。

  4.长期累积振动暴露剂量过高:前面所述各项条件对劳工罹患振动症候群仅是客观因素而已,真正引起振动症候群的主观条件是长期累积振动暴露剂量过高,国际标准组织(ISO 5349)曾提出不同机率曲线来评估暴露于手臂振动的白指病罹患机率。

  暴露时间愈久,则罹患振动症候群的机率愈高。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